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运用政权的力量在陕甘宁边区进行了保障人权的伟大实践。这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人权理论,而且也让边区各阶层人民获得了广泛而真实的人权。而边区的人权建设有着其必然的动因: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封锁摩擦对边区的人权造成了直接威胁;土匪武装的袭扰破坏和鸦片的种植吸食使边区的人权面临着现实威胁;经济社会的封闭落后和对人权的任意侵犯使边区的人权保障受到了严重威胁;中国共产党对人权的孜孜追求激发了边区人权建设的内生动力;抗日救国和推行宪政的时代潮流为边区的人权建设提供了重契机。  相似文献   

2.
在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开展了具有革命意义的社会教育工作,为边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提供了思想条件,同时还促进了边区和谐社会的构建,坚定了人民统一抗日,积极拥护共产党的政治觉悟,同时也是发展边区综合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 ,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进行了经济开发 ,由此带动了当地的综合开发。本文对此取得成就的原因、意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国家财政是社会宏观的公共管理活动,是政府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财政管理。文章主要讨论抗战时期财政收支管理、国家预决算、干部队伍建设和相关的财政检查工作,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对我国政府财政管理和经济建设的相关启示。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创造了多种形式的政治社会化途径,如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新闻媒介、文艺作品、政治鼓动、政治参与。陕甘宁边区的政治社会化发挥了巨大的政治效能,它传播了先进的政治文化、提高了边区民众的政治素质、加强了边区民众对中国共产党和边区政府的政治认同。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政治社会化对当代中国的政治社会化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税收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利用陕西省档案馆所编的有关资料,对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税收政策,税收法律制度、税收管理和历史地位作了研究。认为,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建立健全了各种税收法律制度,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税收体系,使税收成为皖南事变后边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不仅推动了边区工农业经济的发,而且对边区商业贸易,反封锁和反倾销的经济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陈淑丽 《魅力中国》2011,(17):280-280
开荒政策作为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农业政策之一,一直贯穿于抗战时期的始终。它的实施与其他经济政策互相交织、相互倾斜,共同促进了边区战时经济的发展,满足了军民生存的基本需求,改变了陕甘宁边区的社会文化生活,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8.
文章探讨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抗日自卫军对巩固和发展陕甘宁抗日根据地发挥的重要作用:抗日自卫军参与了肃清土匪,清除特务、汉奸的任务;协助主力部队,运送物资、抬伤员、搜集情报、修筑战壕,共同保卫边区防线;帮助友军和抵制国民党顽固派的摩擦等活动;经过锻炼,成为边区保卫部队的后备补充兵员。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共在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已经有所探讨,其建设的成果也基本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大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0.
抗战时期陇东分区的农村经济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玉皎 《开发研究》2000,(3):63-64,F003
本文论述了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的农村经济 ,包括陇东分区的农业 ,陇东分区的工业 ;陇东分区的商业贸易等。  相似文献   

11.
边区药品匮乏,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相继开办药厂生产药品.边区药品制造业的开展,不仅解决了药品缺乏的困难,而且为新中国的医药制造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陕甘宁边区的大生产运动,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党为粉碎日伪顽的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及自身生存发展而实行的一项重要举措。运动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达到了“丰衣足食”,支持抗战的目的,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延安时期,我党在陕甘宁边区开展了具有历史意义和革命意义的民族团结教育,为边区的政治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提供了充分的思想条件,对构建边区和谐社会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让边区人民统一起来,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坚决拥护共产党的领导,积极投身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洪流中。民族团结教育同时也是边区综合建设得到长足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人权是指所有人都有资格享受的权利。人权的目标是实现社会和谐。人权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一个最佳切入点。人权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从尊重和保障人权入手,建立全面保障人权的体制,对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春永 《发展》2006,(5):62-63
一、中国古代的和谐社会难以包涵人权保障理念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有了国家和法律这样的社会调控方式,和谐社会就成为人们世代追求的理想。中国古代“富贵合一”、“重农抑商”,社会财富很难为被统治阶级大量掌握,最能体现“平等、自由、权利”的商品经济的发展被严格限制在统治阶级高度集权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就当时的物质生产条件而言,统治也不可能允许一般社会成员过多地主张什么权利,并且中国古代长期以来实行行政司法合一,从皇帝、官僚到老百姓都推崇“无讼”、“和为贵”,很少有人会提出所谓“权利的诉求”,体现出一种独特的法律化。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西方语意上的“权利”、“私权利对抗公权力”以及崇尚平等对人和个人自由的现代人权保障理念对于中国古代的人们也因此显得遥不可及。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局部执政的十三年实践中,积累了比较丰富和卓有成效的执政经验:必须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来统一全党思想;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发扬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努力克服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必须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创新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等等.这些经验对于我们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的中国外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抗战时期的中国外债宓汝成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发动全面武装侵略,全国军民当即展开反侵略的神圣战争。中国政府除了以与远东国际关系有关的国际条约如《九国公约》(1922年)等为依据向国际社会揭露日帝行为以明真相外,又本着“多交友,少树敌...  相似文献   

18.
由新华 《改革与开放》2015,(6):41-42,44
抗战时期,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任弼时不仅对党的建设理论进行了艰辛的探索,而且全身心地投入到党建工作实践中去,用实际行动把党的建设推向前进,为抗战时期党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20.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有利于更好地服务于健康中国建设。抗日战争时期是党领导中医药发展实践的重要阶段,基于中医药教育先行、科研保障,走中西医团结合作道路,加强药品生产,在党的领导下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完善陕甘宁边区医疗卫生体系。探究这一时期陕甘宁边区的中医药创新发展实践,总结其历史意义,不仅对丰富陕甘宁边区医疗卫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促进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