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韩卿元  李晓峰 《价值工程》2011,30(31):147-148
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障。当前,民族问题异常严峻。我们应认识到加强民族精神教育的紧迫性与必要性,深刻理解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的时代内容和意义,并采取符合大学生实际的教育途径,真正确保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对象,其成长发展状况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育者必须重视从注重人文关怀、改进教育方法和加强队伍建设三个方面入手探析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同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李龙锐 《活力》2021,(5):28-29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材,促进其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认同,关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在认同的内涵指向和必要性、认同的现状,...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6,(23):244-247
国家认同是爱国主义的核心。红河县架车乡架车中学的学生在国民身份认同上呈现出高情感认同,随着年龄增长,国民身份认同感略有上升,政治认同上比较积极,在文化认同上显示出对自己少数民族文化的高度认同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兴趣,又有对西方文化的接纳。中学生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群体,加强中学生国家认同教育,需要在各种合力的结合中培植中学生的民族与国家责任意识,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公民教育,强化以中华文化为根基的主流文化认同教育。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维护国家统一与增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西藏各高校作为典型的民族院校,在遵循教育规律与民族工作规律的基础上,结合西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突出性困难,认真研究西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对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增强西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高峰  李晓峰 《价值工程》2011,30(31):146-147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大学生中培育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以及实现共产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民族精神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面对新形势,加强民族精神教育是十分必要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那么,如何有效地加强和培养民族精神?需要通过哪些渠道呢?是必要从高校民族教育必要性、现状及主要渠道为核心展开探析。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宝贵人才资源。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重要成长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完善的阶段。在高职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高职院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贯彻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要;是高职院校加强大学生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需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社会文明和谐的内在需要。因此,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应是高职院校推进素质教育、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后备精英人才,他们的思想道德素养事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持续发展,关系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只有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当代中国大学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会后继有人,我们民族和国家才会有前进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9.
当前阶段,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青年一代逐渐成为国家建设和民族发展的中流砥柱。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不仅要在“能力”上下功夫,同时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国家认同以及使命担当,更要在“思想”上“补钙”。因此,高校需加强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重视力度,将“四史”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程,从思想到实践落实“立德树人”作用,不断促进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进而为我国未来发展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0.
王金龙 《企业导报》2010,(2):230-231
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对辽宁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的民族认知、民族评价、社会参与实践和民族情感四个维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普遍较高。在全球化浪潮下,大学生的民族认同也有弱化倾向,部分大学生中仍然存在狭隘的民族认同观。提出必须通过课程教育、实践活动等途径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我国重要的人才资源。针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教育不仅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而且关系到民族的振兴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加强校企合作,切实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教育,提高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是新时期高校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阐述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实践创新教育的意义,介绍了校企合作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现状,并总结了加强校企合作推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实践创新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高职大学生作为国家重要的人才资源,培养和拓展这一群体的政治素质,保证其政治社会化的顺利实现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必须通过加强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环节、引导校园文化、发挥党团组织的政治优势等途径培养和拓展大学生的政治素质,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取向,提高政治认同,塑造健全的政治人格,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人才保证。  相似文献   

13.
于琳琳 《活力》2022,(19):73-75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当代大学生要自觉认同、追求并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培养感恩国家、社会和家庭的意识。现阶段,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观察,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感恩意识淡薄的问题,对于今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不利影响。因此,本文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感恩意识教育的概念诠释,分析当代大学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并提出借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大学生感恩意识的措施和意义,以期望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英华 《价值工程》2010,29(34):11-12
大学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在大学生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高校应当明确教育目标,科学制定原则,积极探索进行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大学生总体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较高的认同度,但也正面临严峻挑战,某些价值迷惘与失范现象已影响到国家文化安全。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价值认同教育的主要途径。提升价值认同教育的时效性,必须从遵循大学生价值认同的基本规律入手,以大学生的价值认同为主要着力点,通过改变教学理念和授课方式、运用相关理论、协同相关部门、社会实践等方面,实现从情感认同向价值认同的提升,并最终在行为认同中得以体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困惑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想信念是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地,如何加强和改进高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一项神圣而不可推卸的任务。本文从高职大学生理想信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如何加强和改进高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肖立东 《活力》2013,(15):49-49
高等学校是传播知识、传承文化、研究科学、追求真理、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使大学生普遍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的修养具有重要意义。一、在90后大学生中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同教育的重要意义 全面准确把握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同教育.对于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乃至社会稳定、国家健康长远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同教育是加强科学指导的需要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解释了世界事物的本质,解释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发展变化总的趋势。因此.它能够为90后大学生探寻科学的真理.从思想方面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积极推进90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育,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与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进而为提升我国高校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培育民族精神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动力,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在需求,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尤其是在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现状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进程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在高职院校大学生中开展法制教育具有多方面的实效性,本文根据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法律素质现状,探讨了提高高职院校法制教育实效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核心是以和谐发展为前提的,亲人之间的和谐,朋友之间的和谐,社会的大和谐,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是我国五千年文化发展和传承的必然要求,弘扬我国传统文化,进一步加强培育我国大学生的传统观念,继承我国古代丰富的感恩文化.同时大学生教育是因人而异的,是一线辅导员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之所在,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思想火花碰撞激励,对传统文化理解力不足,需要我们的教师不断引导,弘扬民族文化,加强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