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晓红 《活力》2012,(15):54-54
本文主要阐述了电视声画元素的特点,声画—体化,电视语言声的二元结构决定了解说词非完整倾向,用理性创造感性的电视新闻写作等电视新闻写作的思维。  相似文献   

2.
杜葵 《人力资源》2007,(22):10-13
左脑重视理性判断,而右脑注重感性思维,当强大的技术力量逐渐在许多方面取代人们左脑的功能时,"右脑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究竟应该做哪些变化呢?  相似文献   

3.
电影艺术是通过画面、声音和蒙太奇等电影语言,在银幕上创造出感性直观的形象,再现和表现生活的一门艺术。文学是以语言为手段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语言文字是文学作品进行描写叙事的媒介和基本材料。在文学作品中描写与叙事是两种不同的表述方式,在影视世界中两者相辅相成,这种差异造成作品形象单一多样之分,侧重点不同,而后又导致作品的节奏快慢和表达效果的差别。  相似文献   

4.
吴鹏双 《民营科技》2011,(10):104-104
在中学美术静物素描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艺术造型的技能技巧,把握好理性与感性的关系,以理性为基础,以感性为核心,并在反复训练中激活学生的创作灵感,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使之获得审美感知,从而准确的表达出自己的艺术感受或设计创意能力。  相似文献   

5.
杨德利 《活力》2014,(7):140-140
电视新闻叙事的发展趋势不只是新闻形式的变化、表现手法的创新,它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动因。今天,电视媒体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变化,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它会产生一些新的电视新闻传播理念,电视新闻叙事是一个突出的新概念。从市场的角度来看,社会转型期强调受众的特定的心理需求,从而提供了巨大的精神消费群体作为电视新闻叙事的需求。可以说,这两个方面的深层因素构成了电视新闻叙事的主要社会动因。  相似文献   

6.
薛峰 《活力》2011,(7):169-169
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是凭借现代电视技术手段,以电视传播符号为载体,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通过反映重大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深入挖掘和阐明事件关系并预测其发展趋向.使受众认知社会事实和意义的报道方式或理念。它以其深邃的理性思辨,从广阔的时代背景上展现出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内涵和深度,因而在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新闻传播中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经营者》2012,(19):170-171
一部车,在美国人眼里看到力量,德国人眼中铺满机械,日本人眼里溶解舒适,而在法国人眼里则写尽浪漫。法国人的美学,似乎从来都没有什么理性的考究,就像DS5一样,它传承的是法国人感性思维中独特的奢华与细腻。  相似文献   

8.
杨敏 《企业活力》2008,(4):40-41
在我们讨论设计是否是理性问题时,必然会想到设计感性的一面,设计有理性与感性之分,当设计纯粹表现设计者的自我感受时,设计是感性的;而当为了某种商业目的而设计时。设计则应是理性的。前者只关注自己的个性感受,无须在意他人意见,而后者是为消费者设计,必须去研究所服务对象需要怎样的创意、色彩和设计风格才被接受和喜欢,这正是商业设计应具备的责任和精神。  相似文献   

9.
李莎 《活力》2013,(14):66-66
近年来,随着民生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不断深入。民生新闻在电视媒体中占有了相当大的比重。民生新闻因时效性强、信息量大、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而深受欢迎。何为民生新闻?笔者以为,民生新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来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一种电视新闻表现形式。那么,如何做好民生新闻?平民视角、民生内容、人文叙事,这三点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前,电视新闻节目的叙事特征越来越明显,电视新闻节目里运用最广泛的就是倒叙。它能够扩宽我国媒体的思路和灵活性,丰富我国电视新闻节目的形式,更好的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  相似文献   

11.
人的意识行为,包含着感性认识与理性思考两种思维方 式。直销活动是人的一种自主的销售行为,整个过程同样也存 在着感性思维活动与理性思维活动。不同的是,以感性认识为 主或是以理性分析为主,无论是在行为方式上还是在行为结果 上都会是截然不同的。我们说,完美的直销运作过程应当做到 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在诸大众媒体中,电视是承载最多形式能指元素的媒介,当代电视新闻业者在传承新闻漫画文化积累的基础上,充分吸取当代新媒体动漫(动画或漫画)传播的形式成果,开创了电视新闻节目运用“动漫”能指图形叙事以虚拟情境还原新闻事件发生、发展、结局全过程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3.
审计综合,是审计工作为宏观调控服务的重要环节,是审计成果从感性到理性,从理论到实践,实现两个飞跃的必要步骤。在审计业务中,要把大量审计实践中获得的感性材料上升为理性的认识,产生解决问题的方案,再回到实践中去,离不开必要的综合。  相似文献   

14.
上行何以下效?创业型领导对员工越轨创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226位领导者-员工的调研数据,以积极情绪的扩展-构建理论及工作要求-资源模型为基础,基于感性与理性双路径,通过实证检验,得到以下研究结论:创业型领导能够正向预测员工越轨创新;工作繁荣在感性路径中起中介作用,工作重塑在理性路径中起到中介作用;社会自我效能感在创业型领导与工作繁荣的感性路径中,以及在创业型领导与工作重塑的理性路径中均起到正向调节作用;社会自我效能感同时也调节了工作繁荣与工作重塑的中介效应。基于此,提出了选拔及培育创业型领导、营造“自由决策”氛围、形成鼓励创新制度、构建容错文化、制定基于“结果”衡量创新的制度,以激励并管理越轨创新。  相似文献   

15.
陈敬一 《活力》2012,(16):125-125
在各种新闻类型和具体的新闻语境下,解说词的功能有强有弱按解说词在新闻叙事中的功能看,其作用是:信息的传递与补充、叙事的整合与过渡、多义的分辨与引导、主题的揭示与深化。本文主要阐述了电视新闻写作的功能、电视新闻写作的文本要求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源管理,到底该感性还是理性? 在中国医药保健品股份公司人力资源总经理郭瑞玲看来,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寻找到YES或NO的标准答案,许多问题往往是在一种理性与感性的交织中做出最后的定夺。  相似文献   

17.
爱情是感性的,经济学是理性的,两者看似不搭界,但实际上爱情中确实存在着许多经济学的现象,值得人们品味。一、理性恋爱者类似于经济学中的理性经济人的定义,我们可以将理性恋爱者定义为:爱情生活中抽象的一般的人,他或她的本性也可以被假定为是利己的。不过这种“利己”指的是以满足自身的情感、生理、心理需要为前提的。“恋爱者”在一切爱情活动中的大多数行为都是合乎理性的,即都是以利己为动机,  相似文献   

18.
《中外企业文化》2006,(4):96-96
抽象思维是人脑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事物间接性和概括性的反映,它使人对事物的认识由外部的表面特征深入到内在联系,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请对下列问题作出最适合你的选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感性和理性     
《英才》2001,(8)
北京申奥成功的那一晚,长安街人如潮,车如织,认识和不认识的人相拥欢呼,感觉四海一家。午夜过后,人潮渐散,第二天,艳阳高照,交警上班,一切尽在秩序中。尽兴,没有败兴,是感性的飞扬,由理性护佑的成功。即使欢愉无限,人们还是清楚地知道今夕何夕。前面的努力是良宵的代价,后面的建设是美景的基础。感性的放纵,犹如奢侈品,不能随便消费。感性的珍贵,在于它激情的力量。亚信、新浪、搜狐,惊涛拍岸,掀起中国互联网的浪潮。虽然泡沫散去,但它们为国人开启心智,推动 e 化,浪势尤在。最近发生  相似文献   

20.
祝金萍 《活力》2011,(6):228-228
当前,在新闻报道中,平民化视角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可以说,平民化视角对于新闻报道来说,是一次理性回归,是拨乱反正。至此,电视作为一种大众媒体,终于回归到他本身所指的“大众”上。而所谓的平民化视角,是指新闻报道应贴近受众,站在老百姓的视角上,反映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电视新闻以其独有的特点和优势与平民化报道相结合,加深了新闻报道在受众中的传播效果,从而增强了媒体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