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巨额的不良贷款已严重制约我国商业银行改制转型乃至整个金融改革的顺利推进,而且其积累到一定程度将会严重阻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如何更加积极、有效地防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再度产生,是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文章从分析不良贷款的现状入手,主要研究了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可能会诱发不良贷款风险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就我国商业银行如何有效防范和控制不良贷款风险提出了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2.
张雪丽 《中国经贸》2010,(16):121-122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持续“双降”,但这背后仍然存在着较为严峻的不良贷款问题一一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绝对数额依然巨大。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和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减少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当前银行信贷风险已构成我国商业银行最大的金融风险。降低不良贷款的比例不仅关系到我国商业银行的生存与发展.更影响到防范金融风险、保护金融业稳定、确保金融安全运行的效果。因此.目前亟需研究制定规避、防范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具体措施.防止不良贷款的反弹.从而有效地抑制金融风险.确保金融业安全、稳健地运行。  相似文献   

4.
赵宇 《产权导刊》2021,(7):55-57
近年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量增长,银保监会披露的2020年三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显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84万亿,较上季末增加987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96%,较上季末增加0.02个百分点.司法执行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化解资产风险,压降不良贷款的重要方式.在商业银行经营实践中,司法执行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单飞 《辽宁经济》2006,(12):69-69
如何化解不良贷款,保障金融安全,是各国商业银行普遍关注的问题。我国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逐年增多,商业银行面临的现实和潜在的经营风险相当严重,当前必须把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摆在商业银行工作的首位。  相似文献   

6.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导致的不良贷款问题一直被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自2020年以来,全球各地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内部和外部经济环境均面临空前压力。种种因素导致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降低,部分正常贷款和关注类贷款逐步转化为不良贷款。因此,研究宏观经济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影响不仅在理论研究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健经营,甚至对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防范和金融秩序的稳定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开展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转让,扩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自主核销权,及时主动消化吸收风险,对促进商业银行转型升级和健康发展有重大意义。文章以江苏泰州为例,调查了解银行不良资产打包转让业务的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寻求促进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化解处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押品的难以处置已经成为商业银行贷款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的角度出发,结合实践总结出商业银行对押品的选择与管理中存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应引起商业银行的反思.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银行业存在着巨大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的处理,关系到我国银行业改革和我国的金融安全,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减少不良贷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信贷资产质量低下,是当前困挠绝大多数商业银行的现实问题,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占用率远远高出要求,直接影响着信贷资金周转使用,影响着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的实现。最近,我们对某行信贷资产情况做了一次调查。截止1999年9月底,该行不良贷款占贷款总额的45%,另外还有一些隐性的不良贷款,主要是某些基层单位为了完成上级行下达的贷款质量控制指标,将该转入不良贷款科目的仍放在正常贷款科目,这部分未反映的不良贷款占总数的7%左右,这样实际上该行不良贷款达52%,远远高于商业银行的一般要求。造成不良贷款居高不下的原因既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现状,提出了解决我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问题的建议。要加强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防范管理;加强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的清收管理。  相似文献   

12.
由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的农村商业银行在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肩负着服务"三农"的社会责任。当前,受经济下行、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激烈、信用环境及自身管理等多重因素影响,其不良贷款问题有所反弹。本文主要以四川省部分农商行为例,分析了不良贷款的现状及原因,提出了防控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反弹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阚侃 《中国经贸》2009,(6):185-186
不良贷款问题直接影响了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通过证券化方式转换、处置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资产.以金融产品和业务创新提高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是国际通用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现状,指出了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面临的障碍,并对推进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提出了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4.
张羽 《中国报道》2014,(7):50-51
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化,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必然面临严峻的挑战,银行业的业绩可能将继续分化。近年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持续"双降"的态势已然终止,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额、不良贷款率已连续七个季度呈"双升"态势。2014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6461亿元。  相似文献   

15.
小微企业不良贷款核销存在的问题 1.财税政策不协调 一是无法实现税前列支核销.财政部《金融企业呆账核销管理办法(2010年修订版)》(以下简称“新《办法》”给予商业银行单笔500万元以下不良贷款的自主核销权.很大程度的简便了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的核销程序.有利于减少核销的操作成本。  相似文献   

16.
赖智慧 《新财经》2012,(10):31-34
截至今年6月末,国内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4564亿元,制造业贷款数量的增加与银行信贷规模的扩大不协调、不同步,是造成该行业不良贷款攀升的深层原因。经历一番快速发展后,国内商业银行正迎来一场不良贷款持续上升的大考验。截至今年6月末,国内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4564亿元,比去年末新增285亿元。  相似文献   

17.
吕永梅 《辽宁经济》2007,(12):62-62
目前,我国银行业面临着严重的金融脆弱性,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大量的不良贷款。为了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不良信贷问题并寻求相应的解决策略,本文从不良贷款的认定入手,介绍不良贷款问题的现状,进而分析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其成因建设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考虑到商业银行经营活动中非期望产出的存在,文章利用一种新的生产技术描述方式将不良贷款纳入银行经营活动的投入产出框架中,借助于有向距离函数构建了要求净利润最大化的一维效率模型和同时要求净利润增加与不良贷款减少的二维效率模型,以此为基础,分析了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效率表现.研究表明:14家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率在2005-2010年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一维效率的提升幅度较二维效率更大些,净利润和不良贷款同比例增加与减少的潜力在22.3%~32.8%;不同的评价标准导致了部分商业银行经营效率相对排名的变化,不良贷款的多少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此外,银行经营活动的稳健性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9.
我国商业银行与资产证券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舒乐 《科技和产业》2010,10(2):106-109
长期以来,不良贷款问题是困扰我国商业银行一道难题。从国际银行业经营管理的实践来看,通过证券化方式转换、处置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资产,以金融产品和业务创新提高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不失为一种成功有效的做法。但美国近来爆发并逐渐蔓延全球的经济危机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在创新中,风险控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金融科技是当前商业银行重要的技术和模式创新。本文采用2005—2020年A股上市银行微观数据,构建了金融科技、不良贷款和银行业绩的理论与计量模型,研究发现:第一,金融科技可以显著提高银行业绩,但是这种促进作用存在滞后性,金融科技削弱了银行当期业绩,但是在平均滞后4—5年后,对银行业绩增进作用开始显现,并呈现边际贡献递增趋势。第二,金融科技有助于银行进行风险识别、量化和定价,通过抑制不良贷款风险损失,进而提高了银行预期收益,其中信息技术人员投入、软件投入和硬件投入对关注类贷款率和损失类贷款率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第三,银行规模异质性将扩大金融科技投入差距,并会引起信贷市场风险外溢和风险迁移,中小银行面临的不良贷款风险有扩大趋势。本文的研究对于当前商业银行合理布局金融科技,防范化解不良贷款风险,改进业务经营绩效,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