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方金融》2005,(6):1
今年以来,债券市场的创新步伐明显加快.支持债券市场发展的新政策接踵而来:国债买断式回购、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银行间债券市场金融债券发行、远期交易、企业短期融资券等新的管理办法出台.涉及面涵盖银行间市场及交易所市场。毫无疑问,央行推出的一系列新政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了大量新的债券及衍生交易品种.必将推动债券市场的大发展,从而促进我国金融市场整体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长久以来,我国债券市场尤其是公司债券市场的发展比较滞后,债券市场与股票市场、货币市场之间发展不均衡.这不仅影响到融资偏好和资本结构.降低了公司治理的绩效,也影响金融市场的整体效率.不利于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传导。因此,应该找好债券市场改进的着力点,使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货币市场之间发展更协调与健康。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多层次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发展成绩斐然,但在市场流动性、有效性、投资者权益保护和对外开放等方面都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为科学化促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笔者尝试系统性地搭建我国债券市场质量评价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4.
陈翎 《中国金融》2006,(3):16-18
2005年12月23~24日.由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召开的2006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展座谈会在河北香河举行。来自国家发改委、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有关部门的负责人.部分市场成员,评级机构、发债主体代表与专家学者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一致认为.2005年中国债券市场改革和创新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市场建设成效显著。可以说,中国的债券市场已经步入快速发展轨道.未来几年将进入一个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期。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强烈地感受到,债券市场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5.
如果经济增速下滑至7%以下,在刺激消费的同时,政府应以保障就业为短期目标和促进生产率提高为长期目标,扩大投资支出欧洲仅是暂时安抚了市场恐慌,等待欧元区的将是一个长期且痛苦的调整过程。欧洲金融市场的不安宁不仅直接影响我国出口,金融市场动荡还会改变市场参与者的预期,带来国内股市、  相似文献   

6.
欧元区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欧洲货币联盟设计中的缺陷,欧元区缺乏财政联盟、政治联盟等,在政府债券市场中没有最后贷款人欧元区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欧洲货币联盟设计中的缺陷,欧元区缺乏财政联盟、政治联盟等,在政府债券市场中没有最后贷款人。欧元区批准财政条约和建立银行联盟的大胆举动并没有解决所有的制度性问题,它们是否有效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20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向我们展示了如果经济学家判断错误会出现什么情况。如果把欧元区危机简单判断为  相似文献   

7.
加快完善中国债券市场组织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近些年的努力.中国已经初步形成由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所债券市场、凭证式国债市场和国债柜台交易市场四个子市场组成的债券市场总体格局,而且市场发展较快,已经成为中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重要载体,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债券市场从初创阶段发展到迅猛发展阶段.市场中的各类主体逐渐建立健全,必然要求各个角色重新定位,以适应债市新阶段发展的紧迫需要。  相似文献   

8.
《中国货币市场》2007,(6):F0002-F0002,I0001
6月22日,由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主办,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协办的“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与前景高级研讨会”在上海召开。研讨会主要回顾了以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主的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成就。总结市场发展经验,展望市场发展前景,目的是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人民银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马德伦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  相似文献   

9.
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债券市场的发展是建立有效利率体系、合理的投融资秩序、开展金融创新的基础。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发展速度仍远远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尤其是银行间债券市场,各种制约债券市场发展的弊病依然存在。近年来,在管理部门的推动下,我国债券市场取得了快速发展,债券市场融资规模、参与主体和产品结构逐渐丰富。尽管如此,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债券市场仍是我国金融市场的一个“短板“,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随着国际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融入国际市场已经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0.
银行间债券市场是由机构投资者构成的、进行大宗交易的场外债券市场,是金融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1997年以来,人民银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坚持市场化与规范化原则,按照场外债券市场的模式,促进银行间债券市场规范发展,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参与主体不断增多,交易品种日渐丰富,债券发行、交易方式及债券市场管理水平日益提高,展示了良好的发展绩效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1.
关于我国国债市场发展方向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国债市场,被称为金融市场避风港、金边债券市场与核心金融市场等等.西方成熟市场对国债市场的上述种种描绘与刻画,表明国债市场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债券市场的基石,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开路先锋和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个过程中,交易所国债市场扮演了重要角色.在英国伦敦证券交易所买卖的所有政府公债享有"金边债券"的美誉,纽约、巴黎、法兰克福和东京证券交易所的场内国债市场,也都是国债现货交易所的范例.  相似文献   

12.
在欧洲央行整个货币政策体系中,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处于核心地位。自欧元区建立以来,由于扫除了汇率障碍,整个欧洲市场利率价格已变得高度透明,产生了以EURIBOR为代表的多个货币市场基准利率。该文从多个角度,对货币政策操作与欧元区货币市场基准利率的应用做了介绍,并认为货币政策操作应与基准利率的市场化运作紧密相连,在此基础上,相关金融市场才能真正得以发展。  相似文献   

13.
桑仁兆 《中国外资》2010,(10):38-39
随着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不断蔓延.欧元区国家主权债务同题.已经成为当前全球热门话题。以希腊为首的“欧猪五国”(PIIGS)的主权债务危机正在由金融市场向实体经济蔓延,市场似乎嗅到了2008年秋雷曼兄弟破产时的味道,并且担心全球经济会二次探底。在这种背景,本文将对欧洲债务危机发生的背景、原因及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进一步发展债券市场是发展我国金融市场、扩大直接金融比重的重要任务。如何选择债券市场的发展模式,则是实现债券市场较快发展的重要问题。综观各国债券市场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发展债券场外市场是实现债券市场全面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长久以来,欧元区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货币经济一体化的典范.然而,欧盟统一大市场一直存在着由于成员围经济差异而造成的不对称冲击.此次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发生也从另一个侧面提出了重新审视欧元区金融市场一体化的要求.本文分析了欧元区主权债务市场的特征和不对称冲击对欧元区主权债务市场的影响,为解读当前发生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提供了一个更为全面的视野,并指出市场特征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或转轨经济国家主权债务管理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沈新艺 《财政监督》2011,(10):70-71
企业的债券市场是我国金融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债券市场,能够更好地调整企业的融资结构及其方式,还能够进一步对资本市场进行完善。目前,我国的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股票市场,这种现象影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同时对于有效发挥资本主义市场对我国国民经济的作用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主要对我国的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对我国的债券市场改革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债券市场作为横跨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重要金融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中"重股轻债"倾向明显,导致债券市场发展相对滞后,阻碍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有效性。本文主要阐述债券市场货币政策传导的机理与特征,以及债券市场货币政策传导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提高债券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该文系笔者对英国债券市场的考察.作为欧洲一个成熟的债券市场.英国债券市场容量大、职能分工明确、监管较为规范.英国债券市场的经验告诉我们,应根据市场的特点协调好场内外市场的发展关系.债券发行监管应逐步从实质性审批向程序性审核过渡,要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组织在市场监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金融市场 宏观调控 金融稳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金融市场的直接目的不是促成金融体系的稳定,但金融市场的发展还是有可能对于金融运行的稳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在促进金融宏观调控机制的完善方面。银行间债券市场经过6年多的发展已成为中国金融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力地促进了央行货币调控机制从行政性为主向市场化为主的转换,从而也为央行提供了日益强大的促成金融稳定的政策工具。当然,央行还应从增加货币市场工具种类、完善市场基础设施等方面大力发展货币市场。  相似文献   

20.
8月3日至5日.东盟+3发展亚洲债券市场会议在上海召开。与会者深入讨论了目前的”亚洲债券市场但是议”(Asian Bond Markets Initiative)以及一个发达的亚洲债券市场所涉及的事宜和挑战。《中国货币市场》杂志就此专访了夏威夷大学亚太金融市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卢克(K.J.Luke)特聘金融教授李湘健博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