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桂西北地区各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是世界服饰文化的宝贵财富.桂西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的特点明显: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观赏性强,民族性和地域性突出,原始性、 历史性和艺术性清晰.桂西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较高:具有历史文化价值、 审美价值、 体验价值和科研价值.桂西北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的开发设想: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组合开发;设计开发具有桂西北民族特色的旅游服饰文化产品;深层次开发体验型旅游服饰产品;充分利用节庆活动宣传民族服饰.  相似文献   

2.
桂西北拥有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要重点开发其富有地方特色的喀斯特地貌探险旅游资源、黑衣壮和白裤瑶等民旅风情旅游资源、长寿旅游资源、壮族特有的宗教信仰———师公文化旅游资源。桂西北旅游发展要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优势发展战略、绝品带动战略、联手开发战略、旅游扶贫战略和旅游促销战略。  相似文献   

3.
以广西右江文明河谷部分农村为个案,从“文明乡村”——破解“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举措的视角进行研究。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综合研究的角度出发探讨新农村建设,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一些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地区文明乡村建设的典型模式。  相似文献   

4.
江日青 《黑河学刊》2010,(10):35-37
桂西北游艺民俗丰富多彩,原始性、民族性和普及性极为突出,具备相当高的旅游开发的价值,应通过"精心设计专题旅游线路,着力建设展示场馆区所,积极创办旅游节庆活动,综合利用各种旅游资源,注重研发旅游商品和纪念品"等途径,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生态伦理思想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其理论价值在于:可以充实和丰富人类伦理思想的宝库,拓宽民族学、伦理学的研究领域;可以彰显生态伦理的民族化特色和内涵;有助于当代中国生态伦理学与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的相互融合、促进和升华。现实价值在于:可以促进民族地区各民族间的相互尊重、理解与认同;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人口与环境的全面协调发展注入文化动力,提供伦理借鉴、支持;为制定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政策提供独特的视角;为民族地区生态道德教育提供丰富的本土资源。  相似文献   

6.
黄骏  邱仁富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4(11):168-171,193
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基石和源泉,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变革是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变革是由内外因的共同作用决定的,表征为新时期我国新型农民的精神需要和农村传统文化自我价值提升的诉求;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变革必须正视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全方位推进农村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变革,必须在凸显乡村特质的同时重塑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文化传统,着力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文化的创新,强化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多元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相似文献   

7.
云南少数民族由于其原始崇拜、风俗习惯、禁忌和宗教信仰等原因,客观上很好地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出发看,云南少数民族遵循了人类社会的道德标准和规范,因而其生态行为是道德的.同时,这些行为又为今天云南省的旅游业奠定了良好基础,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的当代价值,最重要是在于马克思提出了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立足点的批判模式,与以往的观念意识形态的现代性批判有着根本的区别.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弊端和缺陷,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不断进行着自我改进和完善,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在当代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正确处理好个人发展与城市的关系,建设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生态安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城市,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社会公平、人与城市和谐,满足人民群众对城市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社会共识,生态文明作为独立、崭新的文明形态,必将促进政府行政在价值取向上的转变与演进。现代行政法服务于和谐社会.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因而将生态价值贯穿于行政法运行的全过程势在必行。本文在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要求下,通过解构行政法生态价值的内涵,分析得出行政法生态价值的实现路径.以期通过实现行政法的生态价值。力促生态文明及和谐社会建构。  相似文献   

11.
孟德斯鸠是西方近代分权制衡思想的系统阐发者。防止权力的滥用,保障公民的政治自由是其分权制衡思想的核心价值追求;三权分立、相互制衡,以权力约束权力是其实现分权制衡的根本路径。孟德斯鸠的分权制衡思想对现代各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权力运行制约机制具有相当的启示性价值。这一思想的根本局限在于以权力约束权力本身,而忽视了人民群众在权力制约中的作用。要实现对权力的有效制约必须重视发挥公民权利的作用,即以公民权利制约公共权力。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化生态学并借助于生态学的有关观点和原理对少数民族外语教育进行了具体分析,文章分析了文化生态学视野下我国少数民族受教育者的文化特色、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构建和谐的少数民族外语教育,从而实现少数民族外语教育与文化之间的适应性和协调性.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阿马蒂亚·森的发展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少数民族城市化与少数民族实质性自由及民族发展的相互联系性。从实质性自由的内涵出发,分析了城市化对于少数民族实质性自由扩展所具有的构建性意义,以及对于少数民族就业、教育、健康等方面可行能力的发展所起到的工具性作用;指出少数民族可行能力的缺乏是城市化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并讨论了扩展少数民族实质性自由以促进城市化进程的若干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4.
袁昕 《理论观察》2008,(6):81-82
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国已经把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列为国家21世纪的一项基本国策。企业作为社会经济主体之一,就是要注重优化利用资源,保护环境,追求自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下的经济持续增长。因此,现代企业的生态伦理责任愈来愈重要,对构建生态效益为前提的和谐社会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和恩格斯非常重视对生态问题的研究,揭示了人与自然辩证关系,并提出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生态文化思想新发展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认识,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把协调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等方面做出了贡献。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当代价值则在于强调和警示人类必须按生态平衡规律办事,和谐发展;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生态文明;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搞好生态经济建设,实现生态文明等。  相似文献   

16.
基于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唯物辩证法的发展的基础,对自然资源价值作以分析,提出自然资源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并对哲学上的价值理念与自然科学的融合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17.
拉萨生态文明建设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以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遵循,突出体现了党的使命宗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首府城市首位度作用、铸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价值意蕴。新时代拉萨生态文明建要在理论、实践、思想和行动上综合发力,突出其战略性、示范性和引领性,走在前、作表率,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拉萨样板。  相似文献   

18.
西藏传统发展模式下的GDP高速增长是违背自身的要素禀赋结构和比较优势,以破坏生态系统、污染环境为代价,扭曲产品和要素价格、违背市场竞争机制为代价,是不可持续、破坏性的高增长,当前,西藏应基于建设生态文明为视角转变发展方式,充分利用西藏天然的生态优势,构建新的产业结构,建设特色生态产业,将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相结合,结束西藏有增长无发展的局面,真正实现西藏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相似文献   

19.
20.
我国各民族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凝结着天人合一的一体观、万物有灵的自然观、尊崇自然的生态价值观、适度索取的可持续发展观、适应地域差异的生态和谐观和习惯法中的生态保护观等生态智慧,在充分挖掘民族生态伦理智慧的基础上探索其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生命共同体、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形成方面的价值,以期为新时代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绿色发展、实现生态善治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