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劳宾 《重庆经济》2005,(10):11-14
一、金融控股公司的内涵及特点,所谓金融控股公司,是以控股公司形式构成的金融企业集团。根据1999年2月由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证券联合会、国际保险监管协会三家联合发布的《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原则》,金融控股公司被定义为“在同一控制权下,所属的受监管实体至少明显地在从事两种以上的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同时每类业务的资本要求不同。”  相似文献   

2.
李睿 《天津经济》2003,(11):32-35
所谓金融控股公司,就是以控股公司形式构成的金融企业集团.根据1999年2月巴塞尔银监委会、国际证券联合会、国际保监会联合发布的<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原则>一文,金融控股公司被定义为"在同一控制权下,所属的受监管实体至少明显地在从事两种以上的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同时每类业务的资本要求不同".  相似文献   

3.
国际银行业务发展的潮流银行业由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即从传统存贷款业务向证券、投资、保险业务渗透成为全能银行,是当今世界金融领域发展的一大趋势。从各国实行的混业经营模式看,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为综合型银行模式,是指在金融机构内部设置若干业务部门全面经营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如德国、瑞士、荷兰、卢森堡等国的商业银行;另一种为金融控股公司下的全能银行模式,它是指在金融控股公司或集团外设立若干个子公司,从事银行、证券和保险等业务,如美国、英国和日本等。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前,西方发达国家银行业普遍实行混合经营政…  相似文献   

4.
符淼 《特区经济》2005,(10):205-206
一、金融控股公司的定义及其特点1999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国际证券联合会、国际保险监管协会3大国际监管组织发布了《对金融控股集团的监管原则》,其中定义:金融控股公司是指在同一控制制度下完全或主要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中至少两个不同的金融行业提供服务的金融集  相似文献   

5.
孙涛 《科学决策》2001,(6):50-54
金融控股公司是20世纪末美国和日本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换的主要方式.金融控股公司模式的发展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色.在美国,1999年&lt;格兰姆-里奇-布利雷法&gt;废除了&lt;格拉斯-斯蒂格勒法&gt;,规定同一金融机构可以从事银行、证券和保险业务,金融控股公司便是实现此目的的主要方式;在日本,1999年开始的大规模金融业重组也采取了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在美日不同的经济金融发展阶段,无论是银行控股公司还是金融控股公司都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各国也建立了各具特色的金融监管体制,它对美国、日本及至全球的金融业发展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金融混业经营的内涵 金融混业经营通常是指商业银行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保险业务及其他投资性金融业务在不同程度和范围上互相融合的金融体制. 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历史沿革以及监管体制等方面的差异,世界各国金融业实现混业经营的路径选择也有所不同,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德国式全能银行为典型代表,在同一银行内部设有不同的业务部门,同时经营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业务:另一类是以金融控股公司为代表,起源于美国的银行控股公司.  相似文献   

7.
21世纪金融服务业进入了综合经营为主导的时代。金融机构的名称、机构本身的性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机构能够提供哪些金融服务,能够实现哪些金融功能。全能银行、金融控股公司、银行控股公司的出现,令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分业经营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通过概念模糊的中间业务,银行实际上可以提供种类繁多的综合性金融服务;  相似文献   

8.
国外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监管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中国缺乏对金融控股公司相关的法律、法规安排,银行、证券、保险三个监管部门对事实上已经存在的金融控股公司有缺乏有针对性的监管制度安排,因此探讨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监管问题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外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监管的典型模式,列举出两种经典的监管模型,初步提出了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金融控股公司在美国的产生和发展以及金融控股公司在中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过程中的作用,得出银行控股公司不仅是中国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主要模式,还是商业银行在现行法律下发展混业合作业务的必然选择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金融控股公司在美国的产生和发展以及金融控股公司在中国金融业走向混业经营过程中的作用,得出银行控股公司不仅是中国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主要模式,还是商业银行在现行法律下发展混业合作业务的必然选择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王璇  袁征 《北方经济》2007,(5):143-144
由于中国缺乏对金融控股公司相关的法律、法规安排,银行、证券、保险三个监管部门对事实上已经存在的金融控股公司有缺乏有针对性的监管制度安排,因此探讨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监管问题成为当务之急。本文首先总结了国外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监管的典型模式,列举出两种经典的监管模型,初步提出了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我国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的约束条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霖叶 《特区经济》2005,(11):335-336
金融混业经营,是指银行不仅可以经营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还可以经营投资银行业务,包括证券承销交易、兼并与收购、保险代理等,也就是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租赁等全方位金融业务于一身。混业经营有两种模式:一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全能银行制,一个金融机构可同时经营银行、证券、保险等多种业务,混业程度最为彻底;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控股公司内部成立各子公司,分别独立经营银行、证券、保险等不同业务。各子公司间设立“防火墙”,严防各业务间的“利益冲突”和“风险感染”,从而达到效率和风险的平衡统一。分业经营则是指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行业内以及金融业与非金融业实行相互分离的经营体制。  相似文献   

13.
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所面临的风险及其化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股公司是企业联合或统治的一种形式,分为纯粹控股公司和经营控股公司。前者通过持有其他企业的股票以控制和管理为唯一的经营目的,后者则除此之外本身还从事经营。金融控股公司,具体指以控制和管理从事银行、保险、证券等业务子公司为主要目的的纯粹控股  相似文献   

14.
对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模式的冷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分析 金融控股公司是多种金融机构及金融业务的聚合体,其风险不仅表现为银行、证券及保险各个行业本身所具有的风险,而且也表现为混业经营后所出现的各种交叉感染的系统性风险以及内部控制风险、多重财务杠杆风险等,具体表现如下:①系统性风险。在金融“分业经营”的体制下,任何一个金融机构的倒闭或破产,一般只会对金融机构本身发生巨大的影响,不会对其它的金融法人机构产生毁灭性的灾难。而成立金融控股公司之后,  相似文献   

15.
商业银行介入证券业务的适度性与中国银行业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研究商业银行介入证券业务对银行运行成本和金融系统风险的影响后发现 ,商业银行介入证券业务的适度性应满足 :介入范围的边际收益 (银行外部交易成本与金融系统社会监管成本的下降幅度之和 )等于其边际成本 (银行内部管理成本的上升幅度 )。就中国的具体情况而言 ,我们应鼓励内部管理比较规范的银行 (比如上市银行 )率先介入某些证券业务 ,对符合条件的银行介入相关证券业务要求采用金融控股公司等组织形式 ,并建立严格的“防火墙”制度 ,同时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6.
束华 《开发研究》2001,(4):16-19
在我国当前金融分业经营体制下 ,国有商业银行改组成适宜多元化经营的组织形式—银行控股公司 ,已是必然选择。银行控股公司具有其它银行形式所不具有的优势 ,它是我国银行组织制度的重要创新 ,需要有相应的制度调整。  相似文献   

17.
金融控股公司不同于全能银行的是其具有股份控制、母子公司独立的组织结构特点,但其实现金融业综合经营的特点又与单一的银行控股公司有所区别.当前,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的发展还处在"先行先试、稳步推进"的阶段,需要对金融控股公司在全面认识的基础上理性对待.  相似文献   

18.
汤斌  李健 《乡镇经济》2004,(7):38-40
在当前状况下,构建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商业银行实践混业经营的一种有效的组织模式选择,其原因除了金融控股公司特有的组织结构和经营方式上的特征外,还能有效地避开法律对于混业经营的限制;有效阻断银行、证券、保险和其他金融业务的风险传递;有利于进行金融监管。现阶段以商业银行为主导构建金融控股公司、实践混业经营的过程中,应该把握好若干主要方面,即国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造、组织机构整合与上市;利用兼并、收购、合并等手段实现扩张;对现有不规范的金融控股公司进行规范和完善;还要注重建立内部“防火墙”制度。  相似文献   

19.
赵琳 《北方经济》2008,(20):82-83
我国金融业仍然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监管,这己难以适应混业经营的世界大趋势,金融控股公司不失为我国金融业由分业经营迈向混业经营的现实选择。本文比较了世界各发达国家金融控股公司的运行模式,分析其优劣,结合目前我国金融业经营现状与困境,得到结论:我国现阶段应建立以银行业为主体的纯粹性的金融控股公司,努力培养银行、证券、保险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专业化的基础上逐步开展多元化合作经营,加快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步伐。  相似文献   

20.
在金融控股公司体制下,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持股关系,可能会在资本充足问题上隐藏风险,作为监管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的一项重要量化指标,最优资本充足水平的科学计量能够达到准确评价金融控股公司整体健全程度的目的。仅包括银行与保险两类子公司的金融控股公司,其组织结构的松散与紧密程度将影响相应的最优资本充足水平,且与单一银行或单一保险公司形成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