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煤炭资源实行有偿使用,已为大势所趋,这将成为合理科学地开发利用资源、提高资源效益,促进企业公平竞争,缓解财政困难的重要手段.煤炭资源的资产问题、产权问题、价值问题、核算问题和产业问题也越来越为各方面所关注.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煤炭市场的合理竞争 ,必须从问题产生的根源上入手 ,釜底抽薪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分析、解决煤炭行业所面临的问题。1 实行资源的资产化管理。我国宪法规定一切资源归国家所有。但是在实际开采过程中却没有得到彻底的贯彻和执行。对煤炭资源 ,从理论上讲应该实行资产化管理 ,而现行的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不能合理反映煤炭资源的实际价值。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措施 :①制订相应措施 ,加快煤炭资源市场化管理的进程。市场经济体制下要求资源通过市场进行配置 ,以促进资源的合理使用 ,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实施的办法是 :…  相似文献   

3.
煤炭资源和其他一切矿产资源都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加强对煤炭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高煤炭资源的回收率是煤炭工业管理上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实行资源开发方面的战略管理,必须引起全行业和全社会的重视.一、煤炭资源开发当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国家如何管理煤炭企业③煤炭资源管理、租借和定价煤炭科技信息研究所王庆一1.管理法规。在美国,联邦政府对全国煤炭资源进行管理。国家资源保护委员会控制煤炭资源的使用。1920年,根据《矿物租借法》,开始出租联邦政府拥有的埋藏煤炭资源的土地。目前,...  相似文献   

5.
关于煤炭市场运作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对煤炭市场运作的宏观调控对策1 对煤炭资源开发进行调整。为了减少煤炭资源的浪费与破坏 ,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有限的煤炭资源 ,控制煤炭市场的供求平衡 ,较好地解决煤炭开采企业间因资源优劣不同所引起的不平等竞争问题 ,国家应通过煤炭资源采矿权有偿出让 ,配合采取包括经济、行政和法律等多种调控手段配套使用 ,对煤炭资源开发和煤炭市场运作进行宏观调控。有偿出让的费用高低主要根据资源的综合条件 ,即地理位置、开采条件、煤种煤质等确定 ,最终成交还要通过买卖双方协议、招标投标和拍卖等公平竞争的方式 ,完成对煤炭资源采矿权的…  相似文献   

6.
《煤炭经济研究》2006,(11):92-92
11月16日,国务院召开深化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深化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落实矿业权有偿取得制度,建立健全矿山环境治理、生态恢复和安全生产责任机制,合理调整资源税费政策,加强资源开发管理和宏观调控,促进煤炭资源合理有序开发和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7.
市场信息     
政策法规国务院要求深化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11月16日,国务院召开深化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要深化煤炭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落实矿业权有偿取得制度,建立健全矿山环境治理、生态恢复和安全生产责任机制,合理调整资源税费政策,加强资源开发管理和宏观调控,促进煤炭资源合理有序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曾培炎指出,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整顿和规范矿业秩序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地区经济…  相似文献   

8.
在当今世界资源日益短缺、环境逐渐恶化的情况下,合理地使用煤炭资源,正确评价煤炭资源的价值对于加强煤炭资源管理、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将煤炭资源的真实成本纳入国民经济帐户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边际机会成本定价模型1边际机会成本理论。边际机会成本(M...  相似文献   

9.
从可持续发展战略出发制定我国的煤炭资源政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我国煤炭资源政策的建立与发展1 我国煤炭资源法律沿革。新中国成立后至上世纪 80年代初期 ,有关矿产资源方面的法律尚不健全 ,涉及煤炭资源的规定包括 :195 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业暂行条例》 ;196 5年 ,《矿产资源保护试行条例》。改革开放后 ,煤炭资源开始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 ,这段时期颁布的法律法规主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2 .煤炭资源开发政策分析。上世纪 80年代以前 ,煤炭资源开发政策主要有资源无偿使用、大办小煤矿、“有水快流”政策。改革开放以后的煤炭开发政策主要有 :一是有…  相似文献   

10.
我国煤炭企业资源成本目前主要由矿业权价款、矿业权使用费及煤炭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构成。由于制度设计及执行力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煤炭资源成本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国家资源所有权益的维护、煤炭资源的有序合理开发与利用、煤炭企业公平竞争、环境治理及煤炭产业的可持续  相似文献   

11.
基于AHP综合测度山西省煤炭资源利用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煤炭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既是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主要燃料,又是化工生产的重要原料。确保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既是解决我国能源安全问题的途径之一,亦是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一。然而由于技术、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山西乃至全国都不同程度的低效开发利用煤炭资源,不可避免地造成了资源的破坏和浪费。资源与人口、环境和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并成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2.
我国幅员辽阔、资源储量丰富,煤炭资源的储量居世界前列。但是,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重要性认识程度不够,造成了煤炭开采管理混乱,储量管理失调。本文针对煤矿资源储量管理问题简要论述,探讨解决管理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煤在煤炭资源的开发与使用过程中,因开采不当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现象是常见的问题。在实际的煤炭资源开发与使用过程中,需要借助煤化工技术来提高煤炭资源的开发程度和环保程度。自我国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与煤矿行业的发展,各煤化工技术进一步发展,具体表现为S-MTO完成工业转型、煤化工技术试点范围扩大和新型煤化工技术的创新能力提高取得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14.
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新一轮煤炭资源整合,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着山西省煤炭产业长期以来行业集中度低、小煤矿大量存在的局面。在肯定其效果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煤炭资源整合过程中存在采矿权评估作价、煤矿产权以及关闭标准等问题;而整合后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社会成本比较大,民营资本遭受损失,整合后管理、人才、文化等的融合,整合后可能造成行业垄断以及配套措施的跟进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李学祯 《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12):177-177,180
要想使矿井开采寿命最大限度延长,煤炭资源回收率的提高是必不可少的.影响煤矿资源回收率的问题主要来源于地质方面、资源管理方面、开采方式和资源监督机制等,本文主要分析煤矿资源回收率等问题和其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矿区环保费用是指保护和治理煤炭资源开发污染和破坏矿区环境所支付的各项费用,包括防护、治理和管理三方面的费用。其中,防护费用是指煤炭资源开发、污染和破坏矿区环境,增加防护措施而支出的费用,如矿区塌陷区村庄搬迁费用等;治理费用是指减轻和消除煤炭资源开发对矿区环境  相似文献   

17.
煤炭开采权的期权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煤炭资源开采权的价值进行估价 ,实行有偿开采 ,对于解决我国煤炭资源管理中产权不明晰、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与资源有效利用之间的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一个全新的视角 ,把采矿权看成一种期权 ,从而分析其期权特征 ,研究采矿价值的评估方法 ,给出采矿权评估的期权方法 ,以期为煤炭等资源开采权的估价提供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一、采矿权的期权特征1 矿业权。矿产资源正如王全生在文中[1] 所述 :“矿产资源存在在静态空间里 ,只能够以货币形态来反映 ,它只能是一种潜在的价值 ,如果要实现其价值 ,则必须依靠开发经营者开发经营行…  相似文献   

18.
新疆准东煤炭资源丰富、埋藏浅、厚度大、易开采,但由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财政资金困难,无力出资勘查煤炭资源,长期以无偿划拨方式给企业配置煤炭资源,地质勘查工作由企业出资完成,造成矿业权设置与矿区总体规划脱节。为加快推进解决煤炭开发企业矿业权相关问题,规范和促进地区煤炭行业健康发展,研究提出了准东煤炭矿业权整合方案、整合流程以及对策建议,为新疆乃至全国矿权整合提供参考,对加强资源管理、规范煤炭开发秩序和促进资源合理开发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一、概述 煤炭资源为不可再生资源。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浪费,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煤炭资源是矿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提高资源回收率是所有资源型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区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充分利用好煤炭资源,包含有煤炭资源的勘查、开采和利用的全过程.在勘查过程中,应注意寻找与煤共生、伴生的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在开采过程中,应注意环境保护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充分利用煤矸石、矿坑疏导水等废弃物,变废为宝;在煤资源的使用过程中,要提高其使用效率,充分开发使用价值,如煤电转化、煤液化等等.注重特殊煤种的开发利用,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