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扶贫产业品牌化在精准扶贫行动上,国家电网公司立足支持扶贫产业发展、助力贫困地区资源优势转化,有效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能力,推动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定位"建设一个基地、创建一个品牌、闯出一片市场、带动一方百姓"的扶贫目标,建设特色产业基地,打造特色产业项目,形成"公司+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形成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生产,提高扶贫产业的价值创造。  相似文献   

2.
<正>国家电网在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全面推进产业扶贫,创新方式方法,着力激发内生动力,开展"造血"扶贫,形成"公司+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国家电网把产业扶贫作为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助推贫困地区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变;强化贫困者的主体意识,实现扶贫扶志与扶智并举,激发其脱贫动力;助推贫困区产业品牌化,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当前,国家脱贫攻坚已经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国网阳光扶贫行动"也进入关键时期。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兰陵县供电公司(以下简称"兰陵县供电公司")科学规范管理,统筹省市公司农网改造资金,利用国家农村扶贫政策,通过定点光伏扶贫、国家光伏扶贫项目接网、村村通动力电"、井井通电"、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等工程,重点对贫困地区农网进行改造升级,助力贫困地区脱贫。  相似文献   

4.
在三年脱贫攻坚战中,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充分发挥驻滇央企的表率作用,以满足云南贫困地区和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电力需要为出发点,秉承南方电网公司"精准、质量、长效"的扶贫工作理念,坚持精准施策,全力以赴推进定点扶贫,让精准扶贫变"输血式"为"造血式",以实实在在的扶贫工作成效体现驻滇央企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5.
<正>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决策部署,将贫困地区电力设施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先导工程",同时实施产业扶贫,加大扶贫对象的"造血"功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青海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编者按2016年以来,广东电网按照"十三五"规划目标,加快贫困地区农村电网改造升级,以解决电压不达标、结构不合理、不通动力电等问题,作为电力扶贫的切入点,加强贫困地区农网改造升级。广东电网公司要求所属各供电企业确保贫困地区农网改造升级与地方党委、政府扶贫工作要求相适应,与贫困县脱贫摘帽时间要求相适应,与实现公司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工作目标要求相适应,要及时开展涉及扶贫的配套电网项目的立项、建设工作。在补齐贫困地区供电服务短板方面,广东电网公司将规范化建设工作作为推动县级供电企业补强短板、助力公司创建"两精两优,国际一流"电网企业创先的主要抓手和加强农电管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云南电网公司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云南省的扶贫工作,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助力脱贫,聚焦贫困地区,围绕云南省"十三五"脱贫攻坚和区域发展等专项规划,通过建设配套电网、定点帮扶、产业帮扶、捐赠等方式助力云南扶贫脱贫,有力支持了贫困地区的发展。"十二五"期间,云南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累计投资159亿元开展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网改造升级工作,主要涉及4个片区86个贫困县(不含保山)110千伏及以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云南电网德宏供电局持续加大抵边村寨配网投入力度,优先满足贫困地区电力行业扶贫项目需求。在此背景下,铜壁关供电所着力提升贫困地区供电服务水平,全面满足抵边村寨人民群众高质量、高智能化用电需求,改善了边疆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解决了贫困地区农村供电"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纵观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扶贫工作的整体情况,以2012年为分水岭,大致可以分为发展减贫与精准减贫时期。发展式扶贫以改革开放后城乡经济的快速增长为支撑,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促成了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大幅度减少;精准扶贫以一系列扶贫模式的创新为抓手,注重扶贫资源的使用效率,针对性解决了不同地区不同人口的致贫原因,并帮助其建立了良性运转的经济发展模式,促成全国范围内绝对贫困的全面消除。  相似文献   

10.
<正>光伏扶贫是政府精准扶贫项目之一,将光伏发电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体现了"绿色发展"新理念,利用光伏产业服务"三农",能够加快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脱贫步伐。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即户用型光伏并网系统,它可与建筑物结合形成屋顶光伏系统,通过设计可以降低建筑造价和光伏发电系统的造价。在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中,白天不用的电量可以通过逆变器出售给当地的公用电  相似文献   

11.
正山西省是全国光伏扶贫首批试点省份,2015年以来省委省政府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强力推进项目实施,光伏扶贫已成为深度贫困地区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保障深度贫困人口持续增收、稳定脱贫的重要途径。山西省光伏扶贫的主要做法得到国家能源局和国务院扶贫办的肯定,国务院扶贫办刘永富主任肯定指出:"光伏扶贫从这里起步,在全国推广。"国网山西电力作为光伏扶贫项目的参与者、建设者,全面落实国家和省政府光伏产业扶贫开发政策,认真履行央企扶贫责任,全面完成光伏扶贫发电  相似文献   

12.
从国家电网公司近三年扶贫攻坚工作的部署与实践情况来看,发挥行业优势,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架好线、铺好路是其"硬核"之举。据了解,2016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累计安排投资64 4 4亿元用于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特别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电网建设投资连年增加,在大大提高贫困地区供电质量、降低电价的同时,更是为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腾飞奠定了硬件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贵州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将精准升级农村电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有利于提升电力普遍服务能力,提高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促进贫困地区发展,为"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持。自2016年2月国家部署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作后,贵州电网公司迅速行动,编制工作方案,计划在"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加大农网改造投入,在全面解决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低、电压稳定性差等问题的同时,将精准升级农村电网与精准扶贫相结  相似文献   

14.
<正>一、推行集中"歼灭战"管控模式的背景(一)国家政策层面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南方电网广西公司"升级农网"战略任务落地的体现。农网改造升级对支持贫困地区脱贫、促进农村消费升级、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拉动投资具有积极意义。(二)农网改造升级任务重、时间紧随着国家加大中央预算投资农网改造升级力度,近两年广西电网承接的农网工程较以往大幅增加。其中2015年下半年  相似文献   

15.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指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现阶段的精准扶贫不仅是一般意义上针对贫困人口的扶持,更是对过去扶贫脱贫工作的总结、提升与创新. 今年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谈到,“深度贫困地区的区域发展是精准扶贫的基础,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度贫困地区要改善经济发展方式,重点发展贫困人口能够受益的产业,如特色农业、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业和服务业等”.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而集"老、少、边、山、穷、库"多种困难于一身的广西,更是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当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正在推动广西发生一场历史性巨变,全区上下扎实推进扶贫工作,精心组织特色产业发展,产业扶贫工作亮点纷呈,得到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充分肯定。国家农业  相似文献   

17.
<正>自国家开展光伏扶贫项目以来,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在光伏扶贫道路上始终坚持自主探索,并不断创新光伏扶贫模式,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为实现精准脱贫、脱贫后不返贫的目标而奋斗努力。协鑫集团自主开发的"鑫扶贫"模式在多年扶贫电站开发历练的实践运用中不断升级和完善,最终实现了让光伏扶贫点亮脱贫致富路,用绿色能源产业振兴美丽乡村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18.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四川省委和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决策部署,牢记初心使命,把服务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紧密结合全省"四大片区"、"五大扶贫工程"等战略部署,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全心全意推动贫困地区电网建设和定点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9.
正电力扶贫从送米送面、打扫卫生到政策扶贫、产业扶贫,走过了近20年。因电力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它的参与,盘活了各地的扶贫资源,在助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道路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这边的电力扶贫工作很早就有了。那时候也不叫扶贫,叫送温暖。也就是逢年过节的时候,给村里的五保户、军烈属家庭送点米面,再帮助他们打扫打扫卫生。"扎根太行山区,致力于山区人民用电服务工作的电工师傅老刘说,"现在不一样了。自从光伏扶贫到我们这边以后,政  相似文献   

20.
医疗扶贫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造成贫困的重要因素。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保障农村贫困人口公平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精准扶贫时期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医疗扶贫方面,国家电网公司送医、送药、送设备,助力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