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徐培亮 《活力》2005,(6):327-327
隐性采访又称暗访、私访,是指新闻记者隐去记者身份而秘密地采获新闻事实的采访方式。对媒体和受众而言,隐性采访增加了新闻的真实感、现场感,获取了显性采访难以获得的信息和材料,其价值是十分宝贵的。因而在媒体发展越加激烈的今天,隐性采访被引入作为新闻报道的手段也自然成为水道渠成的事。  相似文献   

2.
包丽 《活力》2010,(21):139-139
我国在制定的法律条款时对新闻媒体报道规定的禁区有:国家机密、未成年人犯罪、个人隐私以及商业秘密等。这对于各种新闻媒体新闻报道方式(包括隐性采访)都是适用的。《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中规定:“要通过合法和正当的手段获取新闻,尊重被采访者的声誉和正当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可以理解为不提倡记者隐性新闻采访,  相似文献   

3.
王昀 《活力》2014,(13):46-46
隐性采访,也可称为秘密采访或者暗访,是指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被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近年来,隐性采访手段被新闻记者频繁运用。目前,在我国各种媒介平台上,隐性采访有过滥之嫌。有部分学者认为:只有在无法或不能公开采访,或者在正常采访无法实现预期采访目标的特定情况下,隐性采访才被使用。  相似文献   

4.
陈静 《活力》2011,(7):146-146
隐性采访是记者隐瞒记者身份或采访目的进行的采访,是与公开采访相对而言的,主要指新闻记者不暴露真实身份或是真实采访意图。以偷拍、偷录为主要手段对人事进行的一种非常规采访活动。隐性采访是有特殊使用条件和限制。  相似文献   

5.
牟敏 《活力》2011,(5):191-191
在当前的媒体环境下。隐性采访被广泛的运用。隐性采访能够最大限度地逼近事实真相.突破显性采访环境的封闭性和事实本身的隐蔽性.一针见血的抓住问题的实质,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可视性.可听性,能够吸引受众的注意。使之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特别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通过隐性采访可以获取其他采访手段难于获取的新闻事实.从而更好地实行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6.
黄瑾 《活力》2012,(8):140-140
随着调查性报道的兴起。隐性采访逐渐成为受到记者普遍重视的一种采访方法。但目前人们在“隐性采访”概念的界定上,尚未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有人认为,只要是不暴露记者身份的采访。就都可称为“隐性采访”。也有的人则将隐性采访等同于偷拍、偷录。我们认为,隐性采访是指记者不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和采访目的,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以偷拍、偷录或亲身感受的方式对新闻事实(事件)进行的采访。  相似文献   

7.
谷辰丰 《活力》2010,(8):347-347
一、隐性采访的含义 通常状态下,新闻记者采访都会公开记者身份.表明采访意图.这种采访方式就是显性采访,或者叫公开采访。隐性采访是相对于显性采访而言的。《中国新闻实用大词典》对隐性采访的定义是:“不公开记者身份.或公开记者身份但不道出真实采访意图的采访”。从新闻采访的整体来看,隐性采访是显性采访的重要补充形式,是采访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新闻舆论监督作用的增强,隐性采访这一特殊的采访手段逐渐被各新闻媒体所运用,特别是在一些批评性报道中,隐性采访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隐性采访所引发的关于"侵权"的官司,也常常让电视人苦恼不堪.作为传媒之一的电视,探讨在隐性采访时如何有效防止侵权,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陈磊  蒋成丽 《活力》2014,(10):83-83
本文主要阐述了电视新闻记者隐性采访的必要性,提出了隐性采访存在的问题与采访要求。  相似文献   

10.
董艳春 《活力》2010,(23):66-66
隐性采访,是调查性报道的一种重要采访途径,是记者隐瞒自己的身份或采访意图采用的方法。对于很多被故意掩盖的新闻事实真相的采访。经常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是目前各媒体常用的方法。有新闻同行说,现在采访调查的难度加大,记者越来越像“侦探”和“演员”,为了揭开新闻背后的新闻,需要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然而.这种能够还原新闻事实最原始生态的方法.却是调查性报道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具有积极意义,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1.
吴天飞 《活力》2013,(9):53-53
隐性采访作为新闻采访的一种特殊形式,其实颇有渊源。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新闻记者,很早就已经在实践中运用这种特殊的采访手段来探索新闻事实的真相。近年来。在我国当前特定的情况下,隐性采访逐渐受到了各种媒体和受众的广泛关注,在新闻实践中被频繁采用。这种特殊的采访方式不仅给受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视觉、听觉效果.而且对公众深恶痛绝的社会现象的披露和批判更使受众有痛快淋漓之感,从而赢得了传播者和受众的青睐和欢迎。与此同时.隐性采访在理论界却引发了很多争议。由于隐性采访具有不公开采访的一些特制,因此,隐性采访在实际操作中很容易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记者的诚信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的媒体环境下,隐性采访被广泛的运用.隐性采访能够最大限度地逼近事实真相,突破显性采访环境的封闭性和事实本身的隐蔽性,一针见血的抓住问题的实质,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可视性,可听性,能够吸引受众的注意,使之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特别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通过隐性采访可以获取其他采访手段难于获取的新闻事实,从而更好地实行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13.
董琳 《活力》2014,(7):95-95
不论在国内还是国外,隐性采访早已不是新鲜事,但国内外在对隐性采访研究的问题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在西方发达国家,随着新闻学的发展和法律、法规以及行业自律制度的完善,在新闻采访中隐性采访应用得越来越少,新闻学、法学、社会学和伦理道德学等领域的学者慢慢减少或淡化了对隐性采访的研究,同时,隐性采访在其社会发展进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退出研究焦点范围。  相似文献   

14.
董琳 《活力》2014,(3):94-94
隐性采访作为新闻采访的一种特殊形式,颇具渊源。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新闻记者,很早就已经在实践中运用这种特殊的采访手段来探索新闻事实的真相。近年来,隐性采访逐渐受到了各种媒体和受众的广泛关注,在新闻实践中频繁采用。这种特殊的采访方式不仅给受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视、听效果,而且更加使人对公众深恶痛绝的社会现象的披露和批判有痛快淋漓之感,从而赢得了传播者和受众的青睐和欢迎。但与此同时,隐性采访在理论界却引发了很多争议。为此,笔者以自身从业十年的经历,简单总结了新闻记者运用隐性采访的利与弊。  相似文献   

15.
程世伟  付瑶 《活力》2012,(4):38-38
隐,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隐而不露。所谓的隐性采访.是指新闻工作者在特殊情况下为获取真实情况而使用的一种特殊的采访方法。隐性采访具有不同于公开采访方式的明显特征,即:不公开采访身份、不公开采访目的、不公开采访手段。  相似文献   

16.
在市场经济发展迅猛的今天,新闻监督无疑是一个发现社会问题和清除社会毒瘤的很重要的手段。随着不法行为的隐蔽性和警惕性越来越强,隐性采访以其独有的客观真实性逐渐在新闻采访中占据主要的地位。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国家立法中,还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新闻法颁布,对于隐性采访还没有明确的成文规定。鉴于此,从隐性采访在实体法、程序法的适用标准以及社会司法实践等方面对其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期更好地规范新闻采访者的行为。  相似文献   

17.
程鸿 《活力》2014,(1):30-30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的新闻事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各种新闻媒体不断涌现,这就加快了新闻媒体市场竞争的局势,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情况下,新闻记者到现场采取隐性采访新闻事件方法,获得第一手新闻素材,以其掌握的新闻线索常常是具有真实、鲜活、生动而又能够广泛吸引广大读者眼球的显著特点,常被新闻媒体的从业人员所普遍应用。新闻记者的隐性采访活动,被人们俗称暗访,通常是指新闻记者因实际工作的需要,在不暴露新闻记者身份或扮演其他行业从业人员身份的情况下,采用多种获取新闻信息的手段进行秘密采访的一种采访方式,是新闻记者进一步挖掘新闻事件深度的一种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董琳 《活力》2014,(2):106-106
笔者认为,作为在新闻活动中与显性采访相对的采访形式,隐性采访是新闻工作者依法享有和行使采访权利的一部分,因而有其极深的宪法渊源。 一、表达自由下的隐性采访 表达自由(Freedom of Expression),又称为表现自由,是社会成员所享有的一种综合性的集合权利。“表达”究其本义,是将人们内心的思想、观点等表现、显示、公开出来,为他人甚而社会所知悉、了解。表达自由的内涵就是享有表达自由权的主体,按照法律的规定或是经法律许可和保障,以各种足以表达其思想、观点的方式或借助于各种媒介手段,传递自己的意见、主张、观点、情感等内容而不受任何他人或组织的干涉、限制或侵犯的权利。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隐性采访在广播新闻采访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虽然隐性采访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真实的新闻,然而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也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危机。本文从广播新闻中的隐性采访给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出发,对隐性采访需遵循的原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隐性采访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邹慧颖 《活力》2014,(10):87-87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是了解新闻事实的重要手段之一。那么,如何与采访对象进行良好交流?如何让采访的“场”更具能量?采访前和采访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笔者在学习新闻前辈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在“家事新闻”采写的亲身体会,浅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