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政策动态     
政策动态《劳动法》明年一月正式实施将于1995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对劳动工作全面纳入法制化轨道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劳动法》的基本宗旨在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法》全面规定了劳动者在选择职业、平等就业、取得劳动报酬、休息...  相似文献   

2.
张瑞丽  侯婧 《人力资源》2007,(21):16-17
《劳动合同法》的适用范围与原来的《劳动法》有什么区别呢?让我们先温习一遍《劳动法》第2条和1995年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动法》的适用范围具体为:(1)各类企业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2)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3)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以及按规定应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的工勤人员;(4)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组织的人员;(5)其他通过劳动合同与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但排除了公务员和比照实行公务员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以及农村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进城务工和经商的农民除外)、现役军人和家庭保姆等。  相似文献   

3.
依法保障妇女的劳动就业权益,使妇女通过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取得经济的独立是保障妇女权益的物质基础。我国现行的法律《劳动法》、《妇女权益保护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等都规定了男女平等的就业权。积极探索女性就业存在问题及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诞生了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从业人员。为保障新就业形态下劳动者的权益,2021年7月1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为维护新业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提供了制度支持。但要使这些制度落地,还需要明确劳动法的基本理论,在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方面达成共识,从而用这些理论指导实践,解决现实中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公布实施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多数用人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基本得到保障,但在一些地区和部分企业仍然存在着违反《劳动法》规定,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为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和工会劳动保障法律监督的力度,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总工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公布实施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多数用人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基本得到保障。但在一些地区和部分企业仍然存在着违反《劳动法》规定,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为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和工会劳动保障法律监督  相似文献   

7.
1994年7月5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劳动法》。十年来,作为我国根据宪法制定的第一部劳动保障基本法律,《劳动法》对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调整和规范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的劳动关系,促进改革、推动发展、维护稳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加快了我国劳动保障制度建设的进程,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劳动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明确了劳动保障制度的改革方向。十年来,以《劳动法》为主线,先后出台了《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失业保险条例》、  相似文献   

8.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护用人单位和求职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职业介绍行为,促进劳动者就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职业介绍、通过职业介绍进行求职或者招用劳动者,适用本条例。第三条职业介绍机构包括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和经营性职业介绍机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设立的职业介绍机构是政府向社会提供就业服务的公益性事业单位。非劳动  相似文献   

9.
1995年的第一天,是我国全体劳动者值得庆幸的日子,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下称《劳动法》)的实施自今日起。《劳动法》,她将为共和国的8亿劳动者造福,也为全国12亿人民造福。《劳动法》的实施,意味着有关调整和处理劳动关系中的种种复杂问题,概不例外地纳入了法治的轨道。从此,数十年来调整与处理劳动关系无法可依的困难局面宣告结束了。因此,有理由说:这一天,是共和国历史上重要的一天,是全体劳动者开心的一天。《劳动法》的颁布与实施,既是社会的文明又是历史的进步。她将释放巨大的能量,推着社会生产  相似文献   

10.
1994年7月5日,在全国亿万劳动者的热切期盼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终于诞生。而今十年过去了,当我们回过头来重新认识《劳动法》意义的时候,无疑会多一分切身的体会和感受。《劳动法》的意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概括,但至少三个方面是不能忽视的:一是在直接调整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的作用;二是在促进劳动保障法制建设方面的作用;三是在繁荣劳动保障法学研究方面  相似文献   

11.
我国自1995年实施《劳动法》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这也保障了劳动者的正常权益,因为未精确地定位劳动法的真实秩序价值,所以该法没有真正地促进劳动关系的调整,进而影响了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宁。鉴于此,本文初步分析了劳动法的秩序价值和其实现渠道。  相似文献   

12.
鞠雪芹 《活力》2014,(12):36-36
我国现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虽然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但也不能否认,我国现仍有一部分劳动者的权益在法律上正长期处于被遗忘、被忽视状态——他们是处于《劳动法》调整范围之外的劳动者,比如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如果他们与所在单位发生争议,只能通过向上级主管部门反映、申诉等途径解决,而不能得到司法救济。显然,这种状况并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一些新型的争议在处理中时常面临着劳动保障法律空白的尴尬,特别是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认定问题已经成为劳动争议、工伤认定的棘手问题。因此,研究和处理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已是刻不容缓。一、劳动关系《劳动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根据该条规定,只有劳动关系才受劳动法调整。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社会关系。劳动关系具有平…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关于妇女就业权利和生育保障的法律政策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宪法》为依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妇女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为保障,以《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关于女职工生育待遇若干问题的通知》、《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女职工劳动保健工作规定》、《企  相似文献   

15.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劳动者就业,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就业,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劳动年龄内,从事一定社会经济活动,并取得合法劳动报酬或者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劳动保障》2015,(1):16-17
2015年1月1日,《劳动法》正式实施20周年!20年,弹指一挥间。作为新中国建立以来第一部以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宗旨,全面规范调整劳动关系的基本法律,《劳动法》开创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关系的法治时代,在我国劳动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0年来,《劳动法》所确立的基本原则、制度和规范,为《劳动合同法》  相似文献   

17.
《劳动合同法》和《就业促进法》是我国劳动保障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两部法律的颁布施行,是《劳动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劳动保障法制建设中的又一个里程碑。近一个时期以来,各地紧紧围绕促进就业再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主题,充分动员和发挥各方面的作用,开展多层次、广覆盖、深入持久的系列宣传活动,在全社会掀起宣传贯彻《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的热潮。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时代》2010,(7):102-103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而建立的劳动关系的书面法律凭证。劳动合同也是稳定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强化劳动管理、劳动者保障自身权益、处理劳动争议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皮俊 《中国就业》2012,(12):44-45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安国之策,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我国从2002年开始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以来,大力扶持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我国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进一步改善,就业局势保持了稳定。2007年8月30日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就业促进法》,并于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是亿万劳动者的一大幸事和福音。《就业促进法》的贯彻实施,对推动劳动保障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1994年7月5日,《劳动法》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公布,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劳动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专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本法律,是劳动保障法制建设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10年来,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高度重视,《劳动法》的贯彻实施工作,各级人大加强执法监督,各级政府及其劳动保障等部门依法行政,各级司法机关依法审判,工会组织积极维权,使《劳动法》的贯彻实施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