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该修正案一方面将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机构"弄虚作假"首次纳入刑法定罪量刑,另一方面对刑法原有的"污染环境罪"的适用情形提高了处罚档次,同时还补充了在自然保护区非法建设、非法引入外来物种两类新的犯罪。这些重要修改值得各级生态环境部门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金融证券市场还不成熟,"老鼠仓"这种背信行为时有发生,严重地破坏了金融证券市场秩序,给投资者造成巨大的损失,在<刑法修正案(七)>出台之前尚未有针对此类行为的规定,因此无法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追责任,只能以行政处罚了事.2009年2月28日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七)>对证券、期货交易中的"老鼠仓"行为给予了重点关注,将"老鼠仓"上升到犯罪层面进行打击,对于规范金融领域证券期货交易,保护证券投资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也表明了立法层规范证券金融市场秩序的决心.  相似文献   

3.
试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理解与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自设立以来即在多个方面存在争议,其在客观方面的表现、举证责任、法定刑等方面充满争议.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首次审议刑法修正案(七)草案.据悉,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最高刑将可能由五年提高到十年,但即便如此,仍未能解决上述的诸多争议,因此,本文试图就该罪的客观方面、举证责任,法定刑等方面展开论述,以理清理解与适用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时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经济师》2015,(12)
我国之前的刑法对于使用虚假诉讼活动的规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对那些妨害司法的行为进行有效的打击,我国于2015年1月对刑法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对于虚假诉讼行为对司法活动造成的妨害规定了一定的惩罚措施。刑法修正案(九)规定,虚假诉讼案件应该独立成罪,虚假诉讼的行为被上升为刑事案件。虚假诉讼犯罪的方式有虚构事实以及隐瞒真相两种。在当前的司法体系下,通过对虚假诉讼罪的处理对妨害司法的行为进行一定的制裁。文章通过分析虚假诉讼入刑的立法理由,解析刑法修正案条文的分析,来探讨刑法对于虚假诉讼犯罪的规制。  相似文献   

5.
《商周刊》2013,(13):16-19
6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实施。这是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对刑法规定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完善后,首次对环境污染违法行为认定进行细化,比如环境污染致30人以上中毒将追刑责。  相似文献   

6.
最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2次会议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六)》对危害金融机构资金安全的犯罪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其中对骗取贷款造成损失的行为新增了一个条款并规定为犯罪,笔者拟从分析其犯罪构成的基础上探讨与贷款诈骗罪的异同,并就侦办工作谈些思考和建议。一、骗取贷款罪的概念和构成要件《刑法修正案(六)》第十条规定,在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后增加一条,作为一百七十五条之一:“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  相似文献   

7.
刑法修正案(四)对我国刑法中的有关植物资源的犯罪进行了较大的修改和完善。它不仅弥补了刑法在此方面立法的不足,还为有效保护植物资源尤其是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资源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是切实落实我国有关植物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和履行有关国际义务的重大举措。对此,有必要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8.
令人瞩目的积极效应 1999年8月30日,瞩目已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独资企业法》,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上投票通过后,立即引起世人的广泛关注,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 (一)有利于推动私营企业的更快发展。我国私营企业的发展已掀起几轮高潮。1988年4月,全国人大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增加了“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  相似文献   

9.
轻刑化说混淆了轻刑问题在中外不同的法律前提,脱离我国实际,抽象地论说轻刑化问题,所持理由无法令人信服。事实上,从刑法体系与现实的关系上论,并与外国刑法体系内容相比较,我国刑法体系并不呈现重刑化倾向。因此,认为轻刑化是刑法修订大趋势的观点是对《刑法修正案(八)》内容的误读;《刑法修正案(八)》较好地体现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精神实质,显示出我国刑法改革的方向与趋势在于在刑法不断严密化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犯罪态势,适时变迁刑罚,做到刑罚轻重有度,宽严适中,不偏于任何一极。  相似文献   

10.
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 (即自然人 )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首创于 1799年的英国。此后 ,西方许多国家相继开征个人所得税并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开征的税种。我国最早最完整的第一部个人所得税的法律文件 ,是 1980年 9月 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随着改革不断深化 ,该法不断地充实完善 ,1999年 8月 30日 ,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 ,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案。此即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法。我国个人所得税法…  相似文献   

11.
阮积嵩 《时代经贸》2011,(16):52-53
《刑法修正案(八)》已经于5月1日起实施,刑法的这次修正是历次刑法修正中幅度最大的一次,对总则内容做了较大程度的修改是这次刑法修正最大的特点,而由于此次修改的内容比较多,对某些犯罪主体犯罪的心理成本势必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表现为有的犯罪心理成本增加了,有的降低了,而犯罪的心理成本是犯罪主体实施犯罪的重要因素,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情境下,对犯罪的心理成本进行研究,有助于认识本次刑法修正之后的某些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社会出现了大量的医疗腐败现象,而医生利用开处方收取药商回扣则是最典型的医疗腐败行为之一.对于医生利用开处方收回扣行为在刑法上如何定性则是一个极有争议的问题,学术界时此众说纷纭.作者在综述并评析了各种观点之后,结合<刑法修正案(六)>的规定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相似文献   

13.
韩宇 《经济研究导刊》2014,(15):293-294
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对于新中国社区矫正事业的发展而言,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修正案首次在国家法律中明确规定要"依法实行社区矫正"。这说明,从2003年开始试点的社区矫正工作,正式确立为一种法律制度。然而这个新的制度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就是其中之一。由于未成年犯罪自身的特点,对待未成年犯罪一直贯彻"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因此实践中未成年犯罪人大多被判处缓刑、管制等非监禁刑,缓刑、管制等非监禁刑是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重要执行程序,对于帮助未成年人改掉恶习,重新做人以及节约司法成本,预防再次犯罪等方面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天颖 《广东经济》2016,(14):257-258
《刑法修正案》(九)修订的一个重大动向就是预备行为的实行化.立法上将刑事处罚的规定前置到犯罪预备阶段是出于刑事政策上必要性的考虑,如此规定无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司法实务中对于重大法益的保护问题,但是在刑法教义学层面却备受质疑,也无法消除在法理上和法教义学上对预备行为实行化处罚依据的正当性之争.  相似文献   

15.
叶青 《时代经贸》2011,(18):201-201
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简称“个税法。)将于9月1日起施行。根据改革内容,笔者认为此次修正案只能称之为“个人工薪所得税改革”,其余的征税项目,基本耒纳入这次调整范围。鉴于我国个人所得税目前征管存在的问题,改革应该从提高免征额、促进公平、体现地区差异、综合与分类相结合征收等各方面进行金方位改革。  相似文献   

16.
张清 《新经济》2005,(7):64-65
由于美国不遵守世界贸易组织(WTO)关于对伯德修正案(ByrdAmendment)的裁决,欧盟成员国从今年5月1日起对美国部分出口欧洲的产品实行贸易制裁,这是欧盟在与美国就废止伯德修正案所进行长期努力失败以后所作出的报复性举动。  相似文献   

17.
8月30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决定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的比例税率。开征之事尘埃落定,但种种议论却始终未平。为此,本刊刊发此文,从不同角度对开征利息税的原因、意义作一番剖析。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刑法修正案(八)对累犯制度进行了修改,彰显了立法的文明和进步,其中关于未成年人能否构成特殊累犯留下了讨论空间。立足于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发育特点,分别从体系解释和比较解释、报应和功利的角度,提出特殊累犯犯前罪时应年满十八周岁。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缓刑制度的一般刑法价值分析为视角,结合刑罚制度在现代世界范围内刑罚轻缓化、刑罚执行非监禁化的变革趋势,针对我国《刑法修正案八》对缓刑制度的最新变革和发展,从制度变化所体现的刑法价值层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以期助益于国内刑法研究和实际部门的司法适用活动。  相似文献   

20.
利息税来了     
柴今 《资本市场》1999,(10):25-28
<正> 8月30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恢复了对居民储蓄利息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依照这项修正案,国务院将对征税时间、对象、税率以及具体征税办法作出规定。对存款利息征税,是国际上大多数国家通行的做法,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有这方面的规定。我国早在1950年的就颁布了《利息所得税条例》,规定对存款利息要征税。1980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个人所得税法和1993年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都把利息所得列为征税项目。只是针对当时个人储蓄存款数额较小,市场物资供应比较紧张的情况,为鼓励储蓄,控制消费,才对储蓄利息所得作出了免税的规定。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储蓄存款利息是征税还是不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