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帕里斯是一名出色的大银行家,在他65岁生日时,讲了一个他13岁时的故事—— 小时候,我对汽水非常向往,觉得那是一种很神奇的东西,因为,我看到有钱人家的小孩喝了那东西后,会站到大街上一个接一个地打嗝,那长长的打嗝声,让我羡慕得要死。  相似文献   

2.
《商》2013,(20)
<正>1、我自己当年,无论我在方正给国家打工,还是我在雅虎给外国人打工,我都跟别人最大的不一样,我从来不觉得我在给他们打工,我真的可能是很有自信的人,我觉得我在为自己干。因为我干任何一件事我首先考虑的是,我通过干这件事我能学到什么东西,学到的东西是别人剥夺不走的,客观上可能给公司创造了价值。2、一件事交给我我应付一下,很容易应付,应付完了之后不觉得是在浪费生命吗?一件事你可以把它做到60分,你可以做的很轻松,做完了你每天重复每天干三个小时活就完了,然后你天天上班没事,然后你回家三  相似文献   

3.
<正>"龙永图说天天喊自主品牌,我不太同意龙部长这样的说法。因为电视和服装产业我不是太了解。如果我说错了的话,请他们原谅。我觉得电视(机)其实核心技术也不在我们自己手里。只不过电视、服装这样一些东西作为一种一般的工业产品,大家  相似文献   

4.
周航 《创业家》2013,(9):17-18
我搞了天创数码,又搞易到用车。所谓的失败也欣然!你搞了天创数码,又搞了易到用车,你为什么那么爱搞创业?周航: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比创业更有意思的事情了。我觉得创业的前提是创新,你一定要搞一个新东西。因为我搞了一个新东西,所以我对世界上的一切变得更有兴趣,抱有乐此不疲的态度,很有成就感。  相似文献   

5.
《商》2013,(20):1-1
1、我自己当年,无论我在方正给国家打工,还是我在雅虎给外国人打工,我都跟别人最大的不一样,我从来不觉得我在给他们打工,我真的可能是很有自信的人,我觉得我在为自己干。因为我干任何一件事我首先考虑的是,我通过干这件事我能学到什么东西,学到的东西是别人剥夺不走的,客观上可能给公司创造了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国广告》2002,(9):22-23
客户请我们喝了一罐新东西元旦刚过没几天,我们创意部几个人被带到百事公司中国总部的大会议室里。随后,工作人员在我们每人面前放了一罐没有包装图案的饮料。虽然每次到百事公司都有东西喝,可是这次,望着这个里面不知为何物的东西,喝起来不免小心翼翼,喝过之后觉得是百事可乐,还有一点柠檬的清爽。刚吃过早饭现在又灌了一肚子碳酸水,大家不禁面面相觑,不知客户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终于,轮到百事最大的老板开口了:"我们要在今年夏天推出全新的百事清柠可乐!"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百事清柠!"早在去年夏天我们就已为这个添加了一点柠檬味的可乐(Pepsi Twist)命名,现在它终于呱呱坠地了。  相似文献   

7.
<正>今天我想给大家说一些真的东西,一个是创业0到1,一个是我踩过的坑。我自己对事业的理解其实就是一句话:人死了,这个事儿还在。所以对于创业者来讲,不要在乎你的项目是不是互联网,我觉得这个没有意义。以前我也特别在乎我的事业一定是互联网的事业,是包水饺的、小龙虾就不干,觉得这个太low了。现在怎么样?哪怕你开一个餐厅,你能够借助今天的科技,利用互联网的一些技术、思维来做。如果你能把它做大,如果你死那一天,这个店还在,我觉得这个事就叫事业。一、创业0到1我们今天谈0到1其实是两个概念,一个是思维,一个是阶段。我个人认为一个企业的进步是二维的,分别叫平行进步和垂  相似文献   

8.
赵楠楠 《创业家》2012,(1):50-51
沱沱工社是一家网络有机超市,它有蔬菜、水果、干货、水产等多种产品。 这家公司诞生于2008年,就在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不久。那时其创始人董敏在美国,刚好听到周围美国人讨论这个事儿。“老外觉得中国人没有道德底线,给小孩喝的奶粉里乱加东西。”董敏觉得这是危机,也是机会,也许可以做点什么。  相似文献   

9.
潘石屹 《商界》2008,(2):47-47
我觉得自己最大的遗憾就是在公司不断扩充的同时,也丢掉了一些东西。我觉得丢掉最多的,就是自我。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中国涨价最快的食品中,普洱茶可值一提。其一,提到普洱茶,很多人一样可能和我的反应一样:"能喝的古董"。这是普洱商们为普洱茶作的形象定位,单从形象推广上来讲,他们作到了,效果还不差。但作为一个品牌营销人,我则觉得这个定位有点怪,不是不好,而是有点不对劲。普洱茶被当作"古董"来卖,在现在的"炒股潮"、"古董热"、"兰花红"投资热的大背景下,一个"能喝的古董",确实是一个  相似文献   

11.
李邑兰 《华商》2014,(16):82-84
第一次当导演的韩寒一如既往地自信:“我不觉得去电影院多看电影能学到什么东西。要成为一个导演其实很简单,我妈其实也行。但是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导演特别难。  相似文献   

12.
镜明 《中国广告》2011,(11):48-49
若问我日本元素是什么?我觉得不是樱花、不是富±山,也不是艺伎。但大部分人能够信手拈来、张口就说的可能就是这些。越是熟悉的事物往往越是难以界定。“中国元素”也是如此,不是单纯的某个具体的东西就能够表达的。但中国人自己眼中觉得最好的东西,一定是本身就含有“中国元素”的。  相似文献   

13.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我和公司销售部的几个哥们在小城一家狗肉店喝上了。那天是个好日子,公司年销售额再创新高,销售部的几个哥们,在市场前沿阵地发了财。我作为公司的行政管理人员,也拿到一个数目绝对令人满意的红包。桌上的狗肉是正宗湘西肉狗,滋补养人,香味扑鼻。喝的美酒,是咱们从公司带来的五年陈酿“东边醇”,正是咱公司的拳头产品。哥几个划拳行令,海吃海喝一个多时辰,正打算检阅一下战斗成果,席中的牛胖子忽然一声惊呼——“妈的,咱的空酒瓶哪去啦?”大伙弯下腰一看,是啊,桌子底下干净着呢。哥几个少说也干掉三四瓶,空酒瓶却一个都…  相似文献   

14.
周转 《糖烟酒周刊》2007,(37):104-105
白酒这东西有一个好处,当喝迷糊的时候什么都敢干,当什么都敢干的时候一定是喝迷糊了。夜场同样如此,让人看过去时总有一些迷迷糊糊的,没有走近时觉得“夜很黑,水很深”,当真正走进时,会发现,原来潜力巨大,魅力无限。  相似文献   

15.
张凯锋 《创业家》2009,(12):119-119
记者做久了,容易失去好奇心,产品、技术、商业模式,似乎没有什么可以让你觉得意外了,颠覆性的东西哪能每天都见到呢?4月初,采访刘强东之前我并不觉得这是一个值得做  相似文献   

16.
我年轻的时候是不会喝茶的。记得我20来岁的时候喜欢喝的是咖啡,因为它有一种浓浓的苦浓浓的香,加进去浓浓的奶再加上糖。各种味道浓沉含混.碰撞在一起特别像人20岁的迷茫青春.所有的感受都在追求一种极致。那个时候觉得茶太淡太淡.人生的历练是绚烂至极归于平淡.人爱上某种生活方式一定跟他人生的成长经历有关。我是过730岁以后开始会喝茶,因为懂得了淡而恒久的好,那种最淡最隽永的东西成了你生命中恒久不变的东西。  相似文献   

17.
周勇:新时代已经到来,大家都在讲梦想,中国有一个中国梦,我们企业也应当有一个梦想,企业要做大做强,要做好,企业这个梦想要实现的话,靠什么呢?我觉得最核心的,最核心的就是实现消费者的梦想.我今天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我这个梦想是什么呢?很简单,我去购买东西的时候,给我一点微笑,第二个就是我去购买东西的时候,给我多一点实在.第三个就是我去买东西的时候,多给我一点诚信.我觉得有了这么三点的话,让我口袋里面的钱多拿出20%都无所谓的.刚才沃尔玛讲到要做到合规,这是一个跨国的大公司,光是做到合规是不够的,我从消费者的角度体验到沃尔玛山姆店有自有品牌的产品,非常好.  相似文献   

18.
到内地工作已有两年了,大部分时间都在上海和北京。我觉得内地是一个有趣而且充满挑战的地方,同时也是一个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的结合体,也让我从中学习到很多东西。我一直觉得内地是一个舞台(尤其是上海),只要你行,观众不在乎你从哪里来,你的肤色是怎样的。只要你的演出是精彩是有意义的,观众一定给予热情鼓掌,所以一切都是公平和务实的。广告行业也是一个舞台,演出得好与不好全靠自己本事。执行力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执行也是一套系统化流程,要严谨地探讨与提出质疑,并不厌其烦地追踪进度,以确保权责分明。  相似文献   

19.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说台湾诗人林先生在日本宜家里一个中国人开的餐馆要了一份他喜欢的汤,入座不久,服务生将一大盆汤放在他眼前.林先生愣住了,问服务生:“这么大一盆汤,我能喝得了吗?”服务生理直气壮地回答:“你没说明是要一小碗汤呀!”他匆匆喝了几口汤,心里觉得不是滋味,便按一大盆汤的价格付了钱,拂袖而去.后来,他又到一家日本人开的料理店要了一份同样的汤,也没有说要一大盆还是一小碗.不一会儿,服务生给他端来一小碗汤,并说:“如果不够,可以再来一碗.”他只喝了一小碗,当然也只付了小碗汤的钱.再后来,他每次去日本,都要到那家日本人开的料理店喝他最喜欢的汤.  相似文献   

20.
业界焦点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就是一个星期一个星期过得很快,似乎转眼间春天就到了,虽然北京的天气时冷时热让人很不舒服,不过每年快到3.15,我就知道天气该暖和了,呵呵,这是我的辨别节气方法。每次3.15我们都会做一个专辑,都要明察暗访一番,每次我们也都会发现中国的消费者很需要保护,也会发现每到这时候奸商都会真的觉得害怕,有些底气不足的干脆在此期间闭门歇业。看来在政府、媒体和大众的联合监督下,消费者权益越来越受到重视了。但愿天天都是“3.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