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靖红 《价值工程》2014,(8):304-305
陕北地区方言文化对于民歌作品的演唱影响深远。方言中独特的语音现象使得陕北民歌极具艺术表现力,饶有情趣的吐字发音使得陕北民歌充满地方文化韵味。  相似文献   

2.
尹盼盼 《活力》2013,(24):56-57
歌曲《兰花花》创作于八十年代末,是一首流传于陕北民歌的信天游,是一首动人的反封建情歌,是陕北民歌中流传最广的典范之一,歌曲激昂奔放,富有张力,以悲痛深情的情感、叙事手法,分析歌曲的演唱技巧,深刻的表现了歌词内容,《兰花花》以纯朴生动、犀利的语言,热情歌颂了一位封建时代的叛逆者---兰花花,为了追求幸福,她不惜拼上性命,坚决反抗封建礼教的爱情悲剧故事。  相似文献   

3.
《价值工程》2013,(11):291-292
陕北民歌作为一种区域性文化,其文化背景及其艺术特征的形成,是东方文化大背景下黄土地及汉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艺术折射,也是陕北人民长期生活实践的生活哲理与情感意识的融合。研究陕北民歌的产业化价值,对提高新时期的文艺创作,促进发展区域性地方经济和社会进步可以起到文化奠基、艺术提升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陕北民歌蕴涵独特的黄土地风韵,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陕北民歌中描述的场景与陕北人生活的各方面息息相关,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十分丰富。陕北民歌以它质朴而热烈的情感表达,高亢悠扬、跌宕起伏的旋律及方言味浓郁的语言等特点,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从改革开放以来,陕北民歌得到大力推广。尤其,在二十一世纪以后,陕北民歌的推广达到了历史性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刘芳 《乡镇企业科技》2011,(34):207-207
陕北民歌蕴涵独特的黄土地风韵,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陕北民歌中描述的场景与陕北人生活的各方面息息相关,反映的社会生活内容十分丰富。陕北民歌以它质朴而热烈的情感表达,高亢悠扬、跌宕起伏的旋律及方言味浓郁的语言等特点,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从改革开放以来,陕北民歌得到大力推广。尤其,在二十一世纪以后,陕北民歌的推广达到了历史性的高度。  相似文献   

6.
《绣荷包》作为一首传统的民间音乐,几乎遍布大江南北,但它在不同地域环境表现的风格也不一样。本文从陕北和陕南流传的该民歌来对比分析它的曲调特征、歌词风格与衬腔特点,浅析了镇巴民歌《绣荷包》独特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7.
范红霞 《活力》2006,(5):241-241
新编类民歌是指引用具有普遍影响的传统民歌音调为主题,从曲调结构、调式转换、音域扩展方面做了大幅度发展的赋予新的时代意义的改编民歌。如《盂姜女》、《兰花花》、《小白菜》等。这一类改编的歌曲一般来说,是有人物,有故事情节的。随着内容的深入叙述,感情也逐步深化。作曲家们结合现代审美意识和多种现代创作技法使歌曲随着事件的发展做了戏剧性的展开。由于新编类中国民歌的创作与戏曲艺术有着密切的关系,论文从戏曲板式结构和戏曲声腔艺术两方面分析新编类中国民歌的演唱特点。  相似文献   

8.
在一次收看农业部与中央电视台共同举办的《丰收中国》晚会上,我被那高亢悠扬、嘹亮奔放、委婉抒情、具有穿透岁月时空和心灵震撼的陕北民歌所吸引,尤其是"星光大道"的当红歌手刘大成和一位陕北婆姨"土豆姐姐"演唱新编民歌《我们的土豆圪蛋蛋》,赢得了观众的好评,也深深地感染了我.这首民歌不仅优美动听,而且内容歌词反映了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发展并融入到现代农业经济发展大潮,使我这个多年从事企业经济报道的老记者开始关注着这位"土豆姐姐"和她创办领导的涌泉居(靖边)现代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9.
雷娟娟 《企业导报》2012,(2):250-251
著名作曲家王建中创作的钢琴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是他创作的几首陕北民歌钢琴曲中最出色的一首。作品的旋律、节奏有其独特的民族特性,在演奏中要把握民族的表现手法,充分展现它的艺术魅力,要强弱对比明显,情感融融。  相似文献   

10.
2003年的一个仲夏夜,在吉林省松原市的一次笔会上。碧空如洗,星河低垂,一望无际的查干湖之畔,文友们兴致勃勃地举行了篝火晚会。来自西安的小伙子狄马演唱的陕北民歌,令大家如痴如醉。哎呀,他的陕北民歌唱得真地道。雄浑、苍凉,又淳朴、深情,彼时的高天阔地与陕北黄土高坡的空旷荒远一脉相通。晚会后,我说他唱得好。他说哪天你到了陕西我找几个真能唱的让你听听。回陕西后,他即给我电邮来他收集的一部分未经处理的陕北民歌。其中有首《白马调》,狄马说,《东方红》用的就是这首歌的曲调,歌词是这样的:骑白马,跑沙滩你没有婆姨呀我没汉咱俩捆…  相似文献   

11.
企业歌曲在企业文化中具有标志性作用,它是企业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企业文化的艺术传播。要精心创作,彰显企业文化特色,持续演唱,融入企业文化生活,让企业文化插上音乐的翅膀,发挥企业歌曲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统宣 《价值工程》2010,29(22):238-239
通过语音、语义、语用深入挖掘陕北方言词特色,总结出陕北方言特色词的四种表现形式:一是在陕北方言区单独流行的词,二是陕北方言中保留的古代词语,三是给事物起"别名",四是特殊的附加法构成的词。  相似文献   

13.
郝幸田 《企业文明》2012,(9):102-105
国有国歌,军有军歌,运动会有会歌,不少企业也有自己的企业之歌,俗称厂(司)歌,企业歌曲一般是指一个企业专有的,反映企业目标、追求、精神、作风等特色的歌曲,是一种用声波来传递企业形象的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4.
马殿俭 《活力》2010,(10):264-264
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艺人弹着三弦。边走边唱,他弹唱的是陕北的创业史诗。他身后,跟着成千上万的追随者……这是著名电影导演陈凯歌执导的电影《边走边唱》中的一个画面。这一画面也形象传神地诠释了当下原生态民歌的生态环境:原生态民歌的概念一经提出,立刻为音乐舞台带来了清新、古朴、自然之美,受到了数以千计、众多少数民族民间歌手和广大音乐爱好者的积极响应。对原生态民歌的响应者、追随者,正如簇拥弹奏三弦老人身后的人们!  相似文献   

15.
吕桐 《活力》2014,(22):48-48
民歌是人类历史上产生最早的语言艺术之一,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民歌,即民间歌谣,属于民间文学中的一种形式,能够歌唱或吟诵,多为韵文。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创造了音乐,唱出了最早的民间歌曲--劳动号子。原始的民歌,同人们的生存斗争密切相关,或表达征服自然的愿望,或再现猎获野兽的欢快,或祈祷万物神灵的保佑,它成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阶级的分化和社会制度的更新,民歌涉及的层面越来越广,其社会作用也显得愈来愈重要了。  相似文献   

16.
彭纾闵 《价值工程》2010,29(1):90-91
歌曲作品是词曲作家情感的寄托,是歌曲演唱者酝酿感情的依据。词曲作家谱写的歌曲可称之为首度创作,它为歌曲的演唱者提供了演唱的前提与基础,要想歌曲达到感染人、影响人的艺术效果,它还需演唱者对歌曲进行艺术表现形式创作,即对歌曲作品的二度创作,才能把作品传达给欣赏者,实现其艺术的审美价值。如果没有经过二度创作,歌曲作品永远只能以歌谱的形式存在,只是一个没有生命的符号系列。演唱者如何进行二度艺术创作呢?其方法可从咬字归韵,训练良好的语言表现能力;感情酝酿,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体验生活,使歌曲表达的情感更深刻、更丰富;善用表情,为歌曲演唱画龙点睛等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感悟季节     
黄义 《陕西审计》1998,(3):44-44
秧歌,顾名思义,是南方农民播秧时即兴演唱的歌。由于其喜闻乐见的形式.随着历史发展,逐渐由南方流传到北方.所不同的是,由于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的不同,各地的秧歌形成了各自的风格。如南方多水的地方有“旱船”的表演,北方多山的地方有“高跷”的表演等。陕北民歌也有其鲜明的特点,由于陕北多为黄土高坡,色调单一,故陕北秧歌推崇浓墨重彩、表演者多为红袄绿裤,脸上油彩鲜亮,手特彩帕、虹伞,再由于陕北地处边陲,是古代异域民族入侵的必经之地,是古战场所在,所以陕北秧歌又离不开充满雄健悲壮之气的唢呐。  相似文献   

18.
<正>歌曲的钢琴伴奏艺术主要是为了实现19世纪德国和法国歌曲的艺术表现需要而发展和兴旺起来的。到了20世纪,这一艺术形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并出现了职业钢琴伴奏家群体。现在,钢琴伴奏已经成为声乐教学、音乐会、  相似文献   

19.
王慧颖 《活力》2012,(2):57-57
鄂温克意思是“住在大山林里的人们”。鄂温克民族世代居住在黑龙江沿岸的大小兴安岭、嫩江流域和呼伦贝尔草原辽阔的土地上,鄂温克牧民大多使用蒙古文。农民则广泛使用汉文,鄂温克族民歌有着自己的艺术特色及体裁形式,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相似文献   

20.
现代中国声乐界普遍认可的"新民族声乐艺术",其涵义为:"指目前我国音乐(艺术)院校中民族声乐专业为代表的,既不同于民歌、说唱、戏曲的演唱,又是在继承并发扬了这些传统演唱艺术精华与特点的基础上,借鉴、吸收西方美声唱法的歌唱理论和优点而形成的独树一帜的,具有科学性、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精神特征的新民族歌唱艺术.其演唱路子宽,适应性强,除演唱民族风格特点教强的歌曲、歌剧等作品外,还可演包括艺术歌曲在内的各类新创作的声乐作品,以及各种民族传统声乐曲目、戏曲唱段等".本文试从戏曲艺术的特点及表演体系入手,就现代民族声乐的学习和训练以及演唱和表演等方面,结合戏曲声乐艺术的相关内容,对戏曲声乐艺术的借鉴价值,现代民族声乐艺术怎样借鉴戏曲声乐艺术等作些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