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春节期间,襄阳市一泉友回家过年,在襄阳区双沟镇农村收到一批刚出土不久的洪武通宝小平钱.铜钱装在一陶碗内,共有105枚,全部为洪武通宝小平钱.这批钱个个生坑缘锈,而且锈色一致确系同坑出土,除少数几枚锈蚀较重外,大部分文字清晰.经笔者逐枚对照,并以透明薄纸拓印后相互印照对比,发现其版式可达30余种,现选拓29枚附后.  相似文献   

2.
日前,西安地区出土一批乾元重宝重轮大钱.钱径均在35毫米左右,重轮谷较深,铸工精良,系官铸无疑.该坑共出土有近百枚,不杂有其它钱.内中发现有三枚背穿下月,其中一枚略显轻簿(见拓图),径34.03,厚2.2毫米,重11.2克;另外还发现一枚缘较阔版式钱.  相似文献   

3.
最近,甘肃出土一罐藏大明通宝背帅钱引发了泉友的兴趣. 日前西安市八仙宫古玩市场,一甘肃青年持八十余枚大明通宝背文"帅"字钱.据称,该钱出自甘肃张掖一藏钱罐中,约数百枚.  相似文献   

4.
2001年春夏之际,肇庆市因基建出土一批窖藏古钱币,共百余斤,钱文始于开元,止于洪武,应为明初窖藏.在出土的百余斤古钱中,两宋钱占绝大部份,铁钱却不见一枚.我在该窖藏中筛选出几枚以作收藏,并整理出拓图以供同好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泰初 《西部金融》2004,(10):59-61
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在长安区郭杜镇西北政治学院南校区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了西汉御史大夫张汤墓①,该墓出土了八枚西汉五铢钱.由于张汤因诬陷而自杀于元鼎二年,即赤仄五铢始铸之年,因此张汤墓出土的这八枚五铢钱对武帝赤仄钱形、制考证有着非同寻常意义.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初,甘肃省庄浪县曾出土一枚"顺天元宝"钱,但已残半.2010年7月,该县民间又发现一枚"顺天元宝"钱(如图).其直径36毫米,穿边长9毫米,重21克,质地为青铜,铜质精细,传世品.钱文"顺天元宝"四字旋读,隶书,书体更见纤秀,制作工整,字口峻深,拙朴明晰.钱体重、形制、色泽均同"得壹元宝"钱.钱背为上月文饰.  相似文献   

7.
1991年<安徽金融研究·钱币增刊>第三期上曾刊登过我写的一篇短文<和五铢钱同出的"怪物">.在文中我简单地介绍了一枚和西汉五铢一起出土的长方穿形铜钱.由于当时条件所限,一时无法说清它是钱是物,只知这东西和五铢钱出自一座西汉墓,而此墓又距离西汉武帝的陵寝茂陵不远,且出土时放在一个陶罐内.当时五铢钱有120多枚,长方穿形钱有7枚.我有幸获得五铢钱11枚,长方穿形钱1枚.  相似文献   

8.
1999年夏,湖北襄樊市襄阳区石桥镇出土一批开元通宝,约3000余枚.时隔不久,与之相邻的襄樊市宜城县城关镇也出土一批开元通宝,近2000枚.这两批钱币十分相似,所出钱币均钱体规整,锈色均匀,铜质发白,轮郭深峻,文字纤细,异常精美.两批钱中均无会昌开元钱,钱径大多数在2.5厘米左右,略大于初唐开元.  相似文献   

9.
合背钱在大量的流通货币中只占极少数,为钱币收藏者所珍爱.我收藏的这枚孝建合背钱为"正合背"钱,钱面文和幕文均为"孝建".2009年10月于江苏常州泉友交换而得,据说出土于当地.  相似文献   

10.
2002年3月份,咸阳市对渭河河堤进行拓宽改建,在基建工地常有古钱币出土.有一位民工就挖出一些古钱,在这些古钱中有一串锈结成棍状物的大钱,他们将其砸开后发现均为"永昌通宝"钱,有60多枚,另外还有部分零散钱币,经过清理,它们分别是"正德通宝"大花钱、"永昌通宝"、"崇祯通宝"小平钱,共有4枚.从这些钱的内容来看,最早的是明"正德通宝"钱,最晚的是明末农民起义军建立的大顺政权货币"永昌通宝"钱.  相似文献   

11.
1999年3月<杭州钱币>刊有笔者<"开元通宝"背涡纹钱>一文,文中介绍说: "1994年我县高阳桥出土一罐古钱,以开元钱为多,下限为会昌开元,其中有枚开元钱背有'涡'纹,该钱直径2.44、穿6.5、厚0.17(厘米)、重3.8克.  相似文献   

12.
1998年秋我在北京什刹海古钱摊上购得"开元通宝"、"乾元重宝"等唐钱十多枚.摊主是刚从修路市政工人手里收购的.出土地点正是北海后门唐代古村"龙道古原"旧址.  相似文献   

13.
笔者收藏了千余枚安康月河出土的窖藏宋代钱币.这批钱币生坑绿锈,古色斑斓.其中发现折二"建炎通宝"(图1)中有一枚异宝篆书钱(图2).通过钱文比较,深觉有趣.  相似文献   

14.
马年新春,从浙江集得数枚大中通宝背十钱.皆蓝绿锈色,同坑所出,地章间或多或少还有着薄薄的一层绿水银沁,十分漂亮.江苏无锡一带出土,这批钱除了大中背十外,还有蒙文大元通宝,大中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光背和天定折二、折三、大义折三,以及一枚天佑小平,其他多是北、南宋钱.  相似文献   

15.
今年四月,广西水福县罗锦乡农民种葡萄时挖出三十多斤古钱.据了解,宋钱占其中绝大多数,还有一些蒙文大元通宝.大中通宝桂十和洪武通宝桂十共出土了数枚,洪武桂一一枚,最珍贵的是一枚大中桂五.这批钱包浆锈色极佳,皆为生坑绿锈.笔者收集到其中大中、洪武桂十钱一对(图一、二),并曾见过同坑出土的另一枚洪武桂十(图三).  相似文献   

16.
笔者一临沂泉友最近在农村购买了20余公斤出土宋钱,从中挑出一枚真书折二靖康通宝钱,是钱生坑锈品相极好,未流通(见图),钱重7.3克,径33,厚1.8,穿7.6毫米.  相似文献   

17.
<钱币研究>2000年第2期刊王军、喻战勇先生<浅议"宣统通宝"大样钱>一文(以下简称"一文").文中关于宣统大样钱"……双点通版式单一",和"……双点通满文‘宝'字出头等"的论述,笔者对宣统钱并无专题研究,见"文中"详细介绍宣统大样钱各版式的区分,给我很大启发.我也将收集的四枚宣统大样钱逐一与"文中(图一)"进行对照,发现我的四枚钱全是双点通,其中,三枚版式与"文中(图一)"各不一样.  相似文献   

18.
我藏有一枚康熙背台大样俗称的罗汉钱(见拓图),该钱字口深峻,棱角分明精美异常,文字有泉友们称谓的拔模斜度,恐系母钱. 该钱是从陕西富平县境内出土的一坑清钱中捡选出的.该批钱最早为顺治通宝,最晚为光绪通宝.  相似文献   

19.
西夏钱币是我国钱币史上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安康地区时有发现,多出自南宋窖藏或墓葬中,也有民间私人收藏,其中以汉字天盛,乾祐为多,西夏文仅见一枚.关于西夏钱币,安康历代都有出土,据清乾隆安康拔贡生李鸣冈<卷石集>载:"癸末(1763)二月,汉滨之北土人掘地得古钱一罐,青绿可观,其中徽宗崇宁、大观、宣和钱较多,高宗绍兴亦复不少,另有西夏梵字钱和仁宗天盛钱数品,"道光年问,石泉知县马国翰<越漫堂日记>云:"道光四年正月,汉阴厅抚民通判赵公廷俊出二钱赠予,云:'厅月河淘金者所得.'此二枚乃天庆,皇建元宝铜钱,皆世罕见之品."从以上记载中可知,西夏钱币在安康出土很早就见诸记载.  相似文献   

20.
新千年之初,河南洛阳白马寺镇农村,出土三枚唐开元通宝"长一元"白铜小平钱.其中一枚背铸三云纹,图1径2.50,穿0.64,厚0.13厘米,重3.6克;另二枚光背.图2径2.49,穿0.62,厚0.15厘米,重4克;图3径2.50,穿0.66,厚0.16厘米,重4.7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