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界领袖》2004,(5):52-53
一个浩大计划的每一步总会迈得很坚实,在计划未完全展现在世人面前之时,你看不到它的玄妙之处——被李乐生定义为“阿波罗计划”的TCL集团发展战略就是这样。只有将前后的事件串联起来,并细细品味,才会发现“阿波罗”的“玄美”和李东生的精明。  相似文献   

2.
《商界领袖》2004,(5):50-52
2004年2月,在证券市场几经沉浮的ST小鸭,最终更名为“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济南卡车股份有限公司”,曾经辉煌的小鸭电器作别了让其心伤的股市。同时,也正式拉开了中国家电业的猴年之旅。  相似文献   

3.
《商界领袖》2004,(5):46-46
长虹、格力、春兰之心路人皆知与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美的集团董事长何享健相比,长虹董事长倪润峰、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副总裁杨绵绵、春兰的陶建幸等一批国有企业高层领导则没有那么幸运。2004年,对于这些企业而言,时间是最稀缺资源,长虹的倪润峰将在2004年度过他60岁的生日、海尔的杨绵绵等人也即将达到“退休”年龄,  相似文献   

4.
MBO实战手册     
《新财富》2004,(9):54-59
“康缘药业”、“美罗药业”MBO的成功,不仅又制造出一批超级富豪来,其更重要的意义是表明了我国MBO在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趋势。上海荣正的王玮栋认为,从今年市场上普遍认可的成功操作的上市公司MBO案例来看,其成功实施有以下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5.
《商界领袖》2004,(5):44-45
TCL集团宣布在深交所上市标志着李东生阿波罗计划的成功,这一举动造就了TCL里面一批千万富翁。在TCL以前,已经有一批企业通过高层管理MBO的成功,或采用股权激励稳定高层的做法,在保证了企业高速发展自々同时,也造就了企业里面~批新贵。在这股浪潮的带动下,美的的方洪波、张河川、下海的原顺德区常务副区长刘知行,创维的张学斌、李鸿安、离开创维创业的杨东等一批新贵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6.
7.
卿智群  范芳文 《商业研究》2004,(20):138-140
MBO(管理层收购)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掀起热潮,但是我国上市公司流通股与非流通股并存,非流通股占比例大(约占65%)等特殊性,所以目前在上市公司推行MBO会造成严重损害流通股股东的利益,使全流通问题更加尖锐。根据我国经济政策、中小企业的特点、MBO的优点,目前MBO适合在非上市中小企业推行,同时应在通过公开信息,引入竞争机制确保MBO价格的合理,重视无形资产评估等方面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8.
争食MBO盛宴     
杨育谋 《市场周刊》2003,(2M):11-12
  相似文献   

9.
MBO作为一种制度创新 ,在企业整合、降低代理成本、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 ,国外的MBO方兴未艾 ,国内的MBO也正悄然升温。我国企业在实施MBO中 ,应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努力创新配套法规 ,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客观看待中国式的MB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梦雯  杨平 《商业研究》2005,24(1):97-100
MBO作为企业杠杆收购方式的一种,曾在欧美国家取得了成功。近几年,在我国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中间,也掀起了一场MBO的热潮。在国内实施的MBO案例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然而目前对MBO或褒或贬都为时过早,有失客观,当务之急应该取客观、冷静、正确的态度,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针对问题、解决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曲线”MBO     
黄华 《中国工商》2004,(4):66-72
一度沉寂的MB0再度粉墨登场.不过.与以往稍有不同的是,MBO此番再度亮相,其名、头前均被冠以了“曲线”两字。从郑州宇客车“曲线”MBO的跌宕起伏终至尘埃落定,到大连美罗药业“间接”MBO毫无悬念的一锤定音,再到紧随其后一长串或公开或隐蔽的“曲线”MBO蠢蠢欲动,一连串“曲线”MBO或称“间接”MBO令人眼花缭乱。  相似文献   

12.
我国MBO暂停探析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3月下旬,财政部出台了《国有企业改革有关问题的复函》(财企便函[2003]9号),明确规定“对采取管理层收购(包括上市和非上市公司)的行为予以暂停受理和审批”。MBO暂停说明了什么?其背后原因何在?以后如何发展?类似问题值得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3.
14.
没有哪个舶来词眼下比MBO(Management buy-out)更深刻地关联着中国经济的转折了。有人把2003年称之为MBO年,游戏已经进行得相当热烈,然而规则一直缺席。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黄淑和11月11日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透露,国资委现在正在研究制定一些MBO(管理层收购)的法规和规章。  相似文献   

15.
张志柏 《商业研究》2006,(17):113-116
上市公司MBO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博弈过程。MBO能否成功取决于实施方、反对方与主管方三者的博弈策略选择,而每个博弈方的策略选择又受其位置、习惯和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中国的上市公司构建了MBO博弈模型,并且给出了该博弈的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依据博弈模型,对伊利股份MBO的失败和鄂尔多斯MBO的成功就有了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6.
MBO暗流涌动     
陈新 《上海商业》2003,(6):46-49
中国证券业协会战略发展部副主任巴曙松曾指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中国MBO的诸多环节存在五种特定的风险因素,即行政风险、定价风险、融资与分红风险、运作风险.收购主体的合法性风险。巴曙松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管理层可能通过某些操作使得上市公司净值下跌,压低收购价格,再通过调账使公司盈利,并通过分红缓解收购带来的资金压力。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刘纪鹏指出,“MBO过程中最大障碍就是低价购买国有股,然后高价套现”。他认为,在全流通问题解决之前,应终止国家股和国有法人股以MBO的方式向上市公司经营管理层转让,以免给全流通问题的解决设置新的障碍。目前上市公司MBO的股权转让价格80%以上低于公司最近的每股净资产值,折价转让普遍。已有的MBO大多以融资的方式进行。另外,实施效果普遍未显现出来,有的公司业绩还出现明显滑坡。今年以来己鲜见有关MB0公告。业内人士分析,这主要是由于随着越来越多公司实施MB0,暴露出来的问题己日益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17.
我国MBO(管理层收购)的实践案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还原MBO     
《商界名家》2005,(2):69-70
  相似文献   

19.
20.
管理层收购(Management Buy-outs,MBO)自上世纪70~80年代起流行于欧美国家,其主要动因是希望有效降低企业代理成本、优化公司治理结构。90年代初期,MBO市场在国外极盛而衰。但作为我国国企产权多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