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纯碱:依旧充满生机与活力 一、上半年市场由低迷走向兴旺 2006年上半年,我国纯碱市场由年初的低迷逐渐走向兴旺。市场需求量的不断放大,使国内纯碱市场的活跃性不断提高。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和国际市场竞争能力,促使纯碱出口保持在相对较高的增长水平,国内纯碱工业目前正处于少有的快速发展阶段。下半年,国内纯碱生产发展及市场需求形势依旧会保持相对良好的状态。全年产量将达到1500万吨。  相似文献   

2.
4月份,我国纯碱市场出现波动.市场价格整体下降50~80元/吨。国内市场平均价格1740元/吨,下降幅度在4%左右。目前国内纯碱生产一方面受到原盐、煤炭、能源、运输、原材料等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国际纯碱市场需求有所减弱.产品出口量有所下降等因素影响.国内纯碱市场受到较大的市场压力,5月份国内纯碱市场价格将继续呈现回落趋势,主要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1999—2002年是国内纯碱市场旺盛时期,虽然价格不断提高但仍然供不应求。2003年,国内的纯碱市场陷入疲软状态,价格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产量增长快于市场需求增长,且进口纯碱价格几乎与国内价格相平,使得国内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2004年,预计原料及能源涨价将使纯碱行业经营困难,但由于玻璃行业新增能力扩大,在其拉动下我国纯碱市场将会略有好转。  相似文献   

4.
(一)纯碱市场一季度需求旺盛、价格上涨,二季度仍将维持上涨趋势。今年一季度,我国纯碱市场依然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尽管年初是纯碱市场需求的传统相对淡季,但受国内原盐、原材料、能源等成本上升影响以及旺盛的国际市场需求,产品价格居高位。二季度,国内纯碱市场价格继续呈现上涨状态。  相似文献   

5.
2006年,中国纯碱工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产不足需的影响下,国内纯碱价格持续走高。2006年我国纯碱产量为1590万吨,同比增长11.5%;出口180万吨,同比增长4%;出口量占总产量的11.4%。纯碱全年平均出口价为157.5美元/吨,同比增长幅度为-3.1%。价格的下降,使纯碱出口更具竞争性。2006年,国内纯碱主流平均出厂价由年初的1300元/吨涨至年末的1500元/吨,上涨幅度15.38%。  相似文献   

6.
5月份,国内纯碱市场价格仍没有摆脱下降的局面。当月纯碱价格每吨下降80元左右。国内市场平均价格在1600~1650元/吨,下降幅度环比5%左右。尽管电力、煤炭、成品油等能源价格的持续大幅度上涨对纯碱生产成本形成较大影响,但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以及近期国内一大批大型纯碱生产装置的陆续投产、原盐市场价格的稳定和供应相对充分等因素都促使纯碱市场价格回落。6月份,国内纯碱市场价格继续维持下降的趋势,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相似文献   

7.
一、纯碱市场分析纯碱是化工基础原材料,从改革开放到“七五”前期,我国纯碱供应一直严重短缺。国家每年需花大量的外汇进口以弥补国内生产的不足,当时进口量占消费量的1/3以上。“八五”以来,我国纯碱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由于潍坊、唐山、连云港三大碱厂同时投产,加上宏观经济的调整和需求结构的变化,国内纯碱市场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1997年全国纯碱生产能力达700余万吨,远远超过当年630万吨的实际需求量。加之纯碱下游用户的玻璃和有色金属两大行业受相互拖欠的影响,资金严重短缺,亏损企业增加,用户纷纷要求消减原料价格,…  相似文献   

8.
2005年化工化纤市场回顾及2006年行情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2005年化工化纤市场综述 (一)化工 在国际原油价格屡创新高和下游产品需求增长放缓的双重压力下,2005年国内石油化工产品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尤其是5月份以后。化工产品价格与原油价格上涨趋势出现背离。价格大幅回落。从总体的价格水平来看,尽管2005年原油均价大幅上涨,但大部分化工产品价格却没能随原油价格的上涨而创下新高。总体均价水平较2004年小幅上涨或持平。从进出口情况看,2005年国内部分化工产品供应缺口继续扩大。进口比例大幅提升,甚至对部分化工产品国际价格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2006年是我国原盐工业发展最快的一年,产量约4615万吨,增长幅度达到19.5%,快于纯碱11.2%、烧碱18.5%的增速。市场供应能力呈快速增长状态,由一年前的供应紧张转化为目前供大于求,市场价格呈现持续下降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芳烃市场一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国内外芳烃市场价格整体呈现“倒V”型走势,市场价格出现以下特点:芳烃价格走势与原油、石脑油价格走势相关性加强;苯、甲苯、二甲苯价差拉大;芳烃内外盘价格趋于一致。支撑2004年芳烃市场价格的主要因素是国际原油和石脑油价格不断上涨;芳烃生产装置故障频繁导致供应缺口增大;下游需求强劲,资源供不应求以及芳烃替代品增多。展望2005年,宏观经济的平衡发展、世界原油和原料油价格高位震荡、下游需求不断增长、国内石脑油作价与国际市场接轨都将成为支撑国内芳烃价格高企的因素。同时,石脑油原料不足以及装置工艺设备老化等因素也将影响国内芳烃产能的正常发挥。预计2005年芳烃价格的波动幅度此上年将略有缩小,市场行情将在较高价格平台进行箱体震荡。  相似文献   

11.
2012年上半年,是我国近30年来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遭遇到的最为困难的阶段之一,全球经济的大幅动荡给纯碱工业稳定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纯碱行业克服重重困难,1~6月累计生产纯碱1203.1万吨,同比增长7.5%;出口纯碱81.64万吨,同比增长0.41%。由于国内下游行业需求总体不足,国际经济环境异常严峻,生产成本持续上扬、国际国内市场竞争激烈,预计我国纯碱工业弱势格局状态不会有较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2005年,是纯碱行业产量、价格双双创历史新高,业内业外投资者竞相为之扩产或投资,而今纯碱市场价格急流直下,纯碱生产、经销企业纷纷争抢市场份额,市场再度出现混乱.  相似文献   

13.
2006年我国聚丙烯市场回顾及2007年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我国聚丙烯新增产能总计约达144万吨,市场价格总体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预计到2009年新增能力将达到499万吨,届时市场竞争将不断加剧。虽然我国聚丙烯工业近年来发展迅速,但目前产量仍不能满足国内需求,不过自给率在逐年提高。2006年进口294.0万吨,同比减少2.8%。预计2007年国内产能将达到606万吨左右,市场价格将有所回落。  相似文献   

14.
纯碱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主要应用于玻璃、氧化铝、洗涤剂、农药等行业。虽然它只是化学工业中一个小小的分支,但因生产纯碱的原料是盐(氯化钠),而盐的生产和消费从古至今一直受政府的严格监视和控制,历来都有贩卖私盐会受严惩之说,这也给纯碱的制造涂抹上几丝神秘的色彩。而且,纯碱的制造和工业消费,对其关联产业的影响十分明显,对市场格局的影响也较为敏感。我国已发展成为纯碱生产大国,产能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由于近年国内产能过剩、市场疲软,中国纯碱行业协会已多次召开协调会议,要求纯碱行业加强自律,控制…  相似文献   

15.
自2003年以来,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不断攀高,国内外化肥价格也经历了一轮强劲的上涨行情。对于国际市场来说,原油价格的居高不下并屡创新高直接导致了国际化肥特别是氮肥价格的不断走高,然而就国内市场而言,由于不同的原料路线,高油价并不是直接推涨肥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我国合成橡胶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车工业的爆炸式增长,极快的拉动了我国合成橡胶工业的发展,目前,我国已能生产除异戊橡胶之外的所有合成橡胶品种。2004年,我国合成橡胶消费量达218.5万吨.位居世界第一.国内产不足需,近40%的消费量来自国际市场、随着汽车工业、轮胎工业以及胶鞋等工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合成橡胶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但来自于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也将会更大,因此,我国合成橡胶企业要向更大、更强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纯碱工业协会会长王锡岭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正是国内纯碱行业一年一度的集中检修期,国内市场投放量相应减少、下游需求旺盛、出口量有望增长,纯碱后市利好因素远大于不利因素。但他同时指出,产能过剩、成本上升等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企业要有紧迫感,用发展的眼光提高自控水平,从容应对复杂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8.
2012年我国纯碱市场十分低迷,市场供需严重失衡,价格一路下滑,纯碱企业几乎都陷入亏损境地。全年共生产纯碱2404万吨,同比增长4.4%;出口纯碱171.5万吨,同比增长13.3%,加大出口成为缓解纯碱行业高库存压力的一项可行之举。面对下游需求疲软以及新增产能的不断释放,纯碱市场将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预测2013年纯碱产量仍将增加,下游玻璃、合成洗涤剂、化工产品等耗碱需求量会有所提升,但供大于销的现象仍存,加之上年的库存产品,纯碱市场的供求矛盾仍将突出。  相似文献   

19.
中国石油市场总是在国民经济环境和国际石油市场影响下不断发展变化,呈现出自己的特点和特征。2005年。国内石油市场又出现许多突出特点:国内原油天然气生产增速进一步加快;原油加工量和大部分油品产量增速较大幅度下滑;石油进口量和净进口量下降;石油需求增速放缓、部分油品供应偏紧;价格高位波动上涨;石油市场正孕育着各种变革等。展望2006年,国内石油实际消费增速将相对稳定,表观消费量增速预计大干2005年,石油价格将继续保持高位,国内成品油市场仍会保持相对强势。  相似文献   

20.
消息显示,2005年1至5月,国内炼油行业利润总额为亏损27.9亿元,呈全行业亏损态势。我国石化行业为何会出现亏损?有关专家认为,市场波动、成本上升、国内成品油价格未与国际市场完全接轨等原因均成推动因素。在直接层面上,上半年。我国石化行业的主要石化产品价格波动加剧,且向下走的趋势逐渐显现。据了解,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重点跟踪的146种产品5月份价格较上月有所下降的超过一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