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告     
正第七届全国高等级公路机电养护与管理技术论坛将于甘肃兰州召开为进一步提高我国高等级公路机电养护管理水平,加强机电养护管理的科学化和标准化,交流机电养护管理经验,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定于9月13日至14日在甘肃省兰州市举办"第七届全国高等级公路机电养护与管理技术论  相似文献   

2.
预告     
正大数据与智慧公路养护管理技术论坛将在青岛召开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定于5月10日至11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大数据与智慧公路养护管理技术论坛"。会议主题为"科技引领·智慧交通",内容包括交通强国战略下的公路智能化养护与发展、互联网+带给养护管理与技术新格局、基于云平台的桥梁监测数据管理与分析评价等。5月11日将现场考察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健康监测系统。联系电话:010-64956336/64242380  相似文献   

3.
预告     
正2014年中国公路学会学术年会将召开中国公路学会将于8月20日至21日在哈尔滨举办2014年中国公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中加冬季道路养护技术国际研讨会,同期召开中国公路学会七届五次理事会议。会议将邀请来自加拿大、美国、挪威、韩国等国家及国内公路养护方面的知名专家,共同交流探讨交流冬季道路养护与管理的创新思路和规划、运营,以及技术的最新进展。联系电话:010—64813501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建设被广泛采用,公路养护中沥青混合料再生利用问题也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是适用于沥青路面面层连续修复的一种经济的现代沥青路面维修技术,随着该项技术的不断规范和完善,已经被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5.
正在科学研究方面,他一直致力于路面养护和绿色修筑技术研究,是我国最早并持续从事微表处、冷再生、温拌沥青技术研究的学者之一;在技术推广方面,他参与了国内及海外数十个路面养护工程,推动路面再生、微表处、温拌沥青成为我国主流路面技术;在政策研究方面,他参与了《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公路养护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行业标准的制定。如今,他瞄准了绿色公  相似文献   

6.
<正>项目名称温拌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研究获奖等级一等奖目前,我国公路和城市道路的路面80%以上为沥青路面。在这些沥青路面中,95%以上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热拌沥青混合料施工时,其温度一般在160℃至180℃之间,橡胶沥青和部分改性沥青的拌和温度更高达190℃以上,不仅需要耗费大量加热燃油,而且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和沥青烟等有害有毒物质。温拌沥青混合料是拌和温度介于热  相似文献   

7.
预告     
<正>第二届全国桥梁、隧道养护与管理技术研讨会将于杭州召开随着我国公路桥梁、隧道建设总量的快速增长,对桥梁、隧道养护与管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提高桥梁、隧道养护管理水平,增强桥隧养护科技含量,配合全国干线公路养护检查工作,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定于6月25日在杭州市召开"第二届全国桥梁、隧道养护与管理技术研讨会",以学术交流、专家答疑、现场观摩等形式,展示和推广桥隧养护与管理新技术。联系电话(兼传真):010-64956336《公路建设项目代建管理办法》将于7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8.
预告     
<正>全国公路养护新材料应用技术大会将于深圳召开为提高我国公路的抗重载和耐久性能力,全面提升公路养护技术水平,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定于11月19日至20日在广东省深圳召开"全国公路养护新材料应用技术大会",展示和推广公路养护新材料、新技术。联系电话:010-64956336  相似文献   

9.
会讯     
正第六届全国沥青路面建设与养护技术研讨会将于5月在长沙召开为全面推进交通强国建设,贯彻交通运输"十四五"综合交通规划发展新理念,构建发展新格局,打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道路工程,持续推进沥青路面建设、养护高质量发展,中国公路学会定于5月18日至22日在湖南省长沙市举办第六届全国沥青路面建设与养护技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10.
将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运至沥青拌和厂(场、站),经破碎、筛分,以一定的比例与新集料、新沥青、再生剂(必要时)等拌制成热拌再生混合料铺筑路面的技术,称为厂拌热再生技术。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有效途径,是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作为体量巨大的带状构造物,公路路面维修养护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再生利用是实现绿色循环利用的必由之路,沥青再生技术也由此得到重视。近年来,围绕沥青再生技术,又衍生出了就地热再生、厂拌冷再生等技术。为进一步了解沥青路面材料再生技术,本刊特邀请行业内的专家,详细分析了废旧沥青路面回收料的技术性能、各类再生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再生沥青混合料设计与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关键,并就再生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温拌沥青混合料是指利用在沥青中添加辅助材料,从而实现在120℃左右均匀沥青与拌和级配骨料,获得的成品沥青混合料与170℃热沥青混合料性能相近.是一种新型的沥青混合料。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的成功应用,实现了公路建设中资源成本的节约,同时也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成为近年来沥青路面材料领域一项很有前景的新兴技术。  相似文献   

13.
<正>截至2014年底,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达446.39万公里,随着通车年限的延长,全国公路已逐渐进入养护时代,每年将产生巨大的路面废旧材料,养护任务愈加严峻。据测算,我国高速公路平均每年产生废旧沥青混合料达4000万吨,而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每年产生的沥青路面旧料达1.6亿吨,水泥路面废旧材料达3000万吨。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可以充分利用旧沥青混合料的价值,使其重新满足路用性能要求,节省大量资源和资金。沥青路面再生技术是采用专用机械设备,是对旧沥青路面或者回收沥青路  相似文献   

14.
企业     
正第四届全国公路沥青路面关键技术研讨会召开近日,由中国公路学会和沃尔沃道路学院共同主办的第四届全国公路沥青关键技术研讨会于9月l 1日在甘肃兰州开幕。中国公路学会副秘书长巨荣云及沃尔沃建筑设备投资(中国)有限公司路面设备销售总监张雷分别莅临现场为大会开幕致辞。本届大会以设计与施工人员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切实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组建了一支涵盖院校、研究院、施工单位及路面设备厂商于一体的专家团队,向参会嘉宾讲解了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及施工技术节点、设备选择与材料施工特性、沃尔沃路面设备联合  相似文献   

15.
正在本届高层论坛的公路养护技术论坛上,沧州市市政工程公司为与会代表介绍了泡沫沥青温拌技术在道路上的应用。并希望以这项技术为契机,迎接一场温拌沥青混合料的低价革命。始建于1957年的沧州市市政工程公司具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多年来坚持科技型发展路线,注重培育自己的创新和研发能力,多项立项科研项目通过鉴定,并在省、市获奖。  相似文献   

16.
3月25日,由中国公路学会主办的“第九届全国沥青路面应用技术研讨会暨橡胶沥青应用现场会”在杭州举行,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李居昌,浙江省交通厅副厅长王洪涛,浙江省公路学会理事长郭学焕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全国公路和石化行业的近200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17.
<正>《公路沥青路面再生技术规范》(JTG/T 5521-2019)将回收沥青路面材料(RAP)再生技术分为厂拌热再生、就地热再生、厂拌冷再生、就地冷再生、全深式冷再生五大类。其中,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质量最可控的为厂拌热再生技术,应用该项技术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沥青拌和设备。为此,笔者从再生沥青混合料的再生技术、系统思维下的再生技术路径、厂拌热再生技术与装备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现阶段沥青路面再生拌和设备的新技术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预告     
<正>2015全国高速公路"互联网+"技术应用研讨会将在深圳举行作为信息化应用的重要领域,高速公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将在提升运管管理和服务水平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研究探讨"互联网+"在高速公路领域应用的有关技术问题,中国公路学会定于9月17至18日,在广东深圳举办2015全国高速公路"互联网+"技术应用研讨会。联系电话:010-84990502 84990788-1011  相似文献   

19.
<正>沥青摊铺现场的沥青烟减少了91.9%,苯可溶物更减少了97%,温拌沥青技术高节能低排放的优越性立竿见影!早在十年前,2005年明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便与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美国美德维实伟克公司(Meadwestvaco)合作开展温拌沥青技术研究。2009年至2014年6年间,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累计生产供应温拌沥青混合料超过200万吨,成功克服沥青摊铺时存在的环境污染重、能耗大以及沥青容易老化等问题。"温拌"来了温拌沥青混合料是拌和温度介于热拌沥青混合料(150摄氏度至180摄氏度)和冷  相似文献   

20.
预告     
正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将在西安举办为加强行业内交流与合作,展示科学养护管理工作成果,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定于2017年1月11至12日,在陕西西安召开主题为"科学养护与舒适出行"的"中国公路学会养护与管理分会第七届学术年会"。届时,将探讨路面预防性养护等相关问题。诚邀养护与管理分会理事会成员及专家委员会成员、公路、市政道路、桥梁隧道的养护管理及工程技术等人员到场参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