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水利设施的建设对于改善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某种程度上,我国在水利设施供给中出现了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现象。面对双重困境,通过PPP模式合作建设水利设施,可以解决政府财政资金短缺、专业知识不足等问题。同时,通过完善与PPP模式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设置合理的价格制度、创新多元的监管制度等措施,可以更好地保障公私伙伴关系的发展,缓解水利设施不足的局面,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2.
PPP模式打破了基础设施建设传统的经营和管理模式,其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应用研究就是为这种新的经营管理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并通过设计相应的运行机制促进PPP模式的发展.我国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政府应通过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加快农村交通、通讯、水利、能源、医疗、文化娱乐、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3.
安徽省现行高等教育投入机制还存在改革滞后、政府投入不足、教育收费制度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大政府拨款的力度、变革财政拨款机制,并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筹资模式,形成以多渠道的高等教育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4.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国70%的粮食来自灌溉农业。近10年来我国旱灾的频发反映出当前农田水利建设存在严重问题。2011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把农田水利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体现了决策层的高度重视,也反映了这一任务的艰巨性和紧迫性。本文结合庐江县水利设施的基础状况,通过分析当前水利建设投入存在的问题,从财政角度提出加大水利设施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在"多取少予"、"多予少取"、"只予不取"理念下不断调整和改革,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政策体系。这些政策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减少了农村贫困人口。然而,现行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缺乏长远规划、目标不清晰、投入力度不够、支出结构不合理、资金使用绩效差等问题。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目标,财政支农政策应当有长远规划和明确的目标,确保财政资金投入的数量,调整财政资金使用方向,加大绩效评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完善和创新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我国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和服务设施管理的现状及其政府财政投入管理体制,分析了我国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及公共服务设施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描述了我国农村社区公共服务需求与公共服务设施管理的新变化,从划分各级政府财政农村社区公共服务投入范围,改革政府财政管理体制,增加社区公共服务投入,努力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提出了增加财政投入,健全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以满足农民公共服务需要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宏观政策     
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水利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编制的《水利发展规划(2011—2015年)》已经国务院批准,现予印发。水利发展改革的总体思路、目标和布局(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水利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举  相似文献   

8.
一、现行公益金制度存在的问题1.公益金的使用为企业创造“节税效应”。企业建造职工集体福利设施所使用的公益金是按照法律规定从企业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因此公益金的使用只能看作是企业一项纯粹的利润支出,而不能看作是企业生产要素的投入。但是,现行会计制度将公益金的使用与生产投入混淆起来,将使用公益金建造职工集体福利设施期间发生的损耗与支出均列入成本,从而影响当年损益,获得节税效应。2.缺乏对公益金的监督和保全机制。对于公益金在什么时候使用、怎样使用、使用多少等问题,股东或其代理人掌握着决策权。同时,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公益金在使用时应当转入任意盈余公积,这样处理明显存在两方面的缺陷:第一,公益金是权益类账户,体现的是企业职工对公益性资产所享有的权益,这种权益对应的资产不仅包括正在积累但尚未用来购建福利性设施的资金,而且包括已经形成职工集体福利设施的资产。而按照现行会计制度,公益金一经使用即退出“公益金”账户,从权益中消失,这样就不利于公益金的保护。第二,当职工集体福利设施改变用途时,现行会计制度对公益金转回“公益金”账户的核算方法没有做出规定,这将会损害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二、对公益金制度的改革建议1.赋予职工对公益金使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已成为"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成为城镇中的农民工,他们是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的重要贡献者,但目前却无法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社会福利和保障,这反映出我国现行社会保障机制的滞后,从而带来了诸如影响社会稳定、不利于建立城乡统一和开放的劳动力市场等问题。因此,应从建立多层次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扩大资金来源、加大政府投入、加强相关法律与制度的建设与监督等方面着手,以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城镇转移社会保障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0.
农户贷款困境影响着我国农业生产的投入和农村经济发展。构建中国农地金融制度,必须明确农户土地承包权的财产权性质,为农地金融制度奠定法律保障;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为农地金融制度构建市场前提;改革完善现行农村合作金融制度,为农地金融制度创造运行条件;政府积极参与支持,为农地金融制度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1.
调查发现农村科技现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下,农村科技设施匮缺,农村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形同虚设等;为此,建议采取强化"科技兴农"意识,注重对农民农技职业教育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意识,建立和完善农村科技设施,完善农技推广和服务体系,增加农村科技的投入等措施予以改善.  相似文献   

12.
广西农田水利投入不足的原因分析与增加投入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依赖于水利事业的发展。50多年来,广西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力,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广西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但广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而投入不足是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财政投入不足,不能够充分利用社会资金,水利专项资金不到位或不能及时到位或被挤占挪用以及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原因,导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滞后,不能满足农村生产生活需要,也严重影响到工业生产和城镇居民的生活。要改变这种状态,关键是增加投入。增加投入的有效途径是改革与创新投融资体制,明晰产权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盘活原有水利资产,发展水利产业以水养水,促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良性循环,并加强监管防止资金流失,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动力素质低下是农村经济贫困的重要根源,要改变农村“知识贫困”的面貌,必须从农村义务教育抓起,而教育投入问题始终是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中的主要制约因素。本文用现代公共财政论对农村基础教育这一社会服务化产品进行了公共财政定位,针对现行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最后得出结论:农村义务教育主要是政府的责任,应当由政府财政支出作为保证。只有采取措施,完善政策,切实强化中央及地方各级财政的支持和投入力度,中国农村基础教育才会改变目前的弱势状况,出现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目前黑龙江省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水利建设能力、生态保护能力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公路等级不高、水利设施老化等方面的问题。通过灰色系统模型分析得知:农民收入等对农村基础设施制约因素关联度最大。应采取加大农业投入力度等措施加强基础设施的供给,促进供需平衡。  相似文献   

15.
水利工程中排涝设施是一类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涝区水利排涝工程扮演着保障农业生产和安全的重要角色,特别在经济社会大发展的背景下,水利排涝工程的价值愈发明显,并引起了农村工作和水利工程建设者的广泛关注。本文立足于水利排涝工程的施工实际,说明了水利排涝工程施工中技术的要点,并提供了控制水利排涝工程施工过程的关键,希望对当前的水利排涝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起到一定的帮助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投入新机制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投入是农业增长的基础。要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有赖于农业投入机制的完善与创新。但我国现行农业投入机制的缺陷与不足,已经造成了农业生产条件的恶化、农业后劲不足的状况,严重制约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农业投入机制的评判,从农业投入主体、投入方式、投入运行机制、投入内容等多方面,提出了重构农业投入新机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影响教育投入水平的相关因素出发,设计了可以衡量各地区客观能够承担的教育投入水平的模型,并以各地区实际的教育投入与客观能够承担的教育投入之比来衡量各地区教育投入努力程度.显然,一些地区的农村小学教育投入不足的原因是地方政府的投入程度不够,而非财力不足.在中国现行财政分权体制下,应充分考虑各地区的财力水平,减少地方政府对上级政府的依赖,以促进地方教育努力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18.
农田水利工程是是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更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新时期水利设施建设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在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条件下,中国财政对农业投资的目标与农户理性经济行为不兼容,财政支农政策传导机制不畅通,影响财政支农政策效果.为改善财政支农效果,必须优化财政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结构,改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环境.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投资》2009,(10):15-15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也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按照中央关于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转向农村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积极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大力支持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