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视角,是新闻写作向自然科学借用来的一个概念.又称作角度、视点、观点等.事物本身都是五光十色的多面体,既可以从这个角度去表现,也可以从那个视角去揭示,不同的角度得到的是不同的认识价值.报道的视角和角度,在一定程度上能说明记者处理采访的素材、挖掘材料的新闻价值的流程.选择最佳视角可以变平庸为新鲜,变枯燥为生动,变肤浅为深刻,甚至可以变旧闻为新闻.  相似文献   

2.
杨光  杨宏菲 《活力》2010,(8):350-350
谈到新闻报道道角度,有人会同报道的主题选择联系起来,甚至把这二者画上等号,很少或根本不去考虑其他方面。这是不全面的。那么,新闻角度究竟涵盖哪些方面呢?假如有这样一件事:一个人乱扔烟头.引起一场森林火灾,由于扑救及时,保住了国家财产。这件事,可以反映这样两个主题:一是森林防火,二是主人翁精神。报道究竟反映什么,完全取决于新闻编采者看待问题的视角。主题视角定下以后.就要以此为据来确定选材视角。如果以森林防火为主题,选材视角就要着眼于乱扔烟头方面的事实:  相似文献   

3.
经济新闻报道的多维视角在于从社会新闻角度入手来写活经济新闻,从民生角度来报道经济新闻,以及从市场角度、文化角度和哲学角度来报道经济新闻.  相似文献   

4.
史洪帅 《活力》2011,(12):243-243
一篇好新闻的形成有很多因素,在这些因素中报道角度尤为重要。寻找、透视、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的立足点与选择新闻角度的目的.就是要把事实的新闻价值更加充分、更加突出地挖掘和显示出来。更好地起到新闻报道吸引人、感染人、教育人的作用。报道角度是指采写者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着眼点不同。报道新闻事实所采取的不同侧面和手法。  相似文献   

5.
张志杰 《活力》2010,(20):159-159
一、服务性是经济新闻的内在属性 经济新闻的研究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成为热点,关于经济新闻的功能、作用、特点等论述已不鲜见,但大多数研究仍然从传统新闻学研究视角出发.是把经济新闻作为一种题材范畴的客体研究.而从经济新闻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性认识不多。因此,经济新闻价值的论述,依旧没有摆脱传统的新闻价值诉求。而当我们用重要性、显著性、时新性、趣味性、接近性等标准去衡量经济新闻时会发现.经济新闻不像一般的社会新闻.  相似文献   

6.
李岩 《活力》2012,(17):59-59
民生新闻是从百姓之中采集制作而成的新闻,采用平民的视角。报道百姓身边的新闻,内容上关注百姓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从形式上提高新闻的时效性和互动性,拉近了受众与新闻从业人员的距离、与新闻媒体的距离、与新闻节目的距离。民生新闻是站在平民视角、报道民生内容、导向于民本思想.民生新闻不是一个有关新闻题材样式的具体概念.  相似文献   

7.
隋安娜 《活力》2012,(19):129-129
时政新闻在宣传大政方针时要确立平民化视角,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应在同时强调人的自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基础上维护人的主体性,任何新闻题材,只有放在人类发展或人性的背景下确定报道的角度,才能创作最有感染力的作品.当前时政新闻要把报道视角更多地投向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用百姓熟悉的语言,讲述百姓自己的故事.节目处处体现采编者的良知与责任,并融合情理、道义和品格,强调思想境界、民族精神和人文关怀,从百姓小事挖掘大主题.  相似文献   

8.
杨禹 《活力》2011,(2):91-91
民生新闻是新闻本土化发展的产物,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采用平民的视角。以平民化的表现方式,关注和表现与普通百姓生存发展相关内容的一种新闻。民生新闻以其平民化、娱乐化与服务性备受观众青睐。民生新闻把新闻价值定位于普通市民百姓的需求.让新闻本质回归到“广大群众欲知、未知、应知的事实报道”上,在形式上贴近生活,贴近百姓。  相似文献   

9.
刘尹冬 《活力》2012,(13):48-48
本文试图通过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析我国突发新闻事件报道的有关规律,从受众需求心理的角度去践行我们新闻报道,并总结其新闻报道所要遵循的原则,是我国突发新闻事件报道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读者不爱看工作性报道,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内容上以部门和单位工作经验、成绩为主,对自己用处不大;二是形式上大都空洞生硬,只见工作不见人见事,缺乏可读性。工作不是新闻,但许多新闻来自工作;工作角度不是新闻角度,但从新闻角度来看工作.同样可以寻找出许多读者喜闻乐见的新闻。我们不妨做一点“加减法”,改进党报的工作性报道。[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是事物本身都是多侧面的,它好似一个五光十色的多面体,既可以从这个角度去表现,也可以从那个角度去揭示,不同的角度得到的是不同的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2.
史洪帅 《活力》2011,(2):113-113
一篇新闻稿件的形成.从采访到报道出来,不仅要经过作者留心去发现,用心去思考,精心去提炼.还需要用自己的新闻敏感和独特的思维.较好的角度和丰富的内容去组合、去创作.才能使一篇稿件写得既鲜活又有分量。其实我们大家只要留意一下。我们身边每时每刻都发生着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新事情.只要我们留心、用心和精心,在一些看似枯燥的会议中,捕捉到新鲜的“活鱼”是不难的。  相似文献   

13.
广播节目要有时效性,才能吸引广大听众的注意。而面对新形势下广播新闻,广播新闻要想赢得更多的受众,更应强调时效性。时效性应该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时效性包括时间性与新鲜性两层的意思。时间性:发生与被报道之间的时间差,时间差越小,时效性越强,信息时代,要力争在第一时间发出报道,新闻事业发展史即是争取时间性的历史;新鲜性:新闻报道的新鲜感,表现在内容、视角、切入点、形式、主题等方面,新闻是一种很容易腐烂的商品,刚刚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件最有新闻价值,事件发生后再去报道,新闻价值就要大打折扣了,但是时效性高的报道并不一定都具有新闻价值,因为时效性要求快,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探寻事实的真相需要时间,所以我们要去追求新闻的时效性,但是应该建立在真实基础上这样的时效性才能使得报道具有新闻价值。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来增强广播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呢?笔者,将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谈一下个人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4.
阮琦 《企业技术开发》2009,28(1):278-278
媒体的审美趣味直接关乎其传播效果,灾难新闻的视觉传播尤其如此。在“5.12汶川大地震”周年之际,文章通过回顾地震电视报道、新闻图片并从“真”、“善”的角度剖析其美学意义,最终得出结论:只有以“善”为原则,对灾难新闻中的“真”进行事实、角度、技巧的三次选择,灾难新闻的视觉传播才具有关学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5.
安雅心 《活力》2012,(6):203-203
角度,就是人们观察事物的位置和方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新闻角度的选择,直接关系到一篇报道的成功与否。角度不同,视点不同,结果会完全不同。因此,记者对采集的新闻素材,总是要进行分析比较,找准最佳视点.选取最佳材料,择取最佳表现手法,来向受众传递新闻信息。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的经济报道怎样创新和突破一直是业界高度关注并不断实践的课题。视角选择是实现以事说理、以小见大、以微观反映宏观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和途径。文章从三个方面选择报道角度:从群众的角度落笔,采写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从市场的角度出发,采写出紧扣时代脉搏的作品;从大局角度出发,增强宏观经济新闻的有效性和影响力,彰显新闻报道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7.
林殷 《活力》2012,(18):117-117
角度.即认识事物的出发点,又称“视点”、“观点”等。文学艺术创作讲究角度,电视新闻写作同样重视角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对同一新闻事件,记者选择不同的报道角度,可以给观众提供不同的信息,呈现的效果也会不一样。  相似文献   

18.
赵吉会  刘冰 《活力》2005,(8):75-75
什么是新闻娱乐化?尽管目前尚无明确的界定,但从各媒体新闻报道的着力点上还是能略见端倪。尽管在微观上媒体对不同报道对象的传播呈现着多样而复杂的状态,然而从宏观的角度还是可以总结出新闻娱乐化两个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马庆平 《活力》2013,(5):52-52
新闻记者在参加各种会议、领导活动中.有的记者能够从繁杂的会议信息、程序性的领导活动中,发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独特的报道角度,写出特色鲜活的新闻稿件.有的记者只是例行公事,发篇会议稿、活动稿,这里面不仅有业务水平问题,还有一个新闻敏感性,优秀记者的新闻敏感性触角如“雷达”,在工作、生活中能够及时、敏锐地捕捉、感知,准确地判别新闻事实中所蕴涵的新闻价值,形成自己的逻辑概念和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20.
企业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对客户进行细分,以前大多数从销售的角度对客户进行细分,难以充分反映客户的价值。本文从客户的价值和客户与企业的战略匹配度两个维度将客户区分为战略客户、利润客户、潜力客户和普通客户,并阐述了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