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迄今为止我国共设立了七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分别为:上海市浦东新区、天津市滨海新区、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北部湾经济区。长株潭城市群和北部湾经济区,作为最年轻的两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立时间相近、地理位置相邻、规模相当,具有较强的可比性,因此可以通过长株潭城市群的先行经验,为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二OO九年八月二十八日)同志们:今年5月11日,国务院批复了深圳市的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至此,七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全部获得国务院批准,这标志着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步入新阶段。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相似文献   

3.
沈阳城市经济区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职能定位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沈阳经济区成为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成都、重庆、武汉城市经济区、长株潭城市群和深圳等七个地区后,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八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相似文献   

4.
4月6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标志着沈阳经济区成为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成都、重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深圳等七个地区后,国务院批准设立的第八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相似文献   

5.
《港口经济》2011,(5):18-18
2005年6月21日,上海浦东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获批,这是我国首个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2006年5月,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获批。2007年6月,成都市和重庆市获批成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7年12月,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获批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年5月,《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准实施。2010年4月,沈阳经济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获批。2010年12月,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获批。  相似文献   

6.
最近,沈阳经济区获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自2005年国务院批准上海浦东新区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之后,我国批准的第8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唯一以"新型工业化"为主题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承载着国家赋予的这一新的历史使命,沈阳经济区将为中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进行"先行先试",并注定将成为东北  相似文献   

7.
山东奏响蓝色经济“交响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先登 《走向世界》2009,(26):46-49
半岛蓝色经济区为国家海洋开发大战略奠基 中共十七大后,国家加快了国字号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的步伐.2005年上海浦东新区成为中国第一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天津滨海新区是中国第二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实验总体方案3年实施计划(2008-2010年)>正式启动,为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带来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我国第一个全省域、全方位、系统性的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根据山西省资源型经济的资源环境经济协调性,基于“两型”社会背景,提出资源型经济转型的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内容和模式。对保障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共重庆市委于2010年6月间召开三届七次全委会,郑重作出《关于做好当前民生工作的决定》。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庆,探索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走民生导向的发展之路,三年实施"十大民生工程":  相似文献   

10.
从特区到试验区:中国特殊区域战略措施的演进与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特区与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都是中国特殊的区域战略措施,但它们是在不同的背景下设立的,不能混淆其区别。中国特殊区域战略措施可分为三个层次,即经济特区、全面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与局部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三者在设立的初衷、区域与主体方面是不同的。随着改革与发展的推进,未来趋势必然是将重点放在体制机制的创新上,能否在体制机制方面明显创新,是新试验区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随着各地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争夺热潮的高涨,研究设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理论基础和准入条件,为中央在全国选取试验区时提供一个客观的、可以量化的和能够操作实施的标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就设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准入条件进行了初步探索,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2.
改革攻坚阶段所面临的经济、社会和政治领域的复杂深度问题,必须进行综合配套改革才能有望解决。而系统论、协同理论和增长极理论为综合配套改革及其试验区的设立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国家设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能为综合配套改革提供试验区域,为探索改革的内容、途径和方式提供了有效途径,为构建和谐社会体制提供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使区域发展陷入困局,中央出于体制机制创新和发展模式转型的探索需要,设立了不少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地方政府推动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实践的一些做法偏离了设置初衷。今后,中央层面要慎批设置试验区,对已获批试验区要实行考核淘汰机制,发挥试验区之间在制度创新上竞争;地方政府要立足优势,在制约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政府管理体制机制上取得重点突出;非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创新探索。  相似文献   

14.
建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各地对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争夺热潮的高涨,研究建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为中央在全国选取试验区时提供一个客观的、可以量化的和能够操作实施的标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就建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以天津滨海新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5.
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综合改革试验区之后,2007年6月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正式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目前,湖北、湖南、辽宁、广西、四川、广东等地区正在同时发力争夺下一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相似文献   

16.
在重庆市和成都市被设立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后,经过五年的摸索,它们完成了改革的框架并初显成效。从这两个实验区样本中,我们不仅可以吸取经验,更加可以找寻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思路。2007年6月,国家发改委批准重庆市和成都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选择位于西部的这两个城  相似文献   

17.
为加快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国家在中部地区设立了包括武汉城市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原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荆州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一系列战略平台。  相似文献   

18.
日本的结构改革特区与我国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改革特区是日本为了推进全国改革和发展地方经济进行的一项规制改革措施。日本结构改革特区的实践与我国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类似,对我国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改革试验具有借鉴意义。本文在分析日本结构改革特区实践面临的社会经济背景,介绍其特征和实施做法的基础上就其绩效、存在问题等进行评析,进而思考对我国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改革试验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建设合(肥)芜(湖)蚌(埠)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安徽省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的又一重大举措,是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安徽崛起的科学选择和具体行动。在安徽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要战略举措后,作为合肥市自主创新的主阵地,合肥高新区不仅要加快推进自身建设,更要积极参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发展。  相似文献   

20.
郭春明 《港口经济》2007,(10):46-48
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深圳三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共同承担的在新时期为我国全面改革开放探索路径、积累经验的任务,将对我国今后的改革开放事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综合配套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确保综合配套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