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邢  刘湘钰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9):113-114
2010年新年伊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下称《规划》)获国务院批准,《规划》赋予安徽在承接产业转移等经济领域拥有"先行先试"的权利,并将安徽定位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增长极"。《规划》表明皖江及安徽板块在国家经济战略中获得重大的地位提升,其所带来的政策倾斜,项目扶持和资金注入等将为产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带来重大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2.
郎赢旻 《浙商》2010,(6):115-115
长江流经安徽400余公里,有“皖江”之称。活舞八百里“皖江龙”,是安徽人执着的追求。2010年1月12目,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下简称《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这是迄今全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本刊记者就此采访了安徽省浙江商会会长何建国。  相似文献   

3.
窦友民 《现代商业》2013,(17):142-143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出台为安徽芜湖县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安徽芜湖县对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和外商投资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文章通过分析芜湖县承接产业转移具备的优势和面临的竞争环境,对芜湖县招商引资的对策提出了多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4.
钱晓春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9):128-130
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为皖江地区乃至整个安徽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的历史机遇。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剖析安庆市承接产业转移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浅析皖江城市带旅游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这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为推进安徽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也为中部地区加速崛起点燃了助推器。  相似文献   

6.
八百里皖江龙腾虎跃。今年年初,安徽第一个进入“国字号”的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正式获国务院批复。作为安徽乃至全国最具有影响力的城市带,这为江淮汽车的奋力崛起创造了非常好的环境和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安徽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加快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推进中部崛起发展战略,国家将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定位于安徽皖江城市带。从产业转移的内涵及其动因入手,对安徽皖江城市带产业转移的背景及其特征以及产业转移的比较优势和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应对安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建议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产业集聚视角下,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面临着产业集聚区内分工协作水平及产业配套能力弱、工业园区建设滞后、产业集聚的具体规划和政策缺乏、现有集聚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出现恶性竞争等一些具体问题。皖江城市带要提高其产业承接能力,应发挥各级政府在培育产业集聚和承接产业转移中的引领作用,扩大产业集聚规模,发展有地区特色的产业集聚,建设工业园区,以吸引东部发达地区产业持续转移和投资,促进皖江城市带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汤伟 《商》2012,(13):158-158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有序的产业转移势在必行。本文将主要以定性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将首先介绍皖江地区的现状,然后分析皖江地区同东部地区在产业转移方面的合作和产业升级。旨在通过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研究,提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所存在的不足,以及在承接产业转移时注重自身产业的升级,为中部其他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朱镇斌  孙晓峰 《现代商业》2011,(26):187+186
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2010年初,国务院制定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规划,旨在促进皖江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探索承接产业转移的新途径,必须坚持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与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实现社会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实施为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机遇。文章从拉力、斥力、推力、阻力四个角度分析了皖江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促进产业转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芜湖港位于东部与西部的过渡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将芜湖港口航运发展摆在了突出位置,明确提出"把芜湖建成皖江城市带重要的航运枢纽"。近几年来芜湖承担这东部向西部的产业转移,其功能不断地向皖中和长江上游和经济腹地扩展,其本身是安徽最大的航运中心,也是全球综合运输网络节点。煤炭、集装箱、大宗生产资料电子商贸是芜湖三大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2010年伊始,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由合肥、芜湖、安庆等九市组成的皖江城市带,这是迄今为止安徽省第一个进入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战略,是安徽发展面临的历史性机遇和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被批复的背景下环境因素成为合肥发展的短板,将对当前合肥环境承载力进行测算,由此对如何实现皖江示范区在不超过环境承载力的情况下实现"超常规发展"和合理规划皖江示范区的产业布局提出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8月26日,国家工商总局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在合肥市就《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支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共同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工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钟攸平,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唐承沛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国函〔2010〕5号)。  相似文献   

16.
何欣  范伟 《致富时代》2011,(3):55-55
产业集群的建设中不仅要考虑历史积淀,资源优势等因素,更为重要的是不能拾人牙慧,要走具有特色的产业集群之路。国务院和国家发改委在今年初提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再次把皖江城市带这个重要的区域经济概念摆到了人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提出"中部崛起"战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得到国务院批复,加上我国对外资吸引力增强,外商对安徽省进行直接投资的规模也将逐步扩大。其中,服务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为50.65亿美元,占实际利用外商总金额的比重为51.3%。本文通过对安徽省服务业利用FDI的实证分析,揭示出安徽省服务业利用FDI对安徽服务业的经济发展、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和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升级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自2010年国务院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以来,芜湖市作为示范区核心城市,凭借自身的地理优势、要素禀赋、文化底蕴以及产业基础,充分发挥承接产业转移桥头堡作用,抢抓机遇,进一步凸显皖江开发龙头地位和重要节点城市作用,着力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芜湖城市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9.
1月22日上午,安徽省政府宣布《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获批,这是2010年首个获批的区域振兴规划,皖江城市带也将因此获得中央政策强力支持。据悉,国家将给予皖江城市带更多的土地指标,并在财政等政策上给当地以支持。示范区建设不仅仅是安徽的事,而且是全国的事。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司长范恒山在发布会上说。这不禁让人想起诸侯崛起的2009年。而201 0年是否会延续2009年的趋势呢?  相似文献   

20.
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出台为安徽省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安徽对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和外商投资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地方各级政府也通过各项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外商投资的进入。面对国内外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地方政府如何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保持招商引资的优势定位,如何处理好招商引资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如何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提高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是值得研究的现实课题。本文以芜湖县政府招商引资工作为例,借鉴其他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先进模式,运用招商引资理论总结经验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