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
近五年来,蓬溪县卫生局带领全县医务人员团结实干,开拓进取,极大地推动了蓬溪卫生事业的发展。一方面,卫生局狠抓农村卫生“三项”建设,几年来共筹资954万元,新建、改建31个卫生机构,面积近2万平方米;筹资310万元,购置了一批现代化的诊疗设备,两个效益明显提高,每年平均门诊234万人次,住院3.2万人次,预防接种64万人次,业务收入超百万的基层卫生院占乡镇医疗单位的  相似文献   

2.
茶陵地处湘赣边界,面积2500平方公里,总人口57万,辖26个乡镇(场),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和“老、山、边、贫”县。1994年全县财政收入仅4382万元,人平只有76元。1995年开始,我县以建立完整的乡镇财政为重点,大力推行乡镇财政体制改革,不断加强乡镇财政建设与管理,县乡财政活力明显增强。1995年全县财政收入达6035万元,比上年增加1653万元,增长377%,1996年达8092万元,增加2057万元,增长34.1%,增幅居全省县级财政第三名。其中乡镇财政收入由1994年的2240万元增至1996年的5231万元,年均递增52.28%,为全县的改革、发展和…  相似文献   

3.
越鸿 《中国经济信息》2007,(8):F0002-F0002,1
保康县地处湖北省西北部,是一个有29万人、集老少边于一体的高寒贫困县。2002年全县农村人均纯收入不足1500元,农村贫困人口高达13万人。穷则思变。近几年来,该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抓住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搬迁扶贫等工作重点,并将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使全县贫困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2006年。全县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2145元,净增600余元,农村绝对贫困人口降至3.3万人,实现了由贫穷、愚昧、落后向文明、富裕、和谐的大跨越。  相似文献   

4.
万载县人民在经济建设中,以不平凡的努力,作出了可喜的成绩。全县财政累计上交1.2亿余元。近两年,年上缴均1000万元以上。而挑大梁的,则是参与国际大循环的乡镇企业。  相似文献   

5.
做好农村卫生工作,巩固完善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络是根本,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是基础,是关键。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的枢纽,承上启下,直接担负着农村的预防保健、卫生监督、基本医疗、卫生管理等项任务,在农村卫生工作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省老建委与省卫生厅拨款160万元建设十六所老区特困乡卫生院省革命老根据地建设委员会与省卫生厅最近决定,一九八七年拨款160万元用于建设16所老区特困乡中心卫生院,  相似文献   

7.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基层的卫生服务单位,从2004年起,中央和省政府加大了对辽宁省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建设资金投入。据统计、2005年和2006年两年省级政府投入资金1.7亿元,改造了432所乡镇卫生院,投入资金0.9亿元更新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投入资金1700万元用于农村卫生技术人才培养。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得到改造和更新,医疗条件和医疗环境得以改善,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促进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顺利实施。为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提高农村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水平,笔者对加强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建设的政策和措施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王天骏 《发展》2007,(1):20-21
甘肃省临洮县坚持把发展乡镇企业与扩张县域经济实力相结合,按照"改革与发展并举、质量与效益并重、速度与规模同步"的原则,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以龙头培育为主抓手,以示范区建设为切入点,按照"以建带工、兴商促农"的发展路子,不断深化改革,优化环境,使全县乡镇企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截至2005年底,全县乡镇企业总数达928户,实现工业增加值近8000万元,实现利润总额1.01亿元,上缴税金6400万元(其中上缴本县税金2112万元),全县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中获得收入700多元.  相似文献   

9.
徐克杰 《发展》2014,(2):80-80,82
正庄浪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抢抓六盘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机遇,以改善贫困乡村基础面貌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突出产业开发、基础建设和科技扶贫三项重点,努力开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农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至2012年底,全县农业增加值由2001年的3.05亿元增加到8.08亿元,年均增加0.50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 977元,较2001年增长170.6%;按照原标准计算,全县贫困人口由2001年的15.08万人减少到5.22万人,贫困面由37.4%下降到12.67%。  相似文献   

10.
强攻工业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傅文杰去年9月,江西省委书记吴官正同志在万载视察时,要求万载到1997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到5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00元,财政收入达到1亿元。县委、县政府围绕省委领导同志提出的这一期望,全县上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财源建设有了较快的发展,全县地方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349.6万元上升到1998年的6556万元,年均递增15.78%,年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然而,随着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机制发生的变化,地方财源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农业基础财源不稳,工业主体财源不壮,个私新兴财源不活,乡镇财源逐年萎缩。本文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加快财源建设步伐,提几点对策思考。一、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夯实基础财源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财政的基础财源。农业的丰歉,会直接和间接地反映到财政上…  相似文献   

12.
徐茂如 《发展》2005,(10):76-76
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是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县,也是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自治县成立后,国家和省市领导十分关心天祝县的贫困问题,1983年,将天祝县列入“两西”建设扶持县,1991年.义放列为全省11个少数民族贫困县之一,1993年再次被确定为国扶贫困县:20多年来,天祝县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县粮食总产量由1982年的312万公斤增加到4383万公斤,人均占有粮食由100公斤增加到268.1公斤;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82元提高到1523元;全县农村贫困人口由12.87万人下降到8.74万人,“八七”扶贫攻坚阶段全县有18个贫困乡镇、91个贫困村、1.71万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贫困面由56.6%缩减为40.2%。  相似文献   

13.
姜浩然 《黑河学刊》2011,(9):171-172
乡镇卫生院的建设状况直接关系着整个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广大农村居民的健康。目前,我国乡镇卫生院普遍存在着资金紧张、设备陈旧和人才匮乏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乡镇卫生院发挥正常的功能和作用。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改善乡镇卫生院的医疗设备,提高现有人才的综合素质,并吸引高级卫生人才,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其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推进农村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提高广大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峡江县是典型的农业县,全县有耕地面积26.8万亩,总人口约16万人,其中农村人口12.5万人。农村中经济发展很不平衡,贫富悬殊,差距较大,尤其是近年更为突出。以2005年为例,全县农村人均纯收入上3000元,有的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超万元,不仅在农村建有“安乐窝”,而且还在新(老)县城购置了套房,过上城市人的生活。而全县1.54万贫困人口的人均纯收入只有600元左右,全县2.33万低收入人口的人均纯收入为9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5.
广角镜     
广角镜“中国科技扶贫模式示范推广能力建设”项目正式启动江西省上饶县下大力气消灭贫困,短短五年时间,全县贫困人口由15万下降到41万,农民人均纯收入由849元增加到2163元。10万贫困农民告别贫困踏上了小康路。1993年以来,上饶县抓住国家实施“八...  相似文献   

16.
在乡镇医院体制转型缓慢,经营普遍惨淡,发展陷入困境的关键时期,迁西县罗家屯卫生院坚持人本立院、人才强院、服务兴院、开放活院的办院理念,医院的发展走上了高速路,驶入了快车道,2008年全院收入已突破300万元,群众满意率达到98%以上,实现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双丰收,成为全县基层医院的领头雁。  相似文献   

17.
甘谷县城市居民最低保障制度于1999年12月建立。5年来,保障覆盖面由最初的城市无业居民逐步扩大到集体企业,人数由最初的168人逐步扩大到4919人,增长几十倍,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据统计,在全县28家集体企业中纳入下岗、失业等职工1946人,占全县保障对象总人数的39.6%,月发放保障资金8.2万元。面对企业改制中的各种困难  相似文献   

18.
杨丹 《老区建设》2009,(5):18-20
吉安县地处江西中部、赣江流域中游,是井冈山的前沿地。全县国土面积2117平方公里,现辖11镇、8乡,46万人口,其中农村人口35万。近年来,吉安县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瞄准“建全市一流,创全省强县”的目标,以工业化、城市化为核心,经济建设一年一个新台阶。2008年全县财政总收入超6亿元,居全市第一,列全省第20位。与此同时,我们坚持统筹发展的思路,走以工哺农、以城带乡之路,农业农村不断呈现新的面貌,被国家农业部和扶贫办誉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吉安模式”。  相似文献   

19.
谢文生 《湖南经济》2002,(11):42-43
现状与特点 新化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总人口128.8万,农业人口115万;国土面积3642平方公里,耕地74万亩,山地326万亩,水面36万亩;2001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28.1亿元,农业增加值11亿元。调整农业结构,向结构调整要效益,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全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力求把规模调大,品质调优,链条调长,效益调高,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随着结构调整的不断推进,当前全县调整农业结构已经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阶段性矛盾。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县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拉动县城经济增长的“龙头工程”来抓,以此促进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使乡镇企业在规模、质量、效益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1999年,全县乡镇企业发展到2.7万家,从业人员达到10万多人,占全县劳动力的38.7%;完成增加值7.2亿元,占全县国民生产总值的38.6%,上交税金3193万元,占全县财政总收入的28.6%。 一、抓小城镇建设,促乡镇企业发展载体的改善。抓小城镇建设,我们主要是坚持了“一高三多”的工作措施。即坚持高起点规划,做到“五统一”(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征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