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算外资金审计是行政事业单位审计的重要内容,笔者拟结合审计实践就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审计谈谈个人看法。一、预算外资金的确认确认预算外资金是行政事业单位审计的首要任务。对行政单位要分清预算内资金收入和预算外收入,对事业单位不仅要分清预算内资金收入和预算外收入,而且要分清经营收入。根据财政部《预算外资金管理实施办法》(财综字【1996】104号)规定,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即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企业主管部门(集团)和政府委托的其他…  相似文献   

2.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主要包括管理性收费和各项事业服务性收入,其主要特点是增长快、随意性强、管理难,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管理的传统模式产生了较大的冲击,现行的管理体制、管理方式和手段有必要进行相应的改革。下面我根据从事行财工作的实践和调研结果,对我盟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  相似文献   

3.
随着《行政单位财务规则》和《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的颁布实施.实行预算外资金收支统管,强化预算外资金管理,已成为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目标。如何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各地区都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些办法和措施的实施,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预算外资金的管理仍然存在着一定的漏洞。  相似文献   

4.
地方预算外资金审计是指审计地方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人国家顶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及经营单位国有资产取得的经荷收入?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对行政事业单位经常性审计中发现,一些国家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混乱,普遍存在预算外资金流失、漏欠税款、公款私存、截留挪用罚款没款以及违反控购管理等问题,应引起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前,许多地区的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采取收入直接上缴财政的做法。由于这部分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分配权归政府,管理权归财政,并且这部分资金并没有进入单位银行账户,在这种情况下,单位应不应记账,该怎么样记账就成了值得商榷的问题了。  相似文献   

7.
预算外资金是统收统支财政体制下的产物,源于该体制下允许地方财政保留少量的机动财力,而后进一步演变为各部门、各单位自收自支、自行管理的资金。在结构上,1993年以前财政预算外资金决算表中包括:地方财政预算外资金、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企业和主管部门预算外资金这三个部分,1993年以后的决算表中只包括前两部分。其中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外资金比重上升较快,这是因为行政事业单  相似文献   

8.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使预算外资金管理模式受到很大冲击。随着预算外资金的迅速增长.在其使用和管理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由于国有企业的预算外资金由企业自主支配,财政部门的预算外资金与预算内资金统筹安排,因此,预算外资金管理的重点就在行政事业单位的这一块上。显然,原有的思想观念、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了。这就需要我们以变应变,以新的观念,寻找新的途径,加强在新形势下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的管理,以维护财经纪律和促进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国家《预算外资金管理实施办法》中明确指出:“预算外资金是国家财政性资金,由财政部门建立统一专户。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预算外资金收入上缴同级财政专户,支出由同级财政部门按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从财政专户中拨付。”可是现实工作中,常常有许多不合拍节的地方,执行起来往往很难。通过近两年的预算外资金清理检查工作,我们发现,预算外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企业困难,行政事业单位经费不足由十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由于许多国营大中型企业一时很难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加上多年来技改资…  相似文献   

10.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在核算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购置固定资产的资金一般来源于财政预算拨款或预算外资金,不通过计提折旧进行价值补偿,不为固定资产更新筹集资金。而且,行政事业单位是非盈利性的,不强调收益,一般不要求收支配比(事业单位的经营收支除外),这就决定了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无需计提折旧。考虑到事业单位的特殊性,为了弥补不计提折旧可能造成的固定资产维修和更新能力不足问题,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事业单位要按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专门用于固定资产的修购。  相似文献   

11.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指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事业费和预算外收入在预算、分配、调剂和使用的全过程所进行的管理和监督。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现行的预算外资金包括三大部分:一是各级地方财政部门掌管的各项预算外资金,二是行政事业单位掌管的各项预算外资金,三是国营企业及其主管部门掌管的各项预算外资金,随着整个经济体制、预算管理体制和企业管理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预算外资金的范围和管理体制今后改革的总趋向将是:  相似文献   

13.
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的各种财政性资金。它的规模和数额,在国家预算内外资金总量中已占了“半壁江山”。为了管好用好这部分资金,国务院、财政部、审计署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预算外资金管理办法的法规、规范性文件,最近财政部还发出了通知,要求今年各级财政部门要切实加强预算外资金的日常监管工作。所有这些文件,均指明了预算外资金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和经财政部门核定的预算外资金收支计划和单位…  相似文献   

14.
预算外资金     
横山县审计局于八月初对全县有预算外资全收入的37个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及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从调查情况看,预算外资金的设置和使用对缓解我县资金紧张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企业主管部门和政府委托的其他机构,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募集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预算外资金是国家财政性资金,不是部门和单位的自有资金,必须纳入财政管理,由财政部门建立统一的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预算外资金收入全额上缴同级财政专户,支出由同级财政部门核定,从财政专户中拨付使用。收支全部纳入单位财务收支计划,实行预算内外统一核算、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16.
行政单位自筹基本建设资金是行政单位的预算外资金和其它收入;事业单位的自筹基本建设资金是事业单位的非财政补助收入和事业单位提取的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修购基金等)。本文所述的行政事业单位自筹资金建设项目是指全部建设资金均由行政事业单位自筹,或是自筹资金占多数,财政补贴少于50%的建设项目。与政府投资项目花政府的钱,建公共基础设施,发挥公益作用相比,行政事业单位自筹资金建设项目大多数具有建设资金自筹,建成后的设施本单位自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近年的审计中,发现一些部门单位在对本单位预算外资金的账务处理中,违反有关法规设置无效账户,进行错误核算。具体表现是:一些部门单位把属于财政资金的预算外资金当作本单位的收入入账,在收到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和附加收入时,账务处理贷记“预算外资金收入”或“事业收入”科目。其二级单位“上行下效”,造成了收入和支出的重复计算。这样的账务处理,使得代收的应上缴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没有通过“应缴财政专户款”进行正确核算,把“银行存款—财政专户存款”变成了空头账户。其弊端:一是混淆财政资金和单位收入,造成单位收入反…  相似文献   

18.
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包括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和检察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企业主管部门(集团)和政府委托的其它机构,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法  相似文献   

19.
行政事业审计是对与本级人民政府部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政党组织和社会团体以及对与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预算有财务收支关系的事业单位进行的审计监督.包括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审计是国家预算执行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工作的开展、资金的投向等都体现了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关系到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等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20.
梁山 《四川会计》1995,(4):33-34
1994年以来,建湖县财政局在强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管理上,狠抓单位基础工作,着力于“八清”,把预算外资金管理落到实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94年累计的入专户储存资金比上年增长29.8%,年末专户储存资金余额比上年同期增长20%,预算外资金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行政事业单位109个,占应存储户的100%,累计调度到预算内的资金3000万元,向近40个骨干企业拆借融通资金1000万元,新增利税100多万元,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八清”工作是:一是清障.为了清除思想障碍,我县财政局1994年先后5次召开银行会计股长、办事处营业部负责人以及县直各单位和中央、省、市驻湖的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财务科长会议,共500余人次.会上学习了文件规定,传达了上级关于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外资金实行财政“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