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金融发展除了金融增长外,还包括金融制度和金融结构的完善,表现为金融规模总量的增长与金融结构的改善和优化。产业结构升级是指在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下,产业结构系统从较低级形式向较高级形式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2.
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的开展对一国就业增长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利用中国31省际面板数据(1997-2009),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对外贸易及二者之间的交互效应对就业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仅对外贸易促进了就业增长,而金融发展及其与对外贸易的交互效应与就业增长之间呈负相关关系。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对一国就业增长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利用1997-2009年中国31个省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对外贸易及二者之间的交互效应对就业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对一国就业增长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利用1997—2009年中国31个省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对外贸易及二者之间的交互效应对就业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滇中产业新区的概念从提出到上升为国家战略仅历时三年时间,滇中产业新区的建设对促进云南省城镇化发展和缓解云南省与我国东中部省份之间经济差距的拉大的现实情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滇中产业新区金融发展支持经济增长的情况进行面板数据分析,来发现金融发展对滇中产业新区的支持状况,以寻求建设滇中新区较优的方式和举措。  相似文献   

6.
分别以高技术产业企业年度专利申请数和新产品销售收入衡量中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2005-2009年中国大陆地区30个省份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自主创新资本投入、人力投入、FDI技术溢出及财政科技支出后,当前我国的金融深化、股票市场和保险发展均对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水平的提高产生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且股票市场比金融中介的促进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我国25个省共68个市为研究对象,以68个城市从2003~ 2009年共七年面板数据作为分析根据,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衡量城市金融集聚程度的指标体系,并对各城市金融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城市金融集聚程度的差异显著,而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城市金融集聚程度没有显著差异;信息的可获性等因素是影响城市金融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这说明我们在加强城市金融建设的过程中,应重点考虑信息基础设施等影响金融集聚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8.
9.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高速发展,商业银行对于自身流动性风险的管理和控制能力的要求比以往更高。以16家上市的商业银行为例,自2009年至2018年每季度的相关数据,以流动性比例作为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代表指标,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共选取9个变量作为度量指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商业银行流动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M2增速与流动性比例关系不显著,资本充足率与流动性比例呈正相关,而通货膨胀则与流动性比例呈现负相关,基本与现阶段经济发展现状是相符的。  相似文献   

10.
明确省际经济与金融的关系以及经济增长中金融因素的促进作用是我国经济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检验方法研究我国省际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高度相关的关系,东部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西部地区,西部地区金融相关比率的系数大于中部地区。我国大部分省份实际利率和经济增长之间并不相关,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我国名义利率没有完全自由化,实际利率影响储蓄进而影响资本投资和经济增长的效应没有显现。各省的自发经济增长水平存在显著的差异,说明各省的经济基础、技术、制度、文化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存在明显的省际差异。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我国东、中、西部省级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我国区域性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各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是金融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弹性在各区域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西部地区金融发展的贡献弹性最大,东部次之,中部最小.基于这一结论,我们提出建立动态的区域金融发展协调机制,逐步缩小区域金融发展差异,以降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12.
基于1990~2012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本文对金融发展、技术进步对就业增长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就业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私人部门信贷和政府的金融干预方面。扩大私人部门信贷规模、深化金融市场化改革,以及减少政府的金融干预都有助于就业的增加。同时,金融发展还有利于技术进步,技术进步对就业增长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政府干预产生的信贷配给在我国三大经济区域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并提出了两个命题.运用2000~2005年的面板模型对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区域的政府隐性干预和信贷配给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东、中部地区,政府隐性金融干预下信贷配给表现为对私营和个体单位的贷款支持,对公有制经济单位的配给;在西部地区,政府隐性金融干预下信贷配给表现为对公有制经济单位的贷款支持,对私营个体经济单位的配给.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江苏省13个地市20002012年的面板数据,从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和变系数模型,对江苏各地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但区域经济的自发增长性存在明显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区域金融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金朝晖 《时代金融》2014,(6Z):60-61
本文利用江苏省13个地市2000~2012年的面板数据,从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和变系数模型,对江苏各地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但区域经济的自发增长性存在明显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区域金融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李伟 《金卡工程》2010,14(6):292-292
本文采用1992年-2007年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在区域经济增长过程中,金融发展的地位和作用并发现金融发展规模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从东部到西部依次递增,而金融体系效率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从东部到西部依次递减,这说明在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地区,金融发展规模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而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地区,金融体系效率的提高更能促进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面板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与误差修正模型,对1998-2010年我国30个省域的区域经济增长与金融支持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我国金融支持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均衡关系,金融支持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且以银行信贷余额、股票总市值和保费收入所表示的金融支持都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从短期来看,金融支持的不同方面对经济增长影响方向不同,银行体系规模和保险市场规模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正向的作用,而股票市场规模却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了负的影响,表现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金融发展与城市化关系的区域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方法,对中国1986-2005年东、中、西部地区的金融发展与城市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金融发展与城市化二者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长期而言,东、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都不是城市化的原因,也就是说三大地区金融发展都没有促进城市化进程。东、中部地区金融发展与城市化之间具有城市化引导金融发展的单向长期因果关系;东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还具有城市化引导金融发展的短期因果关系。据此,本文最后提出了简短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东五盟市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运用面板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从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出发,对东五盟市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从长期来看,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但不同城市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区域金融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取2007~2016年我国31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人口老龄化影响普惠金融发展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由于"数字鸿沟"制约着老年人获取互联网金融服务,人口老龄化加剧抑制普惠金融发展;适宜的政策制度、经济发达地区、较高的金融知识水平以及便捷的交通对发展普惠金融具有促进作用;由于普惠金融受众群体金融知识储备较低,短时间内难以接受信息化的金融服务产品,信息化水平未能有效促进普惠金融发展;从分地区的结果看,老龄化对普惠金融发展的抑制作用具有区域差异性。本文进而提出加快培育服务老年人的社会团体组织、实施差异性普惠金融政策、加强互联网金融创新、构建终身金融教育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