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结合当前创意产业发展的强劲趋势,运用文献研读的方法,拟定和探讨了了创意产业集群创新风险的涵义和识别类型,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为产业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风险投资的风险识别、评估与控制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风险投资的高风险和高收益共存。对风险投资的风险识别和控制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投资损失 ,增加风险投资的成功率 ,实现高收益。文章主要研究风险投资的风险类型和进行风险识别、风险控制等环节的技术和策略 相似文献
3.
周远秋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30):43-43
文章从企业财务活动方面分析了企业运营中财务风险形成的原因,从风险类别、风险防范和风险处置等方面提出了财务风险识别的方法,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企业在经营中避免财务风险的主要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企业集群风险诱因识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集群作为一种新型的中间组织形态,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面临着各种风险诱因的威胁,本文通过构建企业集群风险识别的框架,对风险识别分类,以达到对风险诱因进行具体的分析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会计能够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便于决策者做出准确判断,会计行为构成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使得会计风险与日俱增。因此,如何识别会计风险并进行有效控制就成为备受企业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7.
本文引入风险度量的经济学理性概念:一种风险度量方法为经济学理性的是指,这种方法对风险的度量结果与经济学中理性人对风险的排序结果相一致,采用这种方法度量风险的决策者,其决策结果也是经济学理性的。本文从风险状态下的决策理论出发,论证了在银行监管问题上,经济学理性的风险度量方法需要满足的条件。结合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演进趋势,比较了几种重要的风险度量方法,并提出了一种经济学理性的、符合银行监管需要的风险度量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识别及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国际投资合作已成为当前国际经济发展的主题之一。文章从分析对外直接投资风险识别的过程和风险的种类,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强调加强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识别和防范,避免或降低投资的风险程度,对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及中国经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使得高校招生规模日益壮大,许多高校开始大规模举债办学,财务风险问题越来越受到相关研究学者的关注.因此,如何准确、及时的发现和解决高校财务运作中的风险问题,是当前高校所需面对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高校财务资产负债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来研究高校财务风险问题,设置相应风险阀值,将高校财务状况划入不同等级,为防范与控制高校财务风险提供一种有效的预警工具. 相似文献
10.
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提高施工企业经营效率,完善项目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施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具有自身的特点,本文主要结合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分析了目前施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应的策略和建议,从而提高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相似文献
11.
金融风险新领域——银行操作风险的计量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把操作风险纳入监管范围,要求提取准备金,操作风险正日益成为全球银行业风险管理中的一个研究焦点。本文从操作风险的概念出发,介绍了操作风险测度的方法,提出了我国银行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国际合资公司(IJV)是中国企业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模式以及获取国外资金和资源的重要平台,而如何全方位地实现合资的目的是企业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控制和知识管理等理论,构建了关于整合机制、知识获取和组织绩效的新的理论模型,并以华南地区的96家IJV企业为样本,使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检验该模型,结果表明,整合机制正向影响知识获取,知识获取正向影响组织绩效,而整合机制对组织绩效没有直接的正向影响。本文的理论贡献在于遵循控制-知识-绩效的路径建立和检验了新的理论模型;实践启示在于中方企业应该增强对IJV的控制意识和能力,采取综合协调恰当有效的控制机制,在与外方的博弈中争取主动,获取更多的管理和技术知识,培育技术研发和知识管理能力,积极地实现当初预定的学习目标,从而提高我国企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3.
对风险的关注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越来越显重要,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出现产生了新的不确定性.本文在界定基于消费者的电子商务风险、考察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关系之后,对电子商务风险进行了分类,并强调研究非技术风险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本文讨论了电子商务的风险度量,并给出一个基于消费者的风险度模型. 相似文献
14.
风险投资的风险结构及分担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化分析了风险投资的风险构成,指出风险投资的风险系由环境风险、投资风险、主体风险三个维度构成。进而探讨了风险投资的分担机制,认为通过引进政府部门、保险机构、风险投资互助协会、孵化器等不同主体,有助于充分分担风险投资风险,减少风险投资主体因为项目投资失败所带来的经济损失,进而充分发挥风险投资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终极控制权与财务风险:来自沪市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财务预警指数与金融工程领域广泛使用的VaR两个角度来定义财务风险,研究终极控制权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终极控制人的现金流量权与控制权的偏离程度越高,上市公司财务风险越高。同时,终极控制人的性质亦会影响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民营上市公司的财务风险最高,地方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次之,中央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财务风险最低。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现阶段,农户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面临着巨大的价格风险。农产品市场是近似的完全竞争市场,其价格波动的幅度大,下降持续的时间长,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建立农产品保护价格制度,培育期货市场,发展订单农业,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有利于转移和分散农户价格风险,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投资者的视角,公允价值应用风险可分为不应用风险和无效性风险,其中控制无效性风险是控制公允价值应用风险的关键。结合公允价值应用过程分析,文章指出导致无效性风险的关键环节是企业管理层对公允价值信息的计量和披露,该环节存在管理层故意风险和管理层非故意风险。针对这两种风险,建议从制定高质量的、与公允价值相关的会计、审计准则,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和建立市场信息数据库,完善公允价值信息计量、披露等层面入手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8.
企业国际化进程中国际风险变化特征识别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中,会遭遇到政府、市场、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国际风险。当企业采取不同涉入程度的进入模式从事国际化经营时,它所面临的主要国际风险也有所差异。企业应根据自身所处的国际化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国际风险的识别,以有效提升国际化经营绩效及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住房公积金制度是我国政府实施的一项住房保障制度,但是在其运作过程中,其风险贯穿于住房公积金缴存、使用和管理的全过程。对住房公积金的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剖析风险存在的根源,提出构建科学的监管模式、进行实时监控以及在各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风险防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卫星平台式产业集群风险和控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卫星平台式产业集群技术势差的集聚效应使集群面临来自技术创新层面的风险,中心企业的根植性、政府集群政策的偏差使集群面临内部和外部的风险,应提升本企业的技术实力,建立学习机制,推动中心企业交流从而控制风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