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研究目的:对基于OSGI插件机制的县(市)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系统解决方案进行探讨。研究方法:基于OSGI插件机制的积木优化组合法。研究结果:以招远市为例,根据该项工作的功能需求,结合OSGI插件机制和积木优化组合思想,设计系统的解决方案,并对系统进行部分实践开发。研究结论:提出的解决方案对建设县(市)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系统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省级成果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研制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管理软件,实现省级行政区划范围内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项目成果数据的规范管理,为决策应用提供分析支持。研究方法:从开发区、时点、专题、格式等角度分析项目成果数据特征并设计系统的数据模型,根据项目成果数据汇总、管理与应用的业务需求设计系统的运行环境、功能结构和关键的技术方法,运用ArcGIS EngineV 9.3组件和高级编程工具Visual Studio 2008实现系统软件的开发。研究结果:基于ArcGIS的Personal Geodatabase设计关系数据模型,实现了“多开发区、多时点”的集约利用评价项目的“多专题、多格式”成果数据集成存储,设计并开发了结合C/S与B/S架构的成果管理系统软件。研究结论:本文研究设计的系统软件有效实现了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成果数据的提交入库、审查、统计分析等业务,对省级国土管理部门实施开发区土地的集约利用监管与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描述国土资源管理业务目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应用Visual C 6.0和MAPGIS开发平台开发数据中心维护器辅助工具来解决目前相应系统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思想和开发方案.在详细阐述功能的实现过程的基础上,提出利用插件技术等实现输入任意范围对多专题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利用插件技术等是解决目前相应系统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对相应区域进行土地利用评价,为实现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最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土地评价是在一定的生产目的下评定土地质量等级、生产力高低的过程。土地评价工作对于查清土地自然、经济质量,确定土地最佳利用方式,合理利用土地发挥土地资源最大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数学方法的应用以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推广,使土地评价工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逐步由定性评价向量化评价方面发展。本文就土地评价过程的几个重要环节定量方法的应用做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土地整理渠道布置及水力设计辅助系统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探索研究土地整理渠道设计辅助系统,提高土地整理项目设计的效率及质量。研究方法:利用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及相关资料建立DEM模型,利用ArcGIS三维空间分析功能实现渠道布置及设计效果评价;通过ArcGIS二次开发平台,实现渠道设计参数计算。研究结果:将ArcGIS软件运用到土地整理项目渠道布置及水力设计中,提高了土地整理项目渠道布置的效率,使渠道设计参数计算准确、方便,实现了渠道设计效果评价,但是评价结果只能从项目整体上反映设计质量,不能详细到田块。研究结论:利用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与二次开发功能,在常用ArcGIS平台上开发一套用于土地整理项目渠道辅助决策部分的工具包,能够提高土地整理项目设计的质量及效率。  相似文献   

6.
国土资源信息系统一体化方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探讨国土资源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方案。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信息系统分析设计法。研究结论:(1)业务建模是国土资源信息一体化工作的基础。(2)统一技术框架和业务构建平台是信息系统开发模式,可提高业务系统开发效率和质量。(3)数据库共享、消息队列、WebService和统一桌面框架4种方式实现不同情况下的业务系统集成,可实现国土资源信息系统横向和纵向全面融合、互联互通。  相似文献   

7.
GIS技术在土地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IS 应用于土地评价始于上世纪60年代,50多年来, GIS已成为进行土地评价的必备工作系统,在土地评价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依据土地单元是单一区域或多区域以及土地资源视为静态或动态为分类依据,将土地评价分成单一区域静态模型、单一区域动态模型和多区域模型,对GIS在土地评价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近年来应用于土地评价的数理方法,对其优缺点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借鉴吸收了各方面土地评价的先进理念,结合中国土地评价的实际,提出了基于GIS的土地评价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土地生产潜力评价是土地资源合理高效利用的基础,其使用的数学评价模型计算复杂、过程繁琐、评价结果抽象,因此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基础性的特点。利用GIS所具有的强大空间数据存储、处理、分析和可视化的能力,可以弥补现有土地潜力评价模型的不足,更好地为土地资源管理提供支撑和保障。文章基于Arc GIS Engine(AE)二次开发组件、地理数据库技术、土地生产潜力评价模型,利用VS2010开发了土地生产潜力评价信息系统。系统集成了数据加载、数据管理、数据查询、数据编辑、空间分析和潜力评价以及专题图制作等功能,具备性能运行稳定、评价效率高,数据可视化等特点。以河南省为例进行了土地生产潜力分析评价,得到可靠、直观的评价结果。研究验证了土地生产潜力评价GIS系统开发的可行性,为土地管理、农业生产规划等提供管理和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探讨基于ArcObjects开发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辅助编制信息工具集的技术路径。研究方法:针对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特点,在ArcObjects基础上,通过COM-Add-Ins的集成和解耦设计,充分应用ArcObjects空间计算、Excel数据统计、Matlab的数值分析和系统仿真的功能,设计和实现集成式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辅助编制系统(TLUPCS)。研究结果:TLUPCS系统实现了空间关系计算、净面积计算、指标空间关联计算、报表统计、图件设置、属性赋值和决策支持等规划辅助编制功能。研究结论: TLUPCS系统可以有效满足规划编制人员的实际业务需求,系统框架富有弹性,能够有效应对业务规则的变化,证明基于ArcObjects和COM-Add-Ins的开发技术方法是有效和先进的。  相似文献   

10.
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土地适宜性评价与整理三维可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科学地开展土地资源评价和规划,实现土地合理、有效利用。研究方法:以重庆长寿湖周边地区为例,利用RS与GIS技术,借助地质、地球化学、遥感等多源信息,运用层次分析法选取评价指标,通过专家打分确定权重,使用多指标评价模型、模糊数学和叠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一套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土地的社会属性为重点,结合当地政府对研究区在一小时经济圈的具体定位,对其土地利用现有结构进行了科学调整。研究结果:遥感影像与评价结果叠加实现三维可视化,让决策者简单直观的了解土地利用情况,为土地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论:以土地自然属性为基础的适宜性评价,和以社会属性为重点的土地结构调整方法,可很好的结合研究区自身的发展特点,对其未来的发展制定合理的土地规划,可为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内其他地方的土地评价与规划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立体综合用地宗地价格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研究具有多权属、多用途特性的立体综合用地地价评估方法。研究方法:文献评述法,数学模型法。研究结果:分析了影响立体综合用地价格的影响因素,设计了由综合基准地价、用途、地价空间分配决定的立体综合用地宗地价格评估方法。研究结论:立体综合用地宗地价格评估方法,可用于宗地地价评估,亦可应用于不同用途、不同权属、不同楼层的地价分摊。  相似文献   

12.
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市场运行特征及利益保障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探讨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后的运行机制和利益保障制度。研究方法: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研究结果:构建了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市场运行结构,分析了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的运行机制特征和利益保障制度。研究结论:城市一体化的土地市场是城市土地市场和农村土地市场有机融合的市场;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要求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产权平等、农村土地市场与城市土地市场直接对接、集体土地征收和流转中集体及农民获得足额的市场价格补偿、集体所有土地的流转的收益主要归各级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农地发展权得到充分补偿、重新定位政府在土地市场中的角色、重新定位城市土地储备制度;为确保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的运行,要建立合理的中央和地方土地财政收入分配机制、确保地方政府获取并维持稳定长期的土地税收收入、建立健全税收体制以调控土地利益分配、建立适应市场机制的以非市场化政策手段调控土地用途导向和公共产品供给的政策、保障农民利益不受侵犯。  相似文献   

13.
中国高等学校建设用地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提出科学制定中国高校建设用地标准的思路与方法。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高校建设用地构成、高校类型划分、指标结构是中国高校建设用地标准的关键问题;确定了各类高校用地的测算指标。研究结论:对5个学科门类和2个重点建设模式高校,分别规定了生均建设用地指标,可以作为中国高等学校建设用地审批、规划设计和监督检查等决策行为的参考技术标准。  相似文献   

14.
部分国家和地区土地空间利用法律制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借鉴部分国家和地区空间利用法律制度的设计模式,讨论中国分层建设用地使用权构建的关键问题。研究方法:文献查阅法,理论研究法。研究结果:土地利用的立体化,导致了一些国家土地权利观念和土地立法模式的转变;中国也面临着土地空间利用法律制度建立和完善的挑战。研究结论:中国在土地空间制度立法、分层建设用地使用权的空间范围、相邻权利人权利的限制与扩张等问题上可以借鉴美国、德国、日本、台湾等地空间利用法制设计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基于ArcGIS的江苏省金坛市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目的:将ArcGIS技术应用到县域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中,以期为图件制作、综合评价提供快捷、精确的方法,为区域经济发展、工业布局提供帮助。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和综合评分法。研究结果:区域经济发展程度对工业土地集约利用绩效有着较大影响,各乡镇工业主导行业及发展战略、区位优势等也对综合集约利用水平产生一定的影响。研究结论:为了促进企业集约用地、增强地方政府集约用地责任感,需要建立经常性的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制度。利用ArcGIS 软件强大的空间分析和数据处理能力以及良好的插件扩展功能,能快捷、较好地完成不同区域间的工业用地集约利用评价,而且方便成果的修订和更新。  相似文献   

16.
研究目的:从国家、产权和契约的视角对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效率进行经济学解读,探讨蕴含其中的理论价值和政策含义。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研究结果:国家要素的“失灵”导致了土地股份合作制效率出现“短板”; 随着国家要素水平的降低,土地股份合作制迅速发展并产生较高绩效;而且,在国家要素的水平的阀值范围内,股份合作制才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最适模式。研究结论:采取放松政府管制、规范机制建设确保国家、产权和契约要素的协调运行,提高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效率。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研究基于"3S"技术进行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评价的过程与方法,并应用于典型农牧交错带———河北高原坝上地区。研究方法:通过GPS获取标志性地物点和典型地物点的空间位置,结合RS和GIS选取评价指标,在GIS中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对河北高原坝上地区的沽源县、康保县、张北县1988—2008年的土地资源持续利用情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从3个层次结构,按照FAO提出的5个准则建立了土地资源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3S"技术选取了适宜河北高原坝上地区的评价指标;对坝上地区1988—2008年的土地持续利用情况进行了评价。研究结论:从1988—2008年河北高原坝上地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水平比较低;基于"3S"技术对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状况进行快速定量地评价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土地利用分区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阐述国内土地利用分区研究现状与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对比法。研究结果:从理论和方法两方面总结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分区的研究历程:(1)分区依据从自然因素到社会经济因素再到生态环境因素,由单一走向综合;(2)主要从行政区划和自然地理单元两种尺度空间开展土地利用分区研究;(3)分区方法经历了由定性为主,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再过渡到"3S"技术大量应用为主三个阶段;(4)存在土地利用分区理论研究有待深化,面对土地管理的土地利用分区方法有待统一规范,土地利用分区技术手段需要更新等问题。研究结论:建议结合试点,在中国开展土地利用主体功能分区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完善土地利用分区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