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的生活质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污染排放与我国现有排污权交易制度冲突日益加剧.顺应形势,近年来我国在排污权交易制度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立足我国实际,排污权交易作为环境保护经济手段的一种运用,在我国已有了成功实践,但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排污权交易制度在实践应用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法律不健全、监督力度差等,本文在分析我国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在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目前在我国实施排污权交易的政策建议,使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实施排污权交易的障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完善和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是用市场经济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的有益探索,它已成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本文回顾了浙江省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的实施现状,对排污权交易制度试点过程中的障碍进行了总结,并为排污权交易制度的优化提出了有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结合污染物的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我国已经进行了十多年的各类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但是,排污权交易却至今未能形成一个全国统一的环境政策。本文利用制度分析框架从制度结构与不完全合约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并认为妨碍我国排污权交易政策实施的制度瓶颈主要是排污权交易制度结构的缺陷。  相似文献   

4.
排污权交易中的政府行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基于市场的环境经济政策。中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发展实践始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在部分省市以试点的形式进行。目前排污权交易在其基础、保障、运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阻碍了其实践活动的开展。限制了其控污作用的发挥。而政府在这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明晰、规范并完善政府行为,才能为排污权交易的进行打牢基础,夯实保障,辅助运行,实现经济、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关于国外排污权会计的最新发展进程述评与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排污权交易作为一项有效的环境经济政策,自设立以来在各国企业问迅速推广.随着交易规模的扩大和制度的健全,尤其是对企业财务影响的加剧,排污权交易的会计处理已成为近几年环境财务会计的热点与难点之一.本文系统研究了排污权交易会计研究的历史进程,介绍了欧盟、美国、日本等各国会计准则委员会及相关机构在排污权会计指南与实务上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我国排污权会计准则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结合污染物的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制度.我国已经进行了十多年的各类排污权交易试点工作.但是,排污权交易却至今未能形成一个全国统一的环境政策.本文利用制度分析框架从制度结构与不完全合约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并认为妨碍我国排污权交易政策实施的制度瓶颈主要是排污权交易制度结构的缺陷.  相似文献   

7.
排污权初始分配的一种改进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实践证明了排污权的合理分配会对排污权交易制度的有效运行及环境总量控制目标的实现产生重大影响。单一的排污权分配方式导致了排污权分配机制的低效。如果在排污权初始分配机制的构建中引入累进性的价格机制,使免费与有偿分配有机结合并发挥环保产业的补偿功能,那么分配机制将能有效地界定排污权的价格并防范市场势力,从而实现公正合理的分配,促进排污权交易制度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8.
排污权交易制度自引进中国以来备受学者争议,在中国实行排污权交易制度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结合中国排污权交易试点存在无统一立法、缺乏高技术统一监测体制、排污权初始分配不公及“零供给”现象等不足,在立足国情基础上提出中国构建该制度的几点建议,如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统一立法规定、排污权初始分配统一有偿化、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监督管理体制以及设立排污权交易中心等。  相似文献   

9.
构建有效的排污权价格形成与运行机制是排污权交易制度建设的关键环节。本文分析了排污权的初始分配机制以及不同市场条件下排污权交易的价格形成机制。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排污权的市场价格等于各企业的边际治理成本。经济增长、污染治理技术进步、政府环境目标以及预期因素等将对排污权价格变动产生影响。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市场势力和交易费用的存在降低了排污权价格机制的效率。文章最后提出了优化排污权价格形成和运行机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美国最成功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当属铅添加剂信用交易制度和SO2排放权交易制度。它们的成功归因于一系列因素,比如:创设一种统一同质的商品、使用一种完全以排放为依据的绩效测量手段、交易行为由私人自愿来完成等等。在全球范围内,美国是排污权交易机制的积极倡导者,倾向于借助排污权交易机制来应对诸如酸雨和区域环境质量之类的环境问题。正是基于这方面的丰富经验,美国一直尝试将排污权交易作为解决全球变暖的首选机制。为此,美国不仅想方设法将排污权交易机制纳入《京都议定书》等国际气候变  相似文献   

11.
支持排污权交易的权证流通系统功能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排污权交易是通过市场机制来控制环境污染的重要手段,建立一套完整、精确的排污权证流通管理信息系统是排污权交易制度有效运行的保障.文章在分析权证流通系统特点、排污权证分配与交易流程以及权证流通系统功能需求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支持排污权交易的权证流通系统功能结构模型,为系统开发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中国各地区可持续发展环境子系统为例,设计了可持续发展环境支持能力动态评价地理信息系统,并给出了中国各地区四个层面上可持续发展环境支持能力评价的专题地图.评价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可持续发展环境支持能力逐年增强,环境污染得到一定控制,环境保护水平和生态质量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资源环境逆差是对贸易成效的一种环境评估指标。目前,我国对外贸易中环境成本外部化的问题比较严重。应从资源安全与防止污染转嫁两方面着手平抑资源环境逆差,一方面,通过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资源储备制度,广泛推行国际领域的资源合作与开发,缓解我国目前资源紧缺的现状;另一方面,通过建构贸易政策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征收污染税,防止国际贸易带来的污染转嫁,最终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的结构性转型。  相似文献   

14.
2017年,我国环保部门完成了火力发电等行业的排污许可证的核发,对我国建设排污权交易制度和实现“一证式”环境管理体制具有重要意义。围绕排污许可证中污染物的排放许可限值展开研究,应用脱钩原理对我国2003—2017年火力发电行业SO2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进行分析,并基于脱钩理论,结合灰色预测方法GM(1,1)并运用情景假设法分析评价了排污许可证对我国2018—2020年火力发电行业SO2排放的约束作用强弱及其合理性,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2000~2009年我国的汽车产销量和石油产销量,指出由于我们现在存在认识力度不够、产业结构不合理、法律监管体系不健全等影响因素,造成了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文章指出,要解决我国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可以从强化人们的认识,优化产业结构,建立可持续能源系统,完善政府节能体系,建立和完善节能保护机制等一系列的节能减排措施来提高我国的环境现状,从而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The literature on trade liberalization and environment has not yet considered federal structures. In this paper, we show how the design of environmental policy in a federal system has implications for the effects of trade reform. Trade liberalization leads to a decline in pollution taxes, regardless of whether pollution taxes are set at the federal (centralized) or local (decentralized) level, and it increases social welfare. The effect under a decentralized system is smaller than if these taxes are set by the federal government, and pollution emissions therefore decline in this case. Moreover, majority bias interacts with trade liberalization if federal taxes are used.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与此同时,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凸现。日趋严重的农村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河北省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其制度缺失的认真分析,课题组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要通过干部选拔考核机制、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法律体系、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管体制、财政税收政策、科技支持保障机制以及公众参与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构建起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In theory, efficiency and compliance levels induced by an emission trading system should not depend on the initial allocation mechanism for permits in the absence of transaction costs. In a laboratory experiment we investigate this prediction by comparing frequent and infrequent auctioning as well as two different grandfathering schemes under market rules that closely resemble those of the European Union Emission Trading System. Our experimental results suggest that, contrary to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the initial allocation procedure has the potential to affect efficiency of the final permit allocation. While we do not identify an effect of the initial allocation procedure itself (auction vs. grandfathering), we observe higher final efficiency after infrequent auctioning of permits than for frequent auctioning. Surprisingly, for a grandfathering scheme that distributes permits proportional to expected needs the high initial efficiency is substantially reduced by secondary market trading. An analysis of behavioral patterns shows that permit prices and abatement levels are initially substantially higher if permits are allocated by auction and we also find more over-banking as compared to the grandfathering treatments. Treatment differences diminish in the course of the experi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