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我国GDP与上证综合指数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协整模型考察了我国GDP与上证综合指数的相互关系.利用最新数据得到的实证研究结果最终佐证了国内一些学者的观点,说明了我国GDP对股市的影响很大,但是股市目前还没有很好地反映GDP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选取2006年11月至2014年4月期间的月度数据为样本,以上证综合指数为因变量,宏观经济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自变量,运用SPSS对各种因素影响上证综指的方向和程度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资金供应和经济因素是上证综指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经济发展因素,最后是物价变动及贸易因素。该研究对国家宏观调控、股票市场管理以及投资者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上证30指数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编制的以从该所所有上市A股股票中选取的最具市场代表性的30个样本股票为计算对象,以各样本股的可流通股数为权数进行加权综合,再与固定的基期值相比较而得到的数值。该指数于1996年7月1日正式发布,是沪市唯一的样本股股价指数。... 相似文献
4.
以中国沪市的风险测量为研究对象,收集了近10年的上证综指每日指数收盘价。在对上证综指收益率序列分布分别作正态分布、卜分布和广义误差分布的假设基础上,分别用GARCH、EGARCH方程来分析和度量沪市的潜在风险和波动性特征,并用返回检验法检验,从而得出了符合沪市波动特征的VaR估值模型。 相似文献
5.
上证50ETF和上证180ETF跟踪误差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证50ETF和上证180ETF无论从指数编制还是从指数特征来看都极其相似,因此本文拟选择上证50ETF和上证180ETF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三种方法,实证分析了两者对其目标指数即上证50指数和上证180指数的跟踪误差状况,并在两者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探讨造成上证50ETF和上证180ETF之间的跟踪误差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上证180指数的成立事件对不同的流动性指标有相反的效果:一方面促进了成分股价差水平和交易信息对称程度的改善,另一方面又促使交易深度水平和交易活跃性的降低。这些流动性效应是由于机构投资者对上证180成分股偏好所造成的,机构投资者增加了上证180成分股的需求的同时减少了供给,导致了交易深度和活跃性的降低。机构投资者作为相对知情交易者,它们的偏好增加了市场的需求竞争程度,从而降低了交易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以及改善了市场价差水平。本文还建议创立上证180指数ETF,因为根据国外的经验,ETF可以有效地增强市场交易深度,从而弥补上证180指数在市场交易深度方面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运用GARCH族模型对即将作为股指期货标的物——上证300指数进行间接实证建模研究。本文使用上证180指数研究上证300指数具有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上海股市股价波动确实存在显著的GARCH效应和冲击持久效应,并存在较弱的杠杆效应;收益率条件方差序列是平稳的,模型具有可预测性,GARCH-M(1,1)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与预测上证180指数。该仿真模型可以较好地实现点对点的长期高精度预测,克服了传统预测模型只能进行短期预测的缺陷。这不仅对于投资者规避风险,开拓利润空间,而且对于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健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风格投资与收益协同性是行为金融学的一个崭新课题.通过构建上证180指数成份股和非成份股投资组合,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对2002至2006年上证180指数成份股调整事件进行的实证分析,我们发现在指数中增加股票后,股票收益的市场风险系数显著增加;反之,从指数中剔除股票后,股票收益的市场风险系数显著下降.这一实证结果表明,我国证券市场上存在收益协同性,而且协同性表现出较强的风格投资特征.因此,风格投资是产生收益协同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10.
吴防德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3,(19):41-41
统计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变动关系中广泛地应用着各种指数,这不仅是因为指数方法简便易行,更主要的是因为指数说明问题全面、深刻。在指数方法论中应主要研究总指数的两种基本形式——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的编制和计算问题。故本文打算从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的基本计算原理、编制原则和方法等方面,谈一些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1.
ST股票是我国上市公司股票中较为特殊的一个群体,在实务和理论界,人们很关注它,并对它进行了比较多的研究。本文主要通过实证方法研究ST股票的涨跌与大盘指数涨跌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它们之间不存在着“跷跷板”关系。投资者不能通过ST股票与其他非ST股票之问的转换来规避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发展综合评价与综合发展指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发展指数(RCDI)的来历及其存在的问题做了初步分析;探讨了科学发展观与发展综合评价的关系,并基于科学发展观提出新的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发展及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尤其强调了社会和谐方面。最后,给出新的综合发展指数的简明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经济中,作为衡量国家经济总量的指标,GDP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GDP只能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情况和人民群众客观生活质量,而不能具体体现人民的生活状况和幸福感觉;幸福指数则能体现人民群众精神层面的发展。文章通过对GDP和幸福指数的解析,结合两者的优势,从而为政府制定宏观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15.
以我国上证综合指数波浪曲线的顶位、底部的时间点为研究对象,利用可公度法分析了自1991年以来上证综合指数波浪曲线的特性。研究发现:上证综指波浪曲线的浪顶、浪底的时间窗口序列具有良好的可公度性特征,可公度法在预测股票市场指数波浪曲线的时间窗口方面具有一定精确性。 相似文献
16.
17.
文章运用综合指数法,对区域经济与社会和谐程度的运行状况进行研究,通过对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状态和社会和谐程度的几个大的指标的筛选,并施以适当的权重,确定出了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综合指数,并用以评价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状态,为实现可持续的和谐发展提供了量化依据,并通过实例给出了某区域经济运行与社会和谐状况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8.
在考察国际资本对股市的影响、汇率的动态变化、国际贸易形势及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状况的基础上,应用协整检验、vAR模型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之后人民币NDF汇率影响我国股市的情况进行了经验研究.结果发现:人民币兑美元NDF一年期汇率与上证综合指数间存在协整关系,人民币NDF汇率的变化是促进我国上证综合指数和恒生指数波动的一大因素;同时,从相互影响程度来看,上证综合指数对人民币NDF汇率的冲击短期内要小于恒生指数,但是长期来说,A股的影响更为显著.这说明国际热钱的最终目的地还是大陆市场,也从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国际游资预期人民币升值的愿望. 相似文献
19.
研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的汇率与股价波动关系,对于中国防范金融风险、完善资本市场和外汇形成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根据股价与汇率因果关系的分类,提出了后金融危机时期人民币汇率与上证股价存在相互因果关系的假设,采用滚动相关分析法对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之间的人民币兑美元有效汇率与上证综合指数之间的关系进行经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和上证综合指数的走势之间存在同期相关,上证综合指数的波动相对于汇率波动超前相关。本文进一步采用Toda-Yamamoto因果关系检验,发现仅实际汇率波动与上证综合指数波动互为格兰杰因果,而实际汇率走势和上证综合指数走势以及二者的趋势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0.
实际波动率——一种更有效的波动率估计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波动率在金融中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实际波动率是近来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日波动率的估计方法,它能对日波动率进行更准确的估计。在使用实际波动率方法中,要注意采样频率的选择,本文对上证综指进行了实证研究,给出了上证综指的适合的日内数据频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