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从金融创新产品本身和连接投资者与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机构这两个角度分析次贷危机形成的原因,力图从微观角度解释危机酝酿与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傅鹏 《中国外资》2009,(12):91-91
本文从金融创新产品本身和连接投资者与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机构这两个角度分析次贷危机形成的原因,力图从微观角度解释危机酝酿与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2006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这两场危机的相似之处表现在负债发展模式及资产价格泡沫两个方面,不同之处表现为:发生地及影响范围、程度不同;危机爆发的导火线及表现形式不同;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不同;应对措施不同;对中国的影响不同。通过分析两场危机的产生原因、表现方式以及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发展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4.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迅速在国内和国际传导蔓延。从国内看,危机先从信贷市场传导至资本市场,又从资本市场回传到信贷市场,并对实体经济造成冲击。从国际看,危机通过金融渠道、贸易渠道和心理渠道向世界各国扩散。分析本次危机的传导机理,对日后有效防范金融危机的产生和蔓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住房抵押贷款余额的进一步增加,商业银行面临流动性风险,所以急需推动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实施.文章结合次贷危机分析了美国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模式,指出我国可以借鉴美国模式.但是需要从次贷危机中吸取一定的教训,使得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曾杰 《时代金融》2013,(18):247
20世纪70年代初期,金融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型的金融衍生品,即资产证券化,由于它具有促进资金流动和分散风险的功能,所以发展较快。但是,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不仅导致美国经济衰退,而且也将矛头指向了资产证券化。本文首先分析了美国次贷危机中资产证券化所出现的问题,然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几点建议,最后简要阐述了我国资产证券化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美国次贷危机成因及影响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美国次贷危机成因及影响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归纳,首先从外部的经济周期和内部的资产证券化运作两方面概述了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然后归纳了次贷危机对全球及中国的金融机构、资本流动、实体经济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风险防范、加强监管、把握宏观政策平衡及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美国次贷危机成因及影响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归纳,首先从外部的经济周期和内部的资产证券化运作两方面概述了美国次贷危机的成因,然后归纳了次贷危机对全球及中国的金融机构、资本流动、实体经济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风险防范、加强监管、把握宏观政策平衡及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对美国次贷危机中资产证券化起到的“分散风险”的正面效应及其局限性的分析,并结合中美两国资产证券化现状的比较,从资本市场建设、资产选择、信用体系的建立等方面为我国资产证券化的进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07年在美国爆发了影响全球的次贷危机,它的破坏力之大涉及面之广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资产证券化作为美国次级债市场的重要金融工具,对次贷危机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深入剖析两者的关系将对全面认识本次危机有着重要意义。虽然次贷危机对当前中国的金融机构影响还十分有限,却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发展前景提出了挑战,本文分析了次贷危机的深层次原因,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客观看待资产证券化的观点,积极积极推进我国的资产证券化。  相似文献   

11.
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危机的原因及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需求大于供给导致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快速增长,"贷款—分散"模式链条上各主体的收益激励结构和次级贷款品种设计导致的次级债市场扭曲繁荣,进而导致次级债危机。次级债危机将在较长的时间里困扰美国经济,但是从次级贷款支持证券及其衍生产品的分档设计可以预测该市场的绝大部分投资者不会因次级债危机而受到损失。  相似文献   

12.
徐艳  何泽荣 《新金融》2009,(5):26-29
由于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主要债务国,美元又是世界主要流通货币和储备货币,因此,美国次贷危机的国际传播,不同于以往金融危机,它是通过金融渠道、贸易渠道和货币渠道从美国蔓延到与美国经济、金融联系密切的其他国家,形成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  相似文献   

13.
美国次级房贷危机的原因分析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文波 《新金融》2007,(10):48-52
美国次级房贷危机的发生,不仅对美国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其传导的范围也是十分广泛的。本文介绍了美国次级房贷危机的基本情况及影响,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美国次级房贷危机对我国银行房贷的启示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2007年3季度次贷风波爆发以来,美国房地产市场、信贷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以及美国经济本身在长期发展中堆积的大量风险在相互传染中集体释放,对美国消费、投资和贸易增长带来了较大负面影响,美国经济周期由此从复苏阶段滑向放缓阶段,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金融稳定也受到不确定性显著增强的较大冲击。虽然次贷风波对中国经济与金融市场的短期影响有限,但也给中资银行带来了一些警示,值得我们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5.
Which theory can quantitatively explain the rise in mortgage defaults during the U.S. mortgage crisis? This paper finds that the double‐trigger hypothesis, which attributes mortgage default to the joint occurrence of negative equity and a life event such as unemploymen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evidence. By contrast, a traditional frictionless default model strongly overpredicts the increase in default rates. This paper provides microfoundations for double‐trigger behavior in a model where unemployment causes liquidity problems for the borrower. This framework implies that mortgage crises may be mitigated at a lower cost by bailing out borrowers instead of lenders.  相似文献   

16.
2008年3月,美国著名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宣布破产倒闭,标志着美国次贷危机正式爆发,进而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深度影响全球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和金融秩序.  相似文献   

17.
美国次贷危机的信用扩张过度的金融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信用扩张过度是指信用货币膨胀速度快于实体经济产出的增长速度。它可以是价格型的、数量型的,也可以是制度型的及市场型的。它是金融危机的根源。这次美国金融危机是信用无限扩张的结果。这种信用无限扩张的主要工具是影子银行。影子银行的目的就通过信用的无限扩张来提高金融资产的杠杆率,过度地使用公共性的金融体系,从而为金融机构谋取利润最大化,但其风险要整个社会承担。  相似文献   

18.
对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本文首先揭示了次贷危机的三大特征,然后分析次贷危机对金融业所造成的损失,接下来分析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和对美国经济的整体影响。我们从周期及其结构的角度上作出谨慎的分析,最后提出了对中国银行业的启示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