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众媒介信息资源配置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坚 《价值工程》2000,(6):27-28
引言大众媒介信息资源配置,是指依据特定的传播意图和报道目的,对新闻信息所做的配置与设置。大众传播媒介对新闻信息的传播,除了采访阶段的事实判断和选择、写作阶段的素材提炼和加工、编辑阶段的稿件修改和编发外,还要对媒介获得的社会信息,通过创造性开发、组合与拓展,新闻信息获得更深的意义、更多的功能、更高的价值。这是对媒介所拥有的信息资源的高效利用,以相对少的获取信息的投入,实现最大化的信息传播功能,实现传播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的最佳效益。1新闻深度报道的功能与价值现代新闻报道以其特有的处理方式,在新闻信息资源进行创造…  相似文献   

2.
谷小娟 《活力》2011,(9):55-55
新闻策划是诸多策划中的一种。是围绕一定的目标和已有的新闻信息。通过去粗取精、去伪求真、由表象到实质的分析和研究,制定和实施相应的策略,以求得新闻价值最大化、传播效果最佳化的创造性的策划活动。  相似文献   

3.
浅析新闻失实与新闻侵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志国 《活力》2011,(13):61-61
现代社会.新闻媒体已经渗透到公众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信息传播、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新闻媒体的活动与公民日常生活的领域有着广泛交叉。近年来,随着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因新闻侵权而引发的新闻官司屡有发生,在这类官司中,以公民维护名誉权最为多见。新闻单位和从业人员坐上被告席,已成为当今社会生活的一大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4.
科技新闻摄影是科技宣传的重要手段,是当今世界传递科技信息最有效的国际通用视觉语言。科技新闻摄影,通过摄取反映科技活动的影象、反映科学技术的自然现象及其与人类的相互关系,通过纪实性作品形象语言的客观感、真实感、可信性和感染力,传播科技,使公众接受、理解科技,关心和支持科技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薛伟 《活力》2004,(7):156-156
短信新闻,是通过手机以短信息的方式传播的新闻。信息通过不同的媒介传播具有不同的特点。手机短信在新闻信息的传播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点。短信息以手机为信息接收器,传播手段更方便,传播速度更快,而且因其书写的长度有限,正符合新闻消息快、短、精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新闻是指报纸、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媒体经常使用的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的一种文体。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新闻类别可以按其内容来分类,以新闻发生地来分类,可以以新闻的时间性来分类,还可以以新闻与读者关系来分类。对此,本文对相关的信息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马彦 《活力》2011,(5):197-197
新闻与文学历来密不可分,二者起源的一致性表现在对信息的交流和使用上.而协同性则表现在新闻与文学之间对信息交流的依赖、补充和辅助。二者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是互相渗透的,文学的体裁、写作技巧、语言风格是新闻发展的基础.新闻事业的不断进步又对文学作品的创作、篇章结构、语言结构的改革与发展起到促进和创新作用。文学作品作为一种为新闻传播增光添彩的操作手段.正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新闻传播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8.
詹恒亮 《审计文汇》2007,(10):37-38
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元化的信息传播已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新闻传播的条件和方式对审计机关影响往往决定审计工作的导向性。因此,审计机关应改变传统的信息传播手段,积极采取新闻发布会制度,向社会提供审计结果和新闻信息服务,较好地起到把握先机、争取主动、引导舆论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郑彦玲 《活力》2011,(12):221-221
新闻写作,是一种真实、及时地反映现实社会变动,传播新闻信息的写作活动,有着鲜明的目的性,明显的综合性,严格的真实性,强烈的现实性,“真”、“快”是它的基本价值。当今中国,新闻的传播频率越来高,传播范围越来越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大。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免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假新闻屡屡发生,屡禁不止,这...  相似文献   

10.
林琳 《活力》2004,(5):46-46
新闻是信息的传播,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众所周知,当今的新闻传播是一种经营影响力的产业。尽管现在各种媒体大量涌现,竞争激烈,但真正能创造出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却只能是那些有影响力的媒体。新闻影响力源于何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张昭 《活力》2004,(11):129-129
网络新闻的及时性与海量性使其在传播过程中受众接受信息的心理和行为发生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对新闻标题的第一依赖感和快速获取最新信息、主动选择有用信息、精确接近深度信息的扫描式阅读,已经成为网络新闻阅读的主要方式。这些变化对传统的新闻写作方式提出尖锐的挑战,使标题成为受众识别新闻内容,判断新闻价值的第一信号,  相似文献   

12.
新闻记者作为新闻传播活动的主体,其人格力量渗透在新闻传播的每一个环节中。或者说,记者,的文化背景、知识经验、生活阅历、情感意志、认识方式、个性特征等等,都会以一种潜在的心理背景、一种有形无形的人格力量,影响和制约记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观察、判断、选择,通过新闻传播过程和新闻报道文本予以具体显示。  相似文献   

13.
李艳丽  魏绪东 《活力》2006,(3):188-188
古人云:“力贵齐,智贵捷。”一个优秀的新闻传播者,必须具备灵敏的新闻嗅觉,从而及时、敏锐地认知新闻信息。这种嗅觉就是所谓的新闻敏感,即新闻记者能迅速地识别和判断新闻事实价值的能力,亦是记者对新闻事实、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鉴别、判断能力。或者说,是发现和捕捉新闻线索的能力。西方新闻界通常称新闻敏感为“新闻嗅觉”,或称“新闻鼻”、“新闻眼”。  相似文献   

14.
徐妍 《活力》2012,(1):49-49
策划一词最早源于企业,按照哈佛企业管理丛书的定义,“策划是一种运用脑力的理性行为”。而新闻策划则是采编人员对新闻业务活动进行有创意的谋划与设计。策划是广播新闻深度报道成功的关键,其运作的方式是,对现有的新闻线索和新闻资源进行由表及里、由内而外的分析研究,进行有预见性地准备,有目的地挖掘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选择最恰当的时机推出报道,以求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在Web2.0时代,微型博客(简称"微博",Micro Blog)已然在互联网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微博的普及正引发着新闻信息生产和传播方式的演变,多元的传播主体、便捷即时的信息共享、灵活自由的转发互动,极大地提升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在第31届(2013年度)河南新闻奖的获奖名单中,11件微博作品成为最大亮点。本文对我国微博发展现状及微博新闻的特征进行梳理,以第31届河南新闻奖微博获奖作品为研究样本,进行案例分析,阐述微博新闻的价值,阐明重视传播实践对于实现微博新闻价值最大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别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对日前的一种重要的传播现象——新闻发布会进行分析和前瞻。在微观层面上,依据传播模式理论对新闻发布会的传播要素进行了界定,绘出了新闻发布会的传播模式图。在宏观层面上,笔者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提出了社会宏观信息传播系统的概念,认为新闻发布会的出现改变了社会宏观信息传播流程,丰富了大众传播的形式,扩大了大众传播的外延。独立的专业的新闻发布机构的出现将是社会信息生产流通领域的分工进一步细化,有助于提高社会宏观信息传播系统中信息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张素梅 《活力》2014,(6):95-95
随着社会发展和新闻理念的变化,新闻的形态也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趋势,其中包括最近几年引起关注和热议的民生新闻以及公共新闻。而科技的发展推动着媒介不断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除了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网络、手机等新兴的传播媒介,也迅速发展起来,信息的传播力度和流动性大大增强。新闻类型和信息渠道的多样化,使得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风格、品位、讲述方式以及对生活的影响面,都有了更多的要求和期望,也赋予其更多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制造新闻”来达到促销及品牌传播的目的,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到企业营销过程中。企业在促销中“制造新闻”,又称新闻策划,是对新闻活动的一种创意性的谋划。是企业的营销策划人员与有关媒体协作,从企业实际及营销需求出发,按照新闻规律,“制造”新闻事件和新闻热点,吸引新闻媒体注意和报道,以此来提升企业和品牌形象以及销售产品。企业新闻策划与媒体新闻策划的区别在于,媒体新闻是寻找新闻、发现新闻;而企业新闻策划则是在寻找、挖掘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新闻的同时,大量的人为制造或利用新闻事件,吸引新闻媒体和受众的眼球。然后,由记者或内部策划人员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用事实说话,用事实报道,造成新闻现象与传播效应。企业可通过以下步骤和方法,进行有效的新闻策划。  相似文献   

19.
曲正 《活力》2013,(24):66-66
传播观念是传播活动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和表象,是传播活动在人的意识中的集中绎和凝聚,也是人们对传播实践的见解与评价。纵观中国新闻传播的实践,可以发现,在传媒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变化的情况下,中国的传媒体制在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以及世界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下,中国传媒的传播观念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周娟 《活力》2012,(16):120-120
新闻采访是指记者为获取新闻对客体所进行的观察、询问、倾听、思索和记录等活动。在21世纪飞速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传播凭借其时效快、形象直观、参与感强、影响面广的传播优势.已成为大众参与了解国家重大决策和社会生活的桥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