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08年,重庆市四联集团与全球五百强企业美国霍尼韦尔公司签约,出资收购霍尼韦尔在加拿大的蓝宝石工厂资产。开重庆企业海外收购高新技术企业的先河,为重庆企业海外并购提供经验和样本。2010年,重钢、机电、力帆等企业纷纷扬帆出海,到海外市场"冲浪"。  相似文献   

2.
■2008年,重庆市四联集团与全球五百强企业美国霍尼韦尔公司签约,出资收购霍尼韦尔在加拿大的蓝宝石工厂资产。开重庆企业海外收购高新技术企业的先河,为重庆企业海外并购提供经验和样本。2010年,重钢、机电、力帆等企业纷纷扬帆出海,到海外市场"冲浪"。  相似文献   

3.
老毛病又犯了?距加拿大石油企业尼克森召开股东大会表决中海油收购请求不到两个月,中海油主导的这起规模庞大的收购案再起波澜。近日,一家中国商人控制的公司,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指控,在中海油海外并购事件中参与进行了内幕交易。要知道,中国公司海外并购出现内幕交易并非首次。  相似文献   

4.
甄涛 《中国经贸》2009,(24):46-47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在外资大量持续地流入中国的同时,中国企业也开始了积极的跨国经营探索。加入WTO后,在政府“走出去”战略的推动下,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不断加速,跨国收购的案例不断增加,众多实力企业通过跨国收购的方式参与到全球资源再配置和资产重组活动中去。本文结合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现实背景,通过海尔集团并购香港中建数码的案例分析,寻找中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深层动因,以及该案例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5.
《重庆与世界》2012,(7):28-31
<正>"引进来"和"走出去",是重庆金融资本运作的方式,于是,重庆市四联集团与全球五百大企业美国霍尼韦尔公司签约,出资收购霍尼韦尔在加拿大的蓝宝石工厂资产。开创了重庆企业海外收购高新技术企业的先河,为重庆企业海外并购提供经验和样本。因此,重钢、机电、力帆等企业纷纷扬帆出海,到海外市场"冲浪",重庆力争"十二五"期间实现  相似文献   

6.
汪卫芳  柴武斌 《特区经济》2005,(10):356-357
1.并购战略在思科公司的整体战略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企业发展总体上可以分为内部生长型发展与外部扩张型发展两种战略途径。外部扩张型发展就是企业通过并购方式获得已有的生产经营资源和能力。而思科选择的就是这种“以兼并求发展”的外部扩张型的成长之路,这也就奠定了恩科快速成长的关键基础,那就是其永不停歇的收购兼并战略,可见并购在思科公司整个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性。而与其它企业的比较来看,把并购作为公司发展的第一战略这是哪个企业也没有过的,而思科是第一个。并且思科把并购的目标主要定位在中小公司,因为他们认为大公司的收购通常失败,关键原因在于公司文化的融合非常困难。而且在这一明晰的战略指导下恩科公司多年来都一如既往的坚持着。这些都构成了思科公司在成长发展的战略定位上与其它公司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7.
1979年,北京市友谊商业服务公司同日本东京九一商事株式会社合资在东京开办了”京和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中国对外开放以来第一家海外合资企业,标志着中国企业跨国经营的开始。时下,中国海洋石油公司提出了以185亿美元收购美国尤尼科石油公司,除此之外,至少有上百个大型海外并购项目在酝酿、谈判之中。一个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时代就这样潮水般的涌来。  相似文献   

8.
艾默生与并购作为全球500强企业,艾默生以并购成长模式著称,艾默生在全世界拥有的60多个子公司中,有90%以上是通过并购形式取得的,其对于加拿大北电公司电源部门和瑞典爱立信公司电源部门的收购均属较为成功的案例。艾默生在全球拥有数十个品牌,除了公司原有的2个品牌之外,其余所有的品牌均是收购的。同样,收购也给艾默生带来了大量的管理人才,公司目前许多中层乃至高层的管理人员,都是伴随收购而参加到艾默生公司中来的。随着中国企业市场经济理念的完善以及中国并购法律体系的健全。  相似文献   

9.
日前。中钢集团向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发布大股东声明,截至7月10日,中钢集团已持有Midwest公司50.97%的股份。获得Midwest公司的控股权,这标志着此次收购取得了阶段性胜利。此次收购是中国公司走向海外市场并购外国企业的第一次成功的敌意收购案例。Midwest公司是一家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澳大利亚铁矿企业,中钢集团和Midwest公司于2005年签署合资协议,  相似文献   

10.
民营企业在海外并购的大潮中浮沉,成功"走出去"需要的不只是搏击风浪的勇气。四川汉龙集团与澳洲铁矿企业Sundance桑德斯长达两年的"恋爱长跑"最终以"分手"画下句点。这样的结局有些令人意外。双方谁也没有料到,这一协议会在中途止步。桑德斯在公告中称,由于融资条件没有达到,同时已被告知汉龙集团可能不会满足其它必要条件。汉龙对桑德斯的收购失败是一系列中企失败的海外收购中的最新一例。12亿美元收购告吹使得中国近期失败的海外矿业收购交易总额达到450亿美元。2008年之后,中国就一直是全球矿业并购领域的主角,全球矿业资本市场对中国资本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但等待中国企业的风险也越来越大。来自  相似文献   

11.
<正> 一、资源战略 1.在靠近高端战略矿产资源储备的地区布置自己的生产制造基地。目前,宝钢在巴西和世界最大的钢铁矿石公司巴西国有铝厂成立了合资公司,在当地建立了规模达80亿美元的工厂。这为宝钢在中国和当地的高档扁钢生产提供了丰富的高档铁矿资源。 2.在海外建立基地和立足点,目的是为了将来更大规模地收购海外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中国化工进出口公司出资1亿500万美元收购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部分天然气资源。这是中国第一  相似文献   

12.
SEC指控中国富豪涉嫌内幕交易老毛病又犯了?距加拿大石油企业尼克森召开股东大会表决中海油收购请求不到两个月,中海油主导的这起规模庞大的收购案再起波澜。近日,一家中国商人控制的公司,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指控,在中海油海外并购事件中参与进行了内幕交易。要知道,中国公司海外并购出现内幕交易并非首次。神秘富翁和可疑账户被指控的是被业内称为"神秘富翁"、2010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374名的中国商人张志熔。  相似文献   

13.
王敏 《东北之窗》2014,(23):56-57
正经过半年多的等待后,9月30日,在加拿大多伦多的交割仪式结束后,辽宁三三工业有限公司收购卡特彼勒加拿大隧道设备有限公司的并购案宣布正式完成,这是辽宁省企业今年并购的第28个海外项目。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辽宁省及时决策,鼓励扶持企业"走出去"实施  相似文献   

14.
7年,151亿美元。 2月26日,中国第三大国有石油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下称中海油,00883.HK)宣布完成收购加拿大油气公司尼克森的交易,收购尼克森的普通股和优先股的总对价约为151亿美元。这桩耗时7年,被尼克森称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一笔海外并购生意终于签字画押。有外电评价说,这只是一家中国公司全球布局的开端,此举不仅会让中海油拥有更大的海外资源,更有望t提升这家中国国有公司在国内同行业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收购尼克森,海外产量翻番7年,151亿美元。2月26日,中国第三大国有石油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下称中海油,00883.HK)宣布完成收购加拿大油气公司尼克森的交易,收购尼克森的普通股和优先股的总对价约为151亿美元。这桩耗时7年,被尼克森称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大一笔海外并购生意终  相似文献   

16.
进行海外并购是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的捷径,通过剖析大连远东集团、大连橡塑公司、天津海鸥手表集团海外并购的成功经验与做法,识别出三家企业海外并购的关键成功因素,并进行成功异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了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海外并购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2011年对于中国竞购者来说是繁忙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中国竞购者完成了一些标志性的海外并购案。如中粮收购澳大利亚Tully糖业,中石化收购葡萄牙能源公司30%股权,国电集团投资加拿大风电项目等。据有关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数量和金额均创纪录,交易数量207宗,金额达429亿美元。纵观近几年来中  相似文献   

18.
涂东晓 《新财经》2005,(1):49-49
TCL海外并购及整合的复杂性,使公司未来一时难以预测并购德国施耐德、收购法国汤姆逊、阿尔卡特,一组令人窒息的海外并购“组合拳”的背后,李东生把TCL的未来战略押在了海外并购上。这即是TCL想成为世界级企业的雄心所致。但是对TCL进行通盘观察,结论其实很明显:虽然已是国内彩  相似文献   

19.
2011年对于中国竞购者来说是繁忙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中国竞购者完成了一些标志性的海外并购案。如中粮收购澳大利亚Tully糖业,中石化收购葡萄牙能源公司30%股权,国电集团投资加拿大风电项目等。据有关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数量和金额均创纪录,交易数量207宗,金额达429亿美元。纵观近几年来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之路充满荆棘,尽管文化、法律等层面上存在诸多差异,为此失败的案例屡有发生,但成功的案例也不断引领着后来者。本文拟就德勤几个并购案例为出发点,以为后来者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20.
王馗  高天惠  胡峰 《亚太经济》2022,(1):93-101
从并购动因和并购影响两方面分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行为,结果表明:就并购动因而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表现出明显的市场寻求、资源寻求以及战略资产寻求特征;从并购对于目标企业的影响来看,在中国企业并购之后目标企业员工平均薪酬有所上升。进一步地,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与美国企业进行对比发现:在市场寻求和资源寻求方面,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与美国企业相比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并购之后,中国企业对于目标企业多个维度的财务指标并未产生显著的不利影响;与美国企业不同的是,中国企业更注重目标企业专利而较少关注其财务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