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蕾 《活力》2011,(1):92-92
提问是记者向采访对象提出问题以了解新闻事实的一种手段,是为了了解情况最直接、最简捷的方式.是采访的基础和中心环节。要想“谈”成功,首先是要善于发问,“问”出来,才能“记”下来,“问”不出来,“记”什么呢?所以,记者首先要学会善于思考,善于提问,要做一个好的“提问者”。  相似文献   

2.
陈冰 《活力》2011,(9):62-62
一名记者的晶常工作,用最通俗的话来说就是“采访”与“写作”。采访是写作的前期工作,没有充分的采访是无法做出准确全面的报道的。而采访又离不开提问。精心设计.环环相扣的提问是采访成功的基础。作为一名记者,必须学会怎么样提问题。记者提问是一门艺术。提问是检验记者逻辑思维、判断事物、应变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的最好尺度。  相似文献   

3.
张德华 《活力》2013,(4):128-128
提问是新闻采访的敲门砖,任何采访,除了记者的现场感受,绝大多数的新闻素材和信息都需要从与被访者之间的问答中获取。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新闻采访就是一门“问”的学问,就是通过提问.从采访对象那里得到想要的东西,了解事情的真相。因此,提问的技巧至关重要.会问的人能充分凋动采访对象的积极性,让他畅所欲言,说到点子上;  相似文献   

4.
于晗 《活力》2014,(6):131-131
采访活动是一种通过记者与采访对象面对面的交谈、提问来进行新闻采访的社会活动,它是记者职业生涯中一项最重要、最经常的业务活动。访问过程不仅仅是收集材料,同时也是彼此交流思想感情、挖掘内心世界的心理交流过程,善于与人打交道、与人沟通,是营造良好采访氛围的关键,而采访氛围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采访效果。那么怎样在采访活动中营造融洽的“自己人氛围”,通过感情交流促进信息交流,使采访顺利进行呢?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一步准确理解、全面落实朱镕基总理指示精神,推动全省审计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辽宁省审计厅、辽宁省审计学会于2月18日在沈阳联合召开了辽宁省审计系统贯彻落实总理指示精神座谈会。来自全省部分市县区的代表们坐在一起畅所欲言,发表学习体会,畅谈切身感受,越谈越有激情、越谈越有方向、越谈越有干劲。大家都感到总理指示是指导审计工作的大政方针,只有全面准确的贯彻落实,审计工作才能更上一层楼。下面是本刊记者在会上整理的笔录,愿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6.
米娜  米强 《活力》2012,(2):127-127
新闻采访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央视著名主持人敬一丹曾经说过:没有不会回答问题的采访对象。只有不会提问的记者。从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角度来理解这句话,就是作为记者,要学会与人交流,要学会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记者只有熟练地掌握了采访技巧。采访时才能够灵活应用,才能搜集到真正有价值的新闻线索和素材,挖掘出好的新闻点,创作出优秀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7.
潘军 《房地产导刊》2006,(14):70-71
碧桂园是一个善于制造神话的企业。 十多年前,凭借房地产与教育联姻的运作模式,让顺德碧桂园实现了从寂寂无名到一飞冲天,此后碧桂园的推进速度一发不可收拾:广州碧桂园、华南碧桂园、碧桂园·凤凰城、碧桂园·假日半岛……几乎一年一个。让同行看得目瞪口呆。让消费者大开眼界。  相似文献   

8.
周清石 《活力》2012,(8):171-171
身为一名记者,采访已经成为我们每天必做的功课。虽说一篇成功的采访稿件和采访对象密不可分,但是不得不允认,作为提问者,记者掌握着主动权。央视著名主持人敬一丹有句名言:“没有不会回答问题的采访对象.只有不会提问的记者。”可见,采访不是简单的任意提问,而是要讲究方法、讲究技巧的。  相似文献   

9.
杨启坤 《活力》2014,(18):60-60
新闻采访中提问的方式和技巧是采访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是作为一名记者来说必须要掌握好的技能,它代表着记者本身的素养和能力。把提问的方式和技巧做好了,距离优秀记者的要求也就不远了。  相似文献   

10.
公强  张彤 《活力》2014,(7):100-100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了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工作,是了解新闻事实的最直接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这一过程中,提问则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获取信息最主要的方式。一个新闻采访能否成功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质量的优劣,而所有的新闻采访都是靠沟通交流来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提问的技巧和风格成为了采访成功与否的关键。一个成功的记者在提问的时候,要尽量真实、准确地还原事件的真相,将能够挖掘的新闻事实彻底的揪出,并且与受访者建立后续联系以便进行后续采访。  相似文献   

11.
孙一波 《活力》2010,(2):179-180
本文从新闻采访的决定因素。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和新闻采访过程中记者提问的风格与技巧,三方面进行论述。把一个采访过程分成了三部分。第一。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就是准备采访时所必须准备的相关材料,还有必要的知识准备等等。第二,在采访过程中,决定采访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比如,记者的事业心与责任感、记者的业务知识、道德修养知识含量等等。这些都是新闻采访中的决定问题。第三,就是采访时记者提问的技巧和风格。我认为,决定一次新闻采访是否成功。他不仅取决于一个新闻事件的选材,更重要的是一个新闻记者的本身素质。要求他在采访前作好充足的准备,采访时他的果断与机智,提问的技巧与风格,还有广博的知识。新于时世,闻于外物。要想报道一个新闻,首先当然是要有事情要报道,更重要的是要有人有敏锐的嗅觉去机智的发掘。  相似文献   

12.
若静  文娟  CFP 《中国新时代》2005,(10):76-77
“才华卓越。”9月17日,在“菲利普·科特勒&星河湾私人晚宴”活动上,菲利普·科特勒用这样一个词来“营销”他的弟弟米尔顿·科特勒。  相似文献   

13.
张蕾 《活力》2010,(21):137-137
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流活动。采访关系也有别于一般的人际关系。在人际交流中,双方往往是彼此认识甚至熟悉的.信息流动也是双向性的。但在采访活动中,记者与采访对象大多素不相识.信息流动基本上是由采访对象流向采访者.所以.如何让采访对象知无不谈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刘德全 《活力》2011,(8):158-158
提问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新闻报道质量的优劣,把握提问的技巧和风格,实现有效的提问是采访的关键。提问技巧是记者采访水平高低的主要依据。面对不同的采访对象记者要把握正面提问、迂回提闯、诱导提闯、追踪提问、灵活设问、故意错问、及时插问等提问技巧,机智灵活的运用,才可获得良好的采访效果。  相似文献   

15.
1944年3月25日,富兰克林&;#183;罗斯福第四次连任美国总统。《先锋论坛》报的一位记者采访这位总统,就他连任总统之事问他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叙事方式、情节安排、人物塑造、意象使用四个方面比较分析了罗兰德·乔菲执导、黛米·摩尔主演的同名电影《红字》和原著《红字》的不同之处,同时探讨了电影中展现的爱情观、文化历史背景等信息,肯定了电影改编这种艺术创作形式对文学著作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新闻采访是指新闻工作者出于新闻报道的目的,通过访问、观察等方法,收集资料、认识事物、发掘报道素材的活动,即记者与被采访对象之间的交流活动。作为记者,除了通过现场观察、阅读文献等方式获取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外,向被采访者提问被视为最有效的一种途径。可以说,记者的提问巧妙与否,决定了采访是否成功。因此,学习和掌握好提问的艺术,是新闻记者的当务之急,也是每一位新闻记者应有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18.
李婉婷 《活力》2011,(18):114-114
一、提问要符合采访对象的个性心理不同的提问方式.不同的问题.会在不同的采访对象心理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为了使采访达到预期的效果,记者必须了解采访对象的个性心理.而提问又必须符合采访对象的个性心理。  相似文献   

19.
肖景辉  张昭 《活力》2004,(8):122-122
采访是门学问,更是门艺术。各类采访中,批评报道的采访难度较大。这类采访中,被批评对象基本对记者都持排斥的态度,不会像成就报道那样配合记者。  相似文献   

20.
《财会通讯》2007,(B03):40-42
尽管奥萨马·本·拉丹是美国最想逮获的头号恐怖分子,但他的一生却始终被半真半假的报道所包围。在过去9年中,传记作家彼得·伯根采访了大量本·拉丹青少年时期的朋友、熟人,撰写出了新书《我所知道的本·拉丹:基地头目的口头史》。新书通过对本·拉丹熟人的访谈,首次揭开了这名恐怖大亨的成长之路和鲜为人知的青少年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