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郝兰兰 《活力》2010,(5):57-57
广告界有一句名言:生命在于运动。品牌在于活动。不同的活动、不同阶段的活动,能够创造、创新品牌价值。广播品牌,表现在主持人的口中、在听众的耳中,这远远不够。还要推进到听众的心里。主持人形象、节目形态,频率风格,我们把这些叫做广播的硬广告。  相似文献   

2.
张广玲 《活力》2014,(3):61-61
一、广播新闻现场报道的特点 广播新闻现场报道受到两个方面的制约:一是广播形式的限制,二是现场播报的要求。前者约束了传播者和受众的交流渠道,仅仅通过声音这一种途径来传达所有相关信息,因此对播报记者的传达力具有较高的要求;后者则严格考验了新闻记者对报道现场和新闻内容的把握能力,需要记者对播报主题进行即时的描摹、评述和反馈。因此,对在新闻现场进行报道的广播记者来说,不仅要善于借助周围的声音效果,同时,也要充分发挥自身应变能力,在较短时间内组织一段详尽、形象、生动的现场报告,以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杜雪丽 《活力》2013,(6):109-109
近年来,广播新闻直播报道的形式,越来越多地被广播电台采用,也越来越为听众认可和欢迎。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向受众传播新闻信息成了广播新闻的取胜法宝。  相似文献   

4.
吴媛 《河北企业》2008,(2):12-13
<正>一、旅游节庆的概念界定及其进展节庆活动是指人们根据某节日所采取的庆祝、祭祀或纪念等活动。节庆活动要求更多的创新和文化含量,强调公众的广泛参与。对旅游者来说,旅游节庆是指依  相似文献   

5.
徐妍 《活力》2012,(2):49-49
策划一词最早源于企业.按照哈佛企业管理丛书的定义,“策划是一种运用脑力的理性行为”。而新闻策划则是采编人员对新闻业务活动进行有创意的谋划与设计。策划是广播新闻深度报道成功的关键,其运作的方式是,对现有的新闻线索和新闻资源进行由表及里、由内而外的分析研究,进行有预见性地准备,有目的地挖掘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选择最恰当的时机推出报道,以求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6.
徐妍 《活力》2012,(1):49-49
策划一词最早源于企业,按照哈佛企业管理丛书的定义,“策划是一种运用脑力的理性行为”。而新闻策划则是采编人员对新闻业务活动进行有创意的谋划与设计。策划是广播新闻深度报道成功的关键,其运作的方式是,对现有的新闻线索和新闻资源进行由表及里、由内而外的分析研究,进行有预见性地准备,有目的地挖掘客观事物的新闻价值,选择最恰当的时机推出报道,以求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7.
李刚 《活力》2013,(12):73-73
当前.全油田上下正为“创建百年油田.实现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全面贯彻落实《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纲要》,各单位、各部门也在广泛深入开展“践行纲要在基层活动”。作为一级组织的工会如何更好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为“创建百年油田”提供支持与保证作用是摆在各级工会组织面前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曲雪铭 《活力》2013,(4):158-158
广播广告已成为广播节目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若想突破收听的局限还需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下面粗浅地谈一下本人对广播广告创意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刘四海 《活力》2005,(7):143-144
数学活动作为数学教学的一种延伸与补充,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可代替性越来越明显,它是根据大纲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们已经有的知识、经验,以一种更轻松灵活、动感的方式进行的教学活动。通过这种活动,不但能使学生掌握和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就感。  相似文献   

10.
董洪波 《活力》2012,(23):105-105
在文化多元的今天,戏曲仿佛离人们的生活愈来愈遥远,很多人都认为只有老年人才听戏曲,有关戏曲的电视、广播节目在压缩,戏曲的观众、听众也在锐减.传统戏曲作为中国优秀文化的一部分,其鲜明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色彩缤纷的地方风味汇成浓郁的本土文化特色,在城乡大众中具有深厚的根基和影响力.虽然当前戏曲面临困难和不景气,但笔者认为希望仍在.广播以声音来传播节目,广播电台的戏曲节目编辑,可充分利用广播的优势,主动策划、编排各类节目,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使节目更具有群众性、互动性和欣赏性,为宣传和普及戏曲艺术,培养和提高戏迷水平,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袁月 《活力》2014,(23):47-47
我们知道广播节目是给听众听的,听众能不能听清、听好、听出兴趣来,从中受到感悟、得到启发,是检验节目质量的最根本的标准。内容的关注性,节目的可听性,都关系到能否使听众产生心理愉悦,是诱发听众听下去的内在约束力。如果播出的内容正是听众关心的想知而未知的,听众就会给以极大的关注。好的节目、名牌栏目尤其要具有吸引力、感召力。广播改革使广播走向对向化、专业化,因此,节目自身的定位与传播的受众群体定位要对应,这样才能使节目有的放矢,更具针对性。下面针对广播的优势互补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
<正>专业化办台,是十年来广播行业改革的一个重要话题。美国人托夫勒写的《第三次浪潮》较早预言了电台专业化的大趋势,并且他的预言在70年代成为美国广播的现实。  相似文献   

13.
浅议广播电视大学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4.
姜洋 《活力》2014,(5):49-49
大型栏目的策划制作组织的流程与要点对提高大型栏目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对大型活动类节目进行科学、合理、具有可行性的节目策划,有效提高策划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有效提高节目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侯鹏 《活力》2014,(7):110-110
速度是突发公共事件发生之后媒体之间比拼的关键,谁能够在第一时间传递焦点信息,谁就是新闻战中的最大赢家,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时效性将决定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的成败。本文就广播媒体新闻报道的时效性问题做以探讨。  相似文献   

16.
毛晓星 《活力》2011,(7):193-193
作为拓展市场、联系受众、树立自身品牌形象的一种重要手段,媒体活动的策划已逐渐为国内媒体所看重,并且呈逐步上升趋势。其中,成功的活动策划,确实给媒体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回报和经济回报,而在纷纷攘攘的活动策划背后。也存在着一些理念和实践上的误区,使媒体的一些活动不能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17.
在农业信息化的今天,广播以其独特的信息优势致力于中国农村发展,全国从上至下纷纷开办对农广播或对农节目。然而,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下,对农广播节目要不断扩大影响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就必须顺势而为,及时改进传播理念、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不断寻求突破路径。尤其在当前的城镇化浪潮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对农广播节目更要根据农村听众对信息需求的变化适时调整节目结构,增加指导性和针对性强的内容,以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广泛互动,并为“三农”提供更贴切的媒介服务,以此来提升对农广播节目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刘逸卿 《活力》2011,(8):186-186
广播要想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新闻的影响力度,就应该吸纳电视等媒体之长处,弥补自身之短处。把广播新闻里的听觉传达通过文字、音响、声音等元素用现场报道的形式传达给听众,使广播新闻显得更加立体,更加生动。  相似文献   

19.
广播新闻现场直播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末期以来,获得较快发展。综观国内各广播电台组织的新闻现场直播,多取材于受到关注度较高、有较广泛社会意义的重要题材。对这样的题材进行大时段、大容量、多方位、多媒介的现场的、集中的报道,其新闻价值、社会影响力显然是其他许多广播手段所不可比拟的。现场直播报道是报道和播出同步进行的,可以说,新闻现场就是“直播室”。在这一“直播室”里,记者事先只能有一个大致的安排,不可能让现场发生的一切都按自己的采访意图发展。尤其是一些比较重大的事件,场面比较大,可能发生的情况很多,有时甚至会出现事先预定的报道方案因种种原因不能如期实施的情况,因此现场直播报道的记者应该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灵活应变能力大致地讲由三个方面组成。一是不被干扰。在现场直播报道中,记者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采访工作,处在现场“表演”的情景之中,肯定既会招来众人的目光,又会引来许多围观的群众。这时记者的应变能力就表现在能够排除干扰,克服困难,按照自己的采访意图发展,使自己的采访达到目的。二是处变不乱。有些新闻现场极易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有时甚至还很混乱,这就要求记者要具备稳定的心理素质,做到处乱不惊,排除干扰,头脑清醒,按部就班地完成自己的采访任务。三是随机应变。由于新闻现场情况千变万化,不确定成分较多,现场记者必须要有反应灵敏的现场应变能力,能对现场出现的各种情况应付自如,对于没有预料到的情况,能迅速果断地做出判断,不得已要舍弃原有计划的只能舍弃,该弥补的计划,果断补救,有时甚至要作出必要的“救场”措施,保证直播报道任务的完成。在现场直播报道中,记者不能忽视现场音响的强大作用,记者的运用音响能力也是现场直播报道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广播新闻是以传递信息快、节目容量大吸引着听众,要做好广播新闻节目,新闻编排是关键所在。广播新闻节目编排是一门艺术,随着网络、手机短信、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的涌现,广播新闻节目编排也面临挑战,呈现出一些新趋势。好的编排应当展现节目鲜明的主线、清晰的层次、顺畅的串联、丰富有效的信息等等,可以增强广播新闻节目的可听性、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境界。本文就此问题从多方面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