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1 毫秒
1.
本科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一直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相较于其他本科毕业生而言,地方综合性大学经济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更为突出。该类院校的本科教育更倾向于教授理论知识,对学生实践锻炼的需求缺乏重视,因而造成其在就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竞争力不强。那么,如何能够将经济学专业的本科生的工作能力与社会要求相对接?如何通过实习来提升本科生的综合素质?本文将对地方综合性大学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实习的就业功能进行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2.
依据会计人才需求和会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会计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与社会需求的矛盾,构建了基于就业的会计动态实践教学体系,探讨了基于就业的会计动态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3.
依据会计人才需求和会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会计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与社会需求的矛盾,构建了基于就业的会计动态实践教学体系,探讨了基于就业的会计动态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4.
会计人才需求调查及对人才培养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会计人才市场需求调查结果显示,会计人才市场对中、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大,企业招聘会计人员时不单纯看重学历。更注重其是否具有实际能力,企业要求会计人才具有综合能力,本科毕业生具有实践能力。从而启示:高校应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完善课程设置,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强对学生会计职业道德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向社会供给符合市场需求的会计人才。  相似文献   

5.
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与高职毕业生截然不同,为了更好地做好本科生的就业工作,对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做调查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本科毕业生就业意向进行了调查分并对我校本科生的职业指导工作提出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6.
英美与我国本科会计专业培养目标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英美高校与我国高校本科会计专业培养目标(一)英美高校本科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AECC)1990年9月在其第1号公报《会计教育的目标》中明确指出:学校会计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训练学生在毕业时即成为一名专业人员,而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名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会计教育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打好终生学习的基础。也就是说会计专业教育应该为学生成为职业会计师做好准备,而不是在进入职业界的时候成为职业会计师。毕业生要想成为胜任的会计师还必须继续学习,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高等会计教育应教会学生为获得并保持职业会计师资格所需的学习能力。作为会计职业起源地的英国,是现代会计理论和实务较为发达的国家,与之相适应,其会计教育一直以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而著称。虽然英国各个大学的会计教育有不同的教学模式,但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是学校的共同目标。  相似文献   

7.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目标,以市场所需要的人才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点。会计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强的应用性学科,为满足其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要求,必须从人才培养目标的高度去认识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构建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切实有效的会计实训教学条件及其内涵建设,以培养社会需要的、能够与实际工作岗位紧密结合的会计人才。  相似文献   

8.
我国本科会计人才素质培养的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我国本科会计人才素质培养面临的社会经济和教育环境,依据相关理论,探讨了会计人才素质的三要素(即职业道德素质、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以及本科会计人才素质培养要确立终身教育、创造性教育以及人本教育理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本科会计人才素质培养的实施思路。  相似文献   

9.
我国本科会计人才素质培养的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分析了我国本科会计人才素质培养面临的社会经济和教育环境,依据相关理论,探讨了会计人才素质的三要素(即职业道德素质、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以及本科会计人才素质培养要确立终身教育、创造性教育以及人本教育理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本科会计人才素质培养的实施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在信息化时代下,为了有效地解决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的社会问题,提升毕业生的专业素质,首先应该在各个地方本科高校内建立相应的"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该教师团队的建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发展,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本科高校的质量。因此,"双师双能型"教师团队的建立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新建民族本科学院的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新的形势和压力,在新形势下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素质,是实现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每年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学生的就业压力愈加明显.引起了社会的高度重视。特殊的是。从各大招聘企业的反馈来看,并不是企业不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而是往往现今本科毕业生的素质及能力。即就业竞争力,不足以满足企业的要求,实践经验不足,故造成职位的空缺,导致就业率下降。本文通过对教育改革政策、企业用人标准的分析,旨在探索出提高本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途径及措施。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会计专业毕业生专业素质状况的问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青 《财会通讯》2009,(2):51-53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当前我国会计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素质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对象包括会计学术界、实务界、非会计专业管理人员和会计专业学生等。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会计毕业生的专业素质状况与会计职业素质需求之间存在着差距,其中职业道德素质、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技能方面差距尤为显著。认为大学会计教育迫切需要以会计职业的能力素质需求为导向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企事业单位对于会计人员的理论知识、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多数毕业生在走向工作岗位时,会计知识的储备仅停留于理论层次,缺少实践操作能力,不能很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因此,高校的本科会计专业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从现实来看,高校本科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现状仍旧存在实践教学缺位、校内外的实践教学资源匮乏、实践教学考核标准不健全、实践教学结果不理想等问题,以就业为导向的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随着普通本科院校的扩招,毕业生数量的急速增加,而社会需求较少,加之相关体制改革等各方面因素,出现了供需结构矛盾的现象,本科生无法在就业的道路上一帆风顺,这成为国家、社会及家庭的沉重负担。随着社会各大中小型企业对毕业生能力的重视,很多本科毕业生迫于压力,选择到高职学校进行回炉深造,来满足社会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陆源  屈振辉 《企业导报》2014,(14):58-60
湖南女子学院作为一所女子学院,学生因性别结构单一,面临着更多的女性就业问题。同时,随着我校2014届首批本科生毕业,又产生了更多的就业问题。本文详细分析和研究了我校2014届本科毕业生的学历、专业、性别等因素与其就业率、就业形式、就业地域及就业单位性质之间的规律;对比了我校2014届本科与专科毕业生就业情况以及与湖南省往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和研究了我校2014届本科毕业生分专业升学情况,以及造成我校自主创业率低的原因,同时给出了相关对策。上述分析和研究将对我校今后本科毕业生就业工作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关于我国会计专业毕业生专业素质状况的问卷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当前我国会计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素质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对象包括会计学术界、实务界、非会计专业管理人员和会计专业学生等。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会计毕业生的专业素质状况与会计职业素质需求之间存在着差距,其中职业道德素质、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技能方面差距尤为显著。认为大学会计教育迫切需要以会计职业的能力素质需求为导向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8.
一、加强会计实验教学是会计人才就业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经济管理类综合性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近年来,会计专业毕业生呈现出就业难的情况。究其原因,学生在校时接受的实战训练太少,接触的企业会计实际业务、实际案例太少。这就决定了会计教育必须要在学生的能力上、素质上下大功夫,要让学生在参加工作之前,在学校会计实验室进行会计岗位的“实战演习”,进行各种经济业务的处理和会计核算。加强会计模拟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9.
我校2004年首次提出的会计学"A"型人才培养模式,已培养出两届本科会计学专业毕业生,本文通过对实施不同培养方案的两组会计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数据汇总比较和分析,发现按照"A"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的本科会计学专业人才基本实现了最初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学生个人从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有了不同于传统培养模式的全方位提高,人才培养特色突出,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及用人单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会计本科教育考核模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我国会计本科教育考核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要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和以实践为标准的会计本科教育考核模式,以培养符合市场要求的会计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