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托业做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与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并称为金融领域的四大支柱,“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信托制度.在我国十八年的历程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我国金融信托业的发展现状并不令人乐观,几起几落的中国信托业一次又一次地受到金融主管部门的清理整顿,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单一、落后的金融供给已无法满足农村地区社会公众对于金融服务提出的高标准需求。为此,本文以金融生态为视角,对我国村镇银行及其发展措施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金融生态理论的内涵以及金融生态视角下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必要性,其次从相互需要视角分析了金融生态与村镇银行二者在发展进程中的关系,并从发展定位、经营管理、外部协调机制三个维度,对金融生态视角下的村镇银行发展措施进行了深入探讨,期望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农村地区金融生态与村镇银行的并行发展,从而推进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3.
金融企业审计出现的新情况最近,笔者开展的审计调查表明: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在世界金融全球化的格局下,金融审计出现了一些新情况:1.审计环境发生变化。金融企业(包括国有金融机构)已逐渐由单一体制向多种体制并存转变。如目前4大国有商业银行虽未完全具备上市条件,但金融上市股企已成为大势所趋。如果这些股份制企业一旦形成,企业的属性将由国有企业变为股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惠农政策,广西农业和农村形势发展良好,目前广西已初步形成了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和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的农村政策体系。但由于“三农”自身经济实力较弱和农村集体经济的特殊性等因素的影响,农村金融市场基础仍然较薄弱,为避免金融成为整个新农村建设的短板,必须尽快让金融支农实现由理念向行动、由形式向内容、由政策向机制的深刻转变,准确把握农村金融需求特点,扎扎实实地把金融支农推向纵深。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业税收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住房改革的深入.金融政策的支持.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房地产的需求主体迅速由集团向个人转移.需求的增长带动了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强劲上扬.房价更是扶摇直上.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派繁荣的景象。房地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但是.繁荣背后也有隐忧.与迅速发展的房地产业相比.我国房地产税收收入的增长却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已将房地产业确定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房地产业长期、稳定、健康的发展,关键在于启动居民的住房消费,而居民的收入与房价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导致居民住房需求旺盛而有效需求不足,这又依赖于金融的大力支持,显而易见,如何将巨大的潜在住房需求转化成有效需求是我国住房金融所面临最直接的课题,当前我国已推行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正蓬勃发展,但我们应该看到,该项业务需要有巨额的资金作为后盾,因此,为了保证住房抵押贷款业务的持续发展,必须为其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这就需要培育和发展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实行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券化,开辟长期住房融资的渠道,实现我国住房金融体系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场经济最具活力的微观主体,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尽管政府反复强调金融机构要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但大多数中小企业仍然难以得到必需的资金支持。为此.金融支持体系的充实和完善.已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在这方面,国外发达国家为我们提供了怎样的经验借鉴?我国又该如何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支持体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农村种植业、养殖业向大规模化发展,资金需求量大,但是农村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服务特别是信贷服务不能满足农村地区的需求,这限制了农户的创业和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农村金融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加大农村地区的金融供给,是我国扩大内需、保持经济高速稳定增长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随着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已经成为经济界和政府决策部门研究的热点问题。文章结合我国实际,从民营银行发展已具备的条件,以及发展民营银行目前存在的制约因素等角度对民营银行发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探讨.指出民营银行发展的巨大潜力,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给世界经济带来巨大伤害,危机发生的深层原因是资本对利润的贪婪和企业高管对报酬的贪婪,因此要避免危机的再次发生需要仓业家点亮心中道德的火炬,也需要社会挥舞监管的利剑。审计机构如何发挥审计作用,更好地关注国家金融安全,服务于地方金融发展,做好金融审计定位.提高金融审计监管能力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金融行业发展业非常迅速,为了和国内外的金融环境相适应,满足人们多元的金融产品需求,需要创新金融产品以及相关的机制。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在创新金融的同时,也增加了金融的风险,为了促进金融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需要研究金融风险管理。文章主要阐述了我国当前创新金融行业的特点,对当前存在的金融风险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管理金融风险的策略,以促进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金融系统由过去的单一银行制转变为一个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家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体系。中国金融改革的过程就是一个金融不断创新的过程。目前,我国金融创新已进入深化金融改革和适应入世后金融对外开放的新阶段,但这并不等于说必须在金融领域内全方位地与国际金融接轨,事实上,在金融领域的许多方面,我国还不具备金融创新的条件,因此,应当结合我国金融国情,循序渐进地在一些方面积极推进金融创新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世界各国金融发展的历史表明,发展民营金融是必然的选择。我国民营金融资本已经进入了金融业的各个领域。发展我国民营金融是现有金融体制改革和战略调整的需要。因此,文章指出,我国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提高行业准入条件.强化对民营金融机构的营运监管,实行存款保险制度,建立有效的退出机制,以逐步发展民营金融。  相似文献   

14.
张丽芳 《会计之友》2009,(18):32-33
中国虽被称为此次金融风暴中尚存的孤岛,但作为世界金融链条中的一环,却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此次风暴的影响。钢铁产量走低、高耗能产品价格降低,煤化工行业煤炭需求增长不大等因素的影响,已造成煤炭市场需求减缓。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我国煤炭企业该如何认识当前形势并制定应对措施,已成为谋求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实物货币(即现金)管理是国家金融宏观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调控金融经济的重要手段;而RFID技术是当前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中主流技术之一,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文中尝试在货币发行业务中引入RFID技术,探索设计一套自动化的物流管理系统,以适应我国金融发展对实物货币物流管理的需求,该系统由货币发行管理系统、物料搬运系统和RFID身份识别系统三个子系统构成。  相似文献   

16.
刘淑芳 《活力》2010,(8):377-377
房地产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自2002年以来,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不少问题.许多地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过热现象:开发投资规模过大、增速过猛,商品房价格偏高,投机需求比重较大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如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或者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而且会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金融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金融企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在金融企业经过多年的体制改革,我国的资本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金融创新不断增加。在我国金融企业的资产管理链条中,价值评估已成为的重要环节。金融企业价值评估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二十一世纪金融企业发展的基本上表现为两大特征,一是金融全球化,一是金融混合经营,在这两大金融企业发展的特征,再有我国金融企业价值评估起步较晚,案例不够丰富,金融企业在经营机制、行业监管、资产和负债等方面与普通工商企业存在显著不同,也给我国金融企业价值评估业带来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住房改革的全面推进,发展住房金融已成为启动住房消费,减少商品房空置,提高住房有效需求的关键问题,作为住房金融重要组成部分的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发展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目前,我国一些金融机构已相继推出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但规模仍比较小,与市场需求尚有较大差距。这是  相似文献   

19.
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数字金融将数字技术与传统金融相结合,推动全球金融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引入数字金融的时间较短但发展较为迅速,已构成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字金融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数字金融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缺位、信用体系不完善、数字金融发展不均衡、素养不高、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新形势下,应从加强监管、统筹协调发展、建立健全法律法规、规范征信、提升素养、夯实基础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深化改革,防范和化解各类金融风险,加快推进我国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金融需求的推动,我国各商业银行现在越来越注重中间业务的创新,逐步认识到中间业务作为商业银行三大支柱业务之一的重要意义,积极探索新的服务方式,倡导新的服务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