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以江西省赣州地区为例,分析了地质调查支持服务脱贫攻坚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水文地质调查、特色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灾害地质调查、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地质遗迹资源调查等方面的六大独特优势,从地质调查工作原则、顶层设计、中央和地方地质工作衔接及示范区建设等方面,提出地质调查支持脱贫攻坚的路径:(1)明确支撑服务脱贫攻坚地质调查工作原则;(2)切实做好精准脱贫攻坚顶层设计;(3)统筹中央与地方地质工作,做好有效衔接;(4)做好地质调查支撑服务脱贫攻坚示范,引导企业跟进建立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地质调查工作面临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能源需求结构的变化、区域地质工作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呈加速分化趋势下,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亟待转型发展。文章深入分析了2013—2017年全国和31个省(区、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趋势与格局,在对2025年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预测的基础上,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调查工作需求的变化趋势。结合各省(区、市)在全国的战略定位,以及新常态下全国地质调查工作的要求,文章提出了各省(区、市)地质调查工作的重点领域和转型方向,为"十四五"时期全国地质调查部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地质调查局及相关单位针对赣南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对地质调查工作的需求,在特色农业发展、支撑饮用水安全和保障生产用水、服务优势矿产勘查与开发、绿色矿业发展、特色旅游开发、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等方面,部署实施了一批地质调查项目,取得一批地质调查工作成果,建设成一批示范工程与示范基地并初步转化为经济效益,地质调查工作支持服务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形成行业特色明显的新时期"地质调查+"扶贫模式。下一步需要在绿色矿山、优势资源勘查开发、水文地质、新能源勘查开发等方面继续加大投入力度,推动示范工程与示范基地建设,强化实效,促进老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转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树立大地质大服务理念,顺应地质工作发展形势,主动谋划、抢抓机遇,围绕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开展了一系列地质工作,从人才结构、产业结构、技术装备方面,都已基本具备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地质工作转型升级的基础能力,推动了地质工作的转型升级:(1)围绕贵州发展生态利用型产业,实现地质工作转型升级,包括围绕服务旅游业发展、服务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服务发展天然饮用水产业的转型升级;(2)围绕贵州发展低碳清洁型产业,实现地质工作转型升级,包括服务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服务新型建筑建材产业、利用贵州省地质科技园搭建创新平台实现转型升级等;(3)围绕贵州"青山、蓝天、碧水、净土"四大工程,实现地质工作转型升级;(4)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实现地质工作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5.
新常态下,矿业经济和传统地质工作处于低迷状态。同时,地质工作面临"一带一路"战略等发展机遇。地勘单位需要进一步明确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主动适应新常态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转型升级为主线,走出一条新常态下的转型发展之路。地勘单位转型升级应重点从管理工作和产业发展两个方面着手,以管理工作的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发展,以产业的转型升级保障管理工作的提升。文章以西北有色地质矿业集团为例,介绍了其在转型发展和深化改革方面的探索和实践经验,并进一步探寻地勘单位改革和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科技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力推进地质科技创新已成为地质调查事业发展的必然之势,并对文献资源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提出中国地质图书馆进一步做好文献资源服务的基本思路:资源覆盖要更加全面、人员素养要更加精专、服务方式要更加灵活。同时建议:文献资源服务应紧密适应地质科技创新的要求,搭建集成化的文献资源数据信息平台,构建权威性的信息情报服务体系,打造专业高效的服务品牌,营造创新氛围,完善培养人才、注重激励的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7.
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新时代地勘单位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从地质工作的历史发展、产业性质及当前的工作方向等几个方面论证了地勘单位转型发展应着眼于服务这一发展定位,同时分析了新时代地勘单位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新形势下地勘单位要从转变发展观念、构建服务型地质工作体系、以创新驱动发展、凝聚合力共促发展等方面着手,实现创新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新形势下,地方公益性队伍业务转型是必然趋势,但各省地调院存在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分类改革不彻底、业务能力单一、信息技术落后、技术水平有待提升等问题。文章重点针对地方公益性队伍业务转型提出八个方面建议:(1)地质找矿向清洁能源、关键矿产转变;(2)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与省级政府重要工作融合;(3)支撑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文明建设;(4)推进城市地质工作;(5)服务土地利用规划;(6)发展民生地质,实施防灾减灾;(7)向数据信息化、服务多元化转变;(8)积极开展境外地质工作。  相似文献   

9.
美国地质工作的发展可划分为萌芽与兴起、快速发展、持续发展、转型升级、新发展五个阶段;在发展中,工作目标由追求发展向统筹"资源—环境"转变,主体由非专业向专业、由私人团队向国家队伍转变,范围由逐步覆盖本土向放眼全球转变;地质工作的发展动力来源于国家需求的引领、科技进步的推动以及国际环境的影响。基于美国经验,提出促进我国地质工作转型升级的五点建议:①坚持传统业务"升级";②主动向新领域"转型";③抓住机遇"走出去";④进一步优化地勘单位改革;⑤保障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0.
地质资料成果社会化服务是地质工作主动服务国家经济发展,为规划和建设提供基础地质资料与资源保障的重要体现。曹妃甸区域开发地质环境保障调查评价项目紧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重大工程规划建设需求开展全过程社会化服务的实践经验说明,加强地质调查资料成果全过程社会化服务,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是地质调查工作更加紧密地结合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应进一步加强地质资料成果社会化服务,改进服务方式,更新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水平,为地质调查工作全方位、全过程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面临重要调整,在此背景下我国地质工作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正发生深刻变化,科技创新成为地质调查工作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文章梳理了2017年我国科技创新政策新要求,分析了科技进步对地质调查工作的影响,结合新时期地质调查领域科技创新实践成果和问题,提出建议:一是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的结合;二是深化科技创新与地质调查的结合;三是促进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团队建设的结合。  相似文献   

12.
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是信息产品积聚挖掘与服务机制创新的过程;是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提升地质资料信息服务规模和水平的重要举措.加快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的基本思路是实施地质资料信息服务"211"工程,即夯实"两个基础"、搭建"一个平台"、构建"一个机构".构建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的保障机制要做好以下工作:(1)创新以服务为导向的地质调查工作模式;(2)加强统筹规划;(3)形成投入保障;(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5)形成集群化、产业化的技术标准体系;(6)完善相关政策制度.  相似文献   

13.
文章对河北省近十年地质勘查资金投入、投资结构、行业发展等数据进行分析,河北省地质勘查资金结构深度调整、服务领域持续优化、服务区域发展战略逐渐增强、矿产勘查投入持续优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新形势下,应从全方位支撑自然资源管理、调整矿产资源勘查方向、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拓宽地质勘查投融资渠道、加强科技创新、加强行业监管等六个方面加强工作,保障河北省地质勘查工作和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地勘体制、科技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地质调查工作任务量的增加,天津地质调查中心积极探索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激活现有人才,特别是大区地质调查机构,应积极促进纯科研人才向地调科研人才转型,加强人才队伍的野外地质调查能力建设;以重大地质调查、科研项目和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培养人才;加强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在职培训,培养人才。加强地质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1)拓宽经费来源;(2)增加时间、精力;(3)主管部门给予政策支撑;(4)创造条件,营造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5.
推动地质科技创新,必须实现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的高度融合和紧密结合,推进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一体化是其关键举措。地质调查工作阶段的双重性特点是导致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脱节的根源;同时当前推进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一体化工作中思想观念、项目部署和工作机制方面也存在突出问题。加快推进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一体化的建议:(1)切实树立"地质调查过程就是科学研究过程"的理念;(2)从项目组织实施入手强化地质调查与科学研究一体化工作机制改革;(3)加强既熟悉地质业务又具备科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培养;(4)建立各级层面上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6.
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分开运行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地质工作的一个重要特征.国家地质调查机构主要承担公益性地质调查工作.中国地质调查局应具公益性地质机构的基本特征,是地质调查、研究与信息机构,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政府管理和公众需求提供及时、可靠、公正的地学信息.创建服务型机构,力争尽快进入国际一流地质调查机构的行列是中国地质凋查局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关于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工环地质调查是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它服务的一项工作。本文介绍了建国以来水工环地质工作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三个阶段及近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同时,综合了当前水工环地质大调查中亟待改进和加强的六个方面的问题,并就工作重点提出了三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如何组建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在管理体制、组建的方式方法等方面引起了不小的争论。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的要求,建设省级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应遵循政事、政企分开,地质勘查资源优化配置,基础性、公益性与商业性地质工作相互衔接,省级地勘队伍稳定等原则。省级公益性地勘队伍的主要职责是承担省级基础性、公益性地质调查任务,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地质基础信息资料并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队伍规模控制在600—800人左右,人员设置应以矿产地质、水工环、物化遥、探矿工程、经济管理人员为主。队伍组建应以属地化管理的地勘队伍为主。  相似文献   

19.
<正>发展现代农业,需要人才和技术作为支撑。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围绕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开始探索多种服务"三农"的新途径。自2009年初以来,学院组建科技服务团队,实施睢宁县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海安县科技帮扶工程以及与苏州11个农业示范园区结对的科技提升工程,成效明显。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 ,随着地质工作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国家公益性地质工作队伍建设工作越来越引起各有关方面的重视与关注 ,由大区地质矿产研究所改组改造而成的大区地质调查中心的建设和发展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从新时期国家地质工作新体制建设和地质工作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从六个方面对大区中心在新时期国家地质工作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