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之一是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在2014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也要求,全面加强路网运行监测、出行服务等工作,提高公路交通出行信息服务水平。笔者认为,公路交通部门只有基于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型技术,打造"智慧路网",才能高高擎起"服务"大旗,满足公众安全便捷愉快出行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正江苏省徐州市公路网管理与应急指挥中心(简称路网指挥中心)自2010年2月建成运行以来,围绕服务社会的宗旨,追求高标准的行业目标,以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等为特色,积极开展"路网110"服务品牌创建工作,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路网特色服务模式,努力践行"路网调度、应急指挥、出行服务、行政监督、综合值班和热线服务"六项职能。路网指挥中心的管理工作取得了各项荣誉,这些荣誉是徐州路网管理业务工作突出和服务水准较高的真实体现,同时也奠定了"路网110"服务品牌创建的  相似文献   

3.
正"建设路网运行监测与应急处置平台,对我们江西省公路管理局来说,也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江西省公路管理局信息数据中心主任、江西省普通公路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主任龙华春介绍,在社会需要、部里要求、省里重视的大背景下,江西省公路管理局把建设路网平台,作为全局工作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并制定了外出考察、省内试点、总体规划、省市共建、分期建设的发展路线图。  相似文献   

4.
正"十二五"以来,围绕着江西省普通干线路网运行监测应急管理及信息服务等综合管理的需求,根据交通运输部"十二五"发展纲要及《全国公路网管理应急处置平台建设指导意见》,通过"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建设和管理模式,开展全省普通干线路网监测及应急处置平台项目建设,项目共投入1.4亿元。省公路交通部门投入1亿元,11个市共投入4千万元左右,初步建立了省市普通公众路网检测和应急管理的体系,取得了一定的建设和应用成果。  相似文献   

5.
正项目名称:省际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联动机制研究获奖等级:三等奖"通过机制建设执行,有效推动省间联动响应、协同作战和互补合作,大幅缩减跨省大件运输审批时间,提升省界路网通行效率,减小省际突发事件影响范围和财产损失、提高应急物资使用总体效益,加强治超罚收区域一体化协同化科学治理,强化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毫无疑问,这是我国省际路网管理与应急处置联动机制的‘锦囊妙计'。"  相似文献   

6.
正7月24日上午,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以下简称"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兴业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中国光大银行12家银行在京签订了《合作备忘录》。ETC的普及推广是实现不停车快捷收费的  相似文献   

7.
视点 春运     
正湖南联合周边六省召开高速公路春运路网运行研判会2018年12月21日,由湖南省高速公路路网运行监测指挥中心主办的2019年湖南及周边省(市)高速公路春运路网运行研判会在长沙召开。湖南、广东、广西、江西、湖北、贵州、重庆等七省市协同合作,探索七省(市)高速公路协作新机制,总结历年春运经验,共享大数据分析成果,提升路网运行效率。据了解,会议就省际收费站相关收费数据共享(含绿通车辆、黑名  相似文献   

8.
<正>高质量发展对新时代公路发展提出了“更智慧、更绿色、更安全、更便捷”的要求。近年来,徐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路网中心(以下简称“徐州路网中心”)紧跟公众出行新需求、行业发展新趋势,在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和徐州市交通运输局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率先探索开展了一系列智慧服务型公路网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了具有徐州特点、江苏特征的智慧服务型路网体系。  相似文献   

9.
正近日,在北京召开的"车辆运输车治理工作座谈会"上,交通运输部最新公布:7月1日起将全面禁止不合规车辆运输车运行,绝对不会延长过渡期;执法将更加严格,将对驾驶员、车辆、企业实施严格处罚,包括扣分、吊销证件、拘留、联合惩戒等;2018年7月1日后将持续关注车辆运输车市场,建立长效机制,保持管控力度。  相似文献   

10.
正如今,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的公路网基本形成。公路发展的主要矛盾由基础设施不足的供需矛盾,转向了公共服务能力与社会要求不相适应的新矛盾。路网管理成为公路管理的新内容之一。如何实现出行者对美好交通的向往?如何实现提升治理能力及治理现代化的总体发展目标?如何提升路网的运行能力及效率?都需要思考。公路网运行管理的概念和工作,从2009年第一次改革开始,国家高速  相似文献   

11.
<正>江苏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在此交汇,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徐州公路四通八达:北通京津,南达沪宁,西接兰新,东抵海滨,交通枢纽作用十分明显。突出的区域优势和重要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徐州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淮海经济区乃至中西部地区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截至"十二五"期末,徐州公路路网总里程将达1.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10公里,国省干线公路1053公里,农村公路14537公里。面对如此繁密的交通流、信息流,如何保障路网稳定运行,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便捷、高效  相似文献   

12.
高速公路属于收费公路,普通公路属于不收费公路,这意味着"两个路网"建设筹融资需要有新的思路。本文在对我国"两个路网"建设资金筹集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较深入分析和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路网"建设筹资的总体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9月28日,全国高速公路ETC实现联网。对行业来说,这是全国路网运行管理职责范围内第一个真正实现全国联网的业务系统,标志着路网运行管理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公路使用者来说,用户可一卡通行全国,没有了停车、交钱、换卡的麻烦与烦恼。刚刚联网后的高速公路网,就迎来了"十一"黄金周。据交通运输部路网中心的数据,小客车流量突破2亿辆次,占总量的85%以上,同比增长12%以上。总体上说,黄金周路网运行平稳。  相似文献   

14.
正"十二五"以来,江苏徐州路网指挥中心以"智慧公路,智能管理,现代服务"为发展目标,以"路网通行快捷化、养护作业机械化、管理工作智能化、组织体系科学化、社会服务现代化"为主线,着力推进公路网管理与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形成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的指挥网络,注重业务管理,完善创新机制,拓展出行服务,深化区域协作,加强部门联动,创建服务品牌,有力推进了全市路网整体工作的创新发展、精准发展,路网综合管理水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成都铁路局客运路网完善发展,满足西南地区日益增加的客运需求,在分析成都铁路局"十二五"期间客运路网取得成就及铁路建设规划的基础上,按照省市路网、城市群间路网和区域城际铁路3个层次对成都铁路网布局进行分析,提出加快西通道铁路建设、扩能改造成昆铁路和内六铁路、合理规划攀西城市群和川西地区路网规划、加快区域城际铁路建设的成都铁路局路网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我国公路网建设的快速发展,自2000年至今16年的时间,我国国省道里程提升了60%;高速公路里程提升了660%,机动车保有量提升了340%。在我国机动化水平不断提高,路网密度不断增加的背景下,普通市民驾车出行走错路、找不到路甚至迷路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被广泛关注。数据显示,我国高速公路28.2%的交通事故发生在互通立交区。这一路段事故多发除了与车辆高度交织有关,同时,不完善的指路系统影响驾驶员的判断,也导致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一方面,驾驶员对科学的路网指引需求不断增大;另一方面,不科学的指路标志系统直接影  相似文献   

17.
2013年7月29日,新任四川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政委叶建昆主持召开总队党委扩大会,强调部署当前交通管理重点工作。7月30日,公安部交管局局长许甘露作出重要批示:叶政委的讲话态度坚决、重点突出,部局全力支持四川总队围绕中心开展各项交管工作。  相似文献   

18.
2019年12月31日23点50分,北京建国门内大街上的交通运输部综合交通应急调度指挥中心灯火通明。这里是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并网切换的主会场,与此同时,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交通运输厅(局、委)和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以下简称“部路网中心”)设置有分会场。全国高速公路系统都期待而激动:10分钟后,487个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将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按照"成熟一个,接入一个"的要求,初步计划将15个省份分三个时间段实现ETC联网接入:河南、湖北、贵州、甘肃、青海、宁夏今年6月份接入;吉林、广东、重庆、四川、云南今年7月份接入;内蒙古、黑龙江、广西、新疆今年8月至9月份接入。全国高速公路ETC联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交通运输部路网监测与应急处置中心主任李作敏给出了2015年全国29省ETC联网的最终时间表,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特别要求:"再接再厉,攻克难关,确保全国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联网目标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20.
正截至2017年年底,重庆普通国省干线里程已超过1.5万公里,桥隧上万座,公路网密度西部领先。但山区干线公路存在技术等级低、地质灾害频发、结构物监测难等诸多难题。近年来,重庆公路深入思考"互联网+"路网管理的行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模式,全面发挥路网运行的突出优势,更好地实现公路科学管养和人民便捷出行。自2008年以来,重庆市公路局在全市普通干线公路开展系列智能公路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