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大学生就业能力相对不足出发,在对国内外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概念及结构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北京某大学毕业生为样本,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展开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实证研究。研究分为两部分:研究一通过开放式问卷调查、专家意见法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的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编制大学生就业能力调查问卷,运用SPSS软件采取因子分析方法得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研究二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大学毕业生进行访谈,得到访谈资料后,运用NVivo软件将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扩展为包括八个维度的大学生就业能力素质模型,并得出各个维度下的各项素质指标,以及各个维度的高效行为表现。从而,分别从大学毕业生、用人单位、高校三个角度为其今后的求职、聘用、学生培养等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3.
本研究主要以澳大利亚工商协会的就业能力结构量表为基础,以经管类专业大学毕业生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由学习和自我认知能力、社会和人际交往能力、自我管理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计划组织能力五个维度构成。这为研究经管类大学生就业能力方面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模型基础。 相似文献
4.
试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能力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当前部分大学生就业能力不强,主要表现为知识结构不合理、实践能力较差、应聘能力不强,原因有社会因素、教育因素和个人因素。要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职业生涯规划为基础、社会实践为平台、职前培训为辅助、就业心理辅导为保证。 相似文献
5.
根据当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在基础能力、适应能力、发展能力中存在着不足;为适应就业岗位的需求,应该在基础能力中增强实践教育,在适应能力中加强职业规划与道德修养教育,在发展能力中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全方位地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推动就业工作取得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对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拓宽就业渠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就业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因此,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大学生就业开拓良好的渠道。 相似文献
7.
8.
文章建立了关于大学生就业率与金融的主要指标关系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对毕业生就业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旨在对今后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有针对性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整合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等方面的资源,通过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制度、措施,创造有利条件,引导大学生合理定位,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高校应根据社会需求,积极致力于教学、课程改革,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和职前培训,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也可挖掘资源,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等,为学生实践、实习提供保障;而作为大学生自身更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锻炼自己,修炼内功,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当前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下,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尤为重要,需要社会、政府、高校和大学生等多方联动,形成一种有效的长效机制。唯有如此,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才能真正解决。 相似文献
10.
物流系统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构建起一个客观而全面的评价体系,是研究物流能力的基础.本文通过梳理与物流能力密切相关的影响因素,构建起指标评价体系,然后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因子分析,以评估全国31个省份的物流水平,得出最终的两个影响因子.最后,聚类分析将全国31各省市,依据不同的物流能力水平进行分类.得出了物流业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强关联性,物流能力的提升仍主要依赖于内部影响因素和物流业对地区产业发展有着强的反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就业困难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高校、学生及其家长,也是当前高校就业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应及时摸清弱势群体就业困难的原因,并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方法,以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帮助他们尽早就业。 相似文献
12.
目前,大学生就业能力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问题。世界各国的"天之骄子"们几乎都发现"饭碗"难找,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本文重点从就业能力的内涵、现状和对策研究了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我们在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分析中都忽视了对用人单位的调查,缺乏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素质的具体要求。因此,我们展开了此次调查,力图弄清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具体要求,以指导导师有目的性、针对性的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良好的就业。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就业竞争力的加剧,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各项就业能力发展不平衡导致就业能力不强是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生就业能力建设已经引起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试从一个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者的视角,从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的分析入手,探析目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缺失和不足,并结合自己的高校毕业就业工作者实践经验,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第二课堂素质教育、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创业教育与服务、职前培训和求职能力培养等几方面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经验做法。 相似文献
15.
外来人口的就业能力影响其自身职业向上流动和城市融入,也关系着中国未来产业结构升级和劳动要素的国际竞争力。该文在系统述评西方就业能力研究文献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与研究对象的特性,构建基于个体自身微观、个人环境中观及需求与政策宏观因素三者互动地分析外来人口就业能力的理论框架。应用京、津、沪、穗四城市调查数据,进行以因子分析为主的实证研究,发现基于社会保险的福利享有、社会交往、社区支持、家庭环境、文化素质和工作环境这六大因素对其就业能力影响较大,最后作相关讨论。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及其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业能力是大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大学生需要有“候单位时代”的素质型就业能力、面向信息时代的持久性就业能力、面向市场经济的技能性就业能力、面向人才市场的竞争型求职能力、适应学分制时代的职业规划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从高等教育的“消费者”一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对目前大学生就业能力现状的分析,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调查得到的高等教育对个人就业能力方面的影响作实证分析,从而提出有效而可行的高等教育改革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快速转化过程中,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同时也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经调查发现,大学毕业生与日俱增,但其综合素质、就业能力等却良莠不齐,并且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差距较大,因而制约了广大毕业生顺利就业。为此,我们应将大学生就业能力和企业需求作为出发点,深入剖析现今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探索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提出对大学生就业具有指导意义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9.
当前,虽然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而新农村建设又缺少大量人才,但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意愿很低,我们研究发现,主要受大学生的主修专业、农村就业的国家政策待遇、社会偏见压力、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成长、高等教育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基于实证研究,提出了尊重大学生就业选择、号召和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提高"政策待遇满意度"、增加大学生农村就业宣传力度、推进高校专业改革、加强高校与地方合作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