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精准扶贫的主要措施包括产业扶贫、金融扶贫、医疗扶贫、教育扶贫、危房改造、社会扶贫、社保兜底扶贫。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扶贫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解决贫困问题、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本文以河北省故城县为例,对金融扶贫策略及发展路径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刘婷 《西部金融》2021,(2):60-62,68
陕西省地跨秦巴山区、六盘山区和吕梁山区三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任务重、难度大.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金融以其独特的优势为陕西省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撑.本文结合陕西省实践经验,从设计乡村振兴专项信贷产品、发挥货币政策工具作用、构建金融政策体系、完善金融服务保障等方面,对下一步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提...  相似文献   

3.
4.
目前,创新金融精准扶贫模式成为金融脱贫的重要战略取向。对于贫困人口众多的河南省来说,研究河南省金融精准扶贫的模式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河南省金融扶贫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并对河南省金融精准扶贫四大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以政府为主导的金融扶贫模式,可获得的金融资源较多,但创新能力不足。第二,以金融机构为主导的金融扶贫模式,资金来源最多,但覆盖面最小。第三,以企业为主导的扶贫模式,自控性较好,但灵活性不足。第四,以社会扶贫组织为主导的金融扶贫模式,能充分利用社会上的资源,但管理机制不到位。本文在对四个主要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在对精准扶贫的基本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化扶贫开发中如何实现精准化目标的基本思路,主张有针对性地开展贫困农民产业技能培训,充分利用当地产业条件扶贫;利用积极有效的财税金融政策,有针对性地促进产业化扶贫事业的发展;健全科学的产业扶贫绩效考核奖惩机制,精准推动产业扶贫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6.
金融精准扶贫一直以来都是各国所关注的重点话题,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致力于探索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途径.发达国家日本推出的农协合作金融模式,发展中国家孟加拉乡村银行小额贷款模式已经帮助这些国家在解决贫困人口资金短缺的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我国也在积极探索金融精准扶贫的新模式,宁夏"互助资金"金融扶贫模式、甘肃"双联惠农贷款"扶贫模式都为我省实施金融精准扶贫措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铜仁市整合各方资源发挥金融合力,实施以产业扶贫为主要发展方向的金融精准扶贫模式,强化扶贫产业发展对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带动作用,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梳理了铜仁市金融精准扶贫主要措施,分析了当前金融精准扶贫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基于全国九大连片贫困地区的农户微观调研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分别考察了多元化精准扶贫的政策营销与政策执行对贫困地区农户政策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精准扶贫的政策营销能够有效帮助贫困地区农户深入理解相关扶贫政策并提升其政策满意度;(2)精准扶贫政策的精准执行亦是农户政策满意度的另一个重要促增因素,具体体现在精准识别、"五个一批"等多元化扶贫政策的实施以及贫困退出机制等三方面;(3)总的看来,贫困地区农户对精准扶贫政策基本满意,而精准扶贫的政策营销与政策执行对不同群体的政策满意度影响具有异质性。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是国家扶贫攻坚的重点地区,本文通过分析河南省金融支持农村精准扶贫的实践、存在的困境及成因,得出目前河南省金融支持扶贫机制力度不够、金融扶贫针对性欠缺、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政策有待弥补出台,尤其是保险支持机制极度不健全等,针对性地对河南省金融支持农村精准扶贫的对策措施进行论证,找出河南省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有效办法、给出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基于全国九大连片贫困地区的农户微观调研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分别考察了多元化精准扶贫的政策营销与政策执行对贫困地区农户政策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精准扶贫的政策营销能够有效帮助贫困地区农户深入理解相关扶贫政策并提升其政策满意度;(2)精准扶贫政策的精准执行亦是农户政策满意度的另一个重要促增因素,具体体现在精准识别、"五个一批"等多元化扶贫政策的实施以及贫困退出机制等三方面;(3)总的看来,贫困地区农户对精准扶贫政策基本满意,而精准扶贫的政策营销与政策执行对不同群体的政策满意度影响具有异质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内涵、瞄准机制和政策思考三个维度对精准扶贫做出了阐释。文章着重分析了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相关内涵及其内在逻辑联系;并且对扶贫瞄准机制的演化过程进行了梳理刻画,以史为鉴,瞄准问题,着力解决。政策方面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贫困县审查退出机制、思想教育等方面进行思考调整,以确保我国稳准好地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战略在目标上高度契合、在内容上一脉相承、在实践上纵深递进,两者具有顺承、紧密的内在逻辑。但是,审视两大战略衔接发展现状,发现存在参与主体差异、衔接难度较大,保障机制缺失、衔接运行不畅,扶贫急功近利、衔接动力不足和返贫风险常在、衔接链条脆弱等问题。促进乡村振兴与精准扶贫,需要强化观念衔接机制,重视主体衔接机制,构建保障衔接机制,优化目标衔接机制,完善考核衔接机制,建立预警衔接机制。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不仅是摆脱贫困的关键途径,通向幸福生活的主要通道,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同时还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在扶贫脱贫过程中,必须发挥好教育扶贫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持续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方法鉴定贫困人口存在许多困难,有必要使用大数据的方法来精准扶贫。国内外有不少利用大数据来发现贫困人口的例子。大数据技术可以准确地甄别潜在贫困人口及现有贫困人口,也可用来甄别潜在贫困区域和现有贫困区域,使政策更有效。为实现大数据精准扶贫,需要建立统一的信息网络,采用人机结合和个性化的帮扶等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15.
扶贫必扶智,扶智必扶教育,扶教育必依教师。乡村教师的教育扶贫角色价值体现为其对贫困地区教育贫困信息的精准拥有和教育贫困处境的切身体验。推动"扶教师之贫"与"依靠教师扶贫"的价值共生、构建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贫困信息多元化收集与应用机制、建立家校联系经费投入制度和教师家访的补贴奖励机制,是发挥乡村教师教育扶贫价值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6.
研究精准扶贫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有利于针对性地改进扶贫举措以提高贫困户的满意度。文章基于西藏深度贫困地区1091份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剖析贫困户对精准扶贫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研究发现:西藏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户对精准扶贫的总体满意度水平较高;精准识别、产业帮扶、驻村帮扶、易地搬迁的满意度水平有差异,但都对精准扶贫满意度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中驻村帮扶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精准识别;同时,精准识别、产业帮扶、驻村帮扶、易地搬迁相互影响。基于上述研究,文章提出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期间,要充分发挥激励机制,加强驻村干部的选派,继续做好驻村帮扶;加强对易返贫人口的识别监测以防止返贫;妥善解决易地搬迁户的生产就业问题;加强产业帮扶针对性,努力提高产业帮扶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的实践进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党主导式扶贫模式下,基层党建成为引领脱贫攻坚有效推进、如期完成的重要保障.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植根农村社会的治理单位,以其上传下达的桥梁作用与领导引路的核心作用为脱贫攻坚提供政治保证、思想引领与组织依托.以夯实农村基层党建的组织基础、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贫困治理能力、严肃农村基层党组织党风党纪为主要着力点,推进新时代农村基层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的实践进路,将党的政治优势与组织优势转化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胜优势.  相似文献   

18.
精准扶贫中,国家通过多重发包的数字生产机制解决扶贫对象锚定困难以及扶贫效果难以监测等难题,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技术治理异化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重视数据生产而造成数字的悬浮、规避责任而形成应付检查的痕迹管理、强调政府自主性而忽视了社会自主性。本文从“宏观制度—中观组织—微观主体”三重逻辑出发搭建分析框架,以阐释精准扶贫过程中技术治理异化的生成逻辑。研究表明,制度约束、组织推进和主体运作三者耦合造成了精准扶贫过程中技术治理异化的困境。技术治理异化现象侵蚀了基层政府治理的公共性及公信力,应从维护基层政府治理公共性和公信力的角度寻求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9.
扶贫顶岗实习支教的体育专业人培养模式在实践中不断获得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实现了校地资源的优化组合,满足贫困地区对体育教师的需求。由于受助学校教育资源不足,有可能造成实习中的专业不对口,因此,必须合理制定体育专业学生支教活动的程序、标准并严格实施,提高体育专业顶岗实习的效果,使实习学校丰富体育教学手段、获得必要师资援助。  相似文献   

20.
扶贫开发是中央政府实施的为改变西藏落后面貌的一项重要工程.西藏经济的相对落后性和发展的战略重要性决定了西藏扶贫开发与经济发展的逻辑机理是国家主导与地方互动相结合.国家主导主要体现在“对口援藏”上,地方互动则主要包括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特色经济等路径.国家主导与地方互动的扶贫开发模式成效是显著的,无论是“对口援藏”还是西藏的自身探索都取得了公认的成就;国家主导与地方互动的扶贫开发模式尽管还存在援建项目效益较低、当地农牧民参与程度仍较低等缺陷,但其对西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模式还将继续下去.应建立财政预算约束,切实提高援藏项目的效益;变“局外人”援藏为“参与式”援藏,进一步增强西藏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