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素梅 《活力》2014,(6):95-95
随着社会发展和新闻理念的变化,新闻的形态也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趋势,其中包括最近几年引起关注和热议的民生新闻以及公共新闻。而科技的发展推动着媒介不断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除了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网络、手机等新兴的传播媒介,也迅速发展起来,信息的传播力度和流动性大大增强。新闻类型和信息渠道的多样化,使得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风格、品位、讲述方式以及对生活的影响面,都有了更多的要求和期望,也赋予其更多意义。  相似文献   

2.
程世伟 《活力》2012,(8):127-127
在网络迅猛发展的当下,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新闻传媒已不再是公众获得新闻信息的唯一渠道,互联网、微博以其迅捷的传播方式,往往成为许多新闻消息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3.
孙玉红  牛显达 《活力》2010,(12):317-317
网络新闻评论是在网络媒体上就当前新闻事件或事态发表的评价性意见。伴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评论成为后起之秀.它在短时期内确立了自己独特的地位.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体,无可比拟的个性化、平等性、互动性等特点使其成为新闻信息的最大集散地,并且与报纸等传统媒体相互交融,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4.
胡刚 《活力》2012,(8):183-183
如今网络媒体在媒介传播中所占的位置越来越重要,人们不单单只从报纸和电视上获取新闻,通过网络能够得到更快更多的新闻信息。网络新闻的阅读量非常大,如何才能让人们更直观的了解新闻,一条新闻怎样能够更吸引人的眼球,新闻标题成为了最重要的通道。  相似文献   

5.
杨国栋  王默 《活力》2013,(3):53-53
在网络传播环境下。由于新闻信息的海量.而网络媒介的页面空间有限.从而使得网络新闻标题必须做到凝练、生动、有趣才能吸引受众的注意。然而,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也必须要符合新闻传播的基本原则,不能过度追求高点击率和网站的经济利益而丧失了新闻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6.
林琳 《活力》2011,(12):228-22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统统遭受了来自网络媒体的冲击,这些传统媒体不再是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大有被网络取而代之之势。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如何捍卫“生命”成为所有新闻人都不得不面对的课题。一、网络话语权构筑舆论新格局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革命。话语权不仅仅掌控在了少数传统媒体人手中。而是让草根有了发言权。并且以网络为阵地,让普通百姓轻而易举地团结在一起,与政府进行平等的对话构筑了当今中国社会舆论导向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Internet已经改变了人们接受和使用信息的方式,科技在传媒发展中也已经由原来的辅助作用成为传媒发展的原动力。媒体目前面临着一个重大问题是大量的相对离散、异构的新闻信息的整合开发和利用。“RSS聚合新闻服务”的出现,使得网络传播进入了一个新局面,新闻网站在面临严峻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再发展的良好契机。实行信息产品的聚合策略的原因是什么,互联网和数字化对信息产品的聚合有何影响,美国的《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号称是全球工商和财经新闻与信息的主要提供。其个性化的突显优势的RSS聚合新闻服务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下中我们将对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杨国栋  王默 《活力》2013,(1):54-54
网络采访是指是以互联网作为新闻采集的环境。用搜索、采访、下载和编辑加工等多种方式采集新闻信息及相关资源的新闻传播活动。网络新闻的采访是网络新闻传播实务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从事网络新闻实务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单晶 《活力》2009,(22)
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与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网络新闻已经走到了时代的最前沿.如果说信息是新闻的灵魂的话,那么在网络普及,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新闻的传播方式正在被互联网淹没.  相似文献   

10.
赵志刚 《活力》2013,(6):127-127
信息时代。读者获知新闻的渠道不仅仅局限于纸质媒体,人们可以从电视、网络。甚至是手机新闻中就能轻松地得到有关自己需要了解的各类信息。因此,地市晚报要扩大自己作为城市主流媒体的影响力。除了有效地增强其新闻容量外.加强新闻本土化.是必须花大力气去做的真功实招之一。  相似文献   

11.
高鹤 《科技与企业》2014,(3):200-200
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网络的基本普及、生活节奏日益快速化,人们希望通过最快捷的方法来获得有价值的新闻信息,从而知道都发生了什么,这就导致了新闻媒介之间的新闻争夺战。随着竞争的产生,也使得新闻的质量和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和发展。但是,要抓住群众的眼球,必须进行创新来提高行业竞争力,这就对新闻编辑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本文就现在电视新闻编辑存在的一些问题和电视新闻编辑怎样培养创新能力进行一个小小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2014年3月份网络上出现的“北京政治副中心初定保定”的传言为例,阐述了网络谣言产生的原因、影响及对策。指出在自媒体时代,新媒体和传统媒体都应恪守新闻真实的原则,政府有关部门也应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维护政府公信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思维日趋盛行,互联网式表达、互联网上的热词在当下纸媒新闻稿件中已屡见不鲜,适时适事恰当地运用网络流行语,会使新闻信息更加贴近亲和、丰富多彩,能够提升公众关注度,加速新闻传播进程。传统媒体从业者兼容互联网思维,适应传播领域新趋势成为当务之急。用户至上、内容多元、文风活跃等理念渐入人心,但是,在迎合市场的过程中,传统主流媒体也必须有所坚守。  相似文献   

14.
朱晓松 《活力》2010,(8):364-364
进入数码时代之后,各种传媒资讯以飞一般的速度增长。数字化为信息的高速传播带来了种种便利,而人们对于信息的大量需求又进一步促进了传媒在网络这个新媒体上的进一步扩张。随着3G的普及。网络已经从脱离了网线的束缚,变得紧随人身,只要有信号,随时随地就可以上网,与此同时,人们对咨讯的要求也变得随时随地,无论乘车、走路,乃至吃饭的间隙.都可以拿出移动设备来了解最新的新闻。  相似文献   

15.
近些年来,由于电子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自媒体时代已经到来,网上播报和传递信息的工具越来越多,社会大众已从传统的新闻信息的接受者转变为新闻的传播者和制造者。传统的由上至下的新闻传递方式已经很难适合新闻发展的节奏,这对新闻采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自媒体时代信息发展的途径,净化网络信息传播氛围,从而提高新闻传播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6.
鲁岩 《活力》2012,(9):50-50
如今,网络已成为新兴的第四媒体,互联网以其快捷性、开放性、交互性等优势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利用网络来获取信息以及传播信息。网络舆论是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问题所表现出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带有倾向性的意见和言论。目前,网络舆论主要形成于各大BBS、博客以及新闻跟帖,近来,微博因其随时随地、“微中见著”的特点其舆论影响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相似文献   

17.
刘超  赵黎明 《活力》2010,(12):225-225
互联网使地方媒体记者摆脱了地域的限制.任意获取所需的信息、知识,并可以比对其他地区的新闻,提高本地新闻采写的水平,锻炼记者的工作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但记者在利用网上资源时,要遵守有关规定和宣传纪律。网上提供的仅仅是一种信息,决不能照抄照搬,必须认清信息价值,核实信息的真伪.注意导向,善于寻找新闻切人点,使网络信息有效地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18.
秦岭 《活力》2011,(6):179-179
时政新闻真实,首先应该是信息来源与信息来源渠道的正规性,有了这个前提,发布的新闻准确率就高。目前在我国实行的新闻发言人制度,保证了国家及地方政府新闻来源渠道以及时政新闻的真实性。在新闻实践中,时政新闻的来源不止政府新闻发布这一单一渠道。  相似文献   

19.
石佩霞 《活力》2014,(7):150-150
一、手机媒体、移动网络的普及使得新闻客户端成为获取新闻资讯最为快捷的渠道〈br〉 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保持低速增长。与之相比,手机网络各项指标增长速度全面超越传统网络。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年增长率达18.1%,远超网民整体增幅。此外,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也继续提升,由69.3%上升至74.5%。随着各个城市无线网络覆盖和家庭无线网络搭建,越来越多的受众利用碎片时间,通过各类移动阅读终端及无线网络和3G 网络随时随地获取新鲜资讯,移动互联网时代利用新闻客户端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20.
近几十年来,由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高速发展,传统的信息传播媒体电视、广播、报纸已经不再是人们茶余饭后的主要精神甜点,人们开始更多的关注网络新闻。由于互联网所容纳的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信息及时、准确,更有相关信息的全面介绍与比较,大大地方便了人们的阅读,因此在短短几年里,互联网便跻身于众多媒体之间,并具有相当一部分媒体人群。本文介绍了企业新闻发布系统的开发目的及意义,国内外开发现状及开发本系统的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