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吴春平 《时代经贸》2007,5(12Z):187-187,189
所谓筹资,是指企业根据其生产经营、对外投资及调整资本结构的需要,通过筹资渠道和资金市场,并运用筹资方式,经济有效地筹集为企业所需的资金。资本是一个企业产生和发展的不竭动力,现实中资本结构影响企业的治理结构和市场价值,其合理与否会影响股东、债权人和经营者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企业筹资方式的选择与企业资本结构、资本市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企业利益相关者与资本结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研究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与资本结构的关系。通过构造利益相关者关注度指数,研究了计算机应用服务业关键利益相关者对资本结构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利益相关者关注度指数与资本结构负相关,企业员工报酬对资本结构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回顾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过程,对资本结构理论进行了反思。利益相关者在企业中投入了实物资本、人力资本、金融资本或其他价值物,并因此承担了一定风险。然而传统的资本结构理论均主要是围绕着物质资本(股东和债权人提供的资本)而建立起来的。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利益相关者都向企业投入了专用性资产,都为企业的剩余作出了贡献,因而有权分享企业的剩余。因此,有必要对既存资本结构进行重构,知识资本是企业在进行资本结构时应当考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比较公司治理:一个新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已有的比较公司治理研究仅从物质资本所有者角度展开分析是不够全面的,应该从一个新的视角,即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对各国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比较。据此框架可以得出,各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大体上分为“资本雇佣劳动”式单边治理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两种模式,且表现出向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趋同的迹象。  相似文献   

5.
王涛 《生产力研究》2005,(1):154-156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企业理论中的一个新分支 ,对各国的公司治理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从契约理论角度分析利益相关者理论 ,指出其存在的缺陷 ,提出股东优先的利益相关者治理观点 ,说明应重视股东在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结构中的主导地位。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特征 ,认为国企改革必须改变国企经营者控制下的治理结构现状 ,重塑企业价值追求 ,恢复资本所有者在企业共同治理中的主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一、文献综述 资本结构理论是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的三大核心理论之一。关于资本结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以MM理论为基础的资本结构主流理论,主要研究资本结构和企业价值的关系:二是以MM理论为基础的资本结构决定因素学派,主要研究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利益相关者相关者理论在我国的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1999年后的研究文献中。研究成果体现在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分类、排序等17个方面。我国的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虽然在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分类和公司治理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这些研究成果中,规范性和描述性研究成果居多,实证和运用研究成果少,运用研究成果缺乏可操作性。今后我国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应加强实证和运用成果的研究,增强运用成果的可操作性,同时提高研究的质量,以便更好地指导企业经营和我国的企业改革活动,从而更好地保护和增进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经济师》2015,(11)
企业资本结构指的是在一个企业的长期财务结构中,长期负债和企业所有者权益的比例,它是衡量企业财务状况良好与否的一项重要指标。然而现实中,有关于资本结构的研究文献多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市场为背景,以中国市场为研究背景的文献并不多见。文章依据国内外相关资本结构理论,并同时参考国内学者近年来的创新研究,通过分析目前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以一家具体的中小企业(深圳市科陆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得出我国目前的资本结构尚待完善的结论,进而提出优化我国中小企业资本结构的几点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中国的实证研究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益相关者理论日益在管理学科、企业伦理学、法学和社会学等领域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在理论框架、研究传统等方面均有了较深入的探讨。但在实证研究方面,该理论仍显薄弱。特别是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识别、权重研究、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及如何评价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我国的理论界和管理部门已开始重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问题,但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我国的实证研究需要有前期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0.
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设计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理论,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设计必须坚持同权原则,均占原则,市场原则和边际调整原则。企业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机制的主要内容包括:董事会成为企业物质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受托人;广大职工,经理人员和股东各自推选自己的董事和监事代表组建董事会和监事会;职工代表大会和经理人员会议与股东大会一起成为最高权力机构;股东,经理人员和广大职工根据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相对原理分享企业剩余。  相似文献   

11.
略论构建适于国企改制的财务契约结构之关键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尚洪涛 《现代财经》2007,27(8):61-65
要适应国企的现代经营方式,必须以利益相关者行为互动的全新视角,重新审视和界定企业的筹资决策,构建考虑包括股东在内的所有"要素投入者"的利益要求的"财务契约结构"."财务契约结构"深化了"资本结构"的内涵,拓展了"资本结构"的外延,是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下对"资本结构"的新诠释.以此为基础,应进一步把握构建国企财务契约结构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2.
如何确定最优的资本结构一直是企业和金融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现代的资本结构理论自MM理论的开创性研究以来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自Modigliani和Mnler之后资本结构的研究在MM理论的基础上已经发展成为多个流派。综观资本结构理论的不同学派我们发现这些理论分流的源头就是在于对确定最优资本结构标准的不同。代理理论以代理成本最小为标准;权衡理论以税盾效用与破产成本、财务困境成本之间的权衡为标准:信号传递理论以资本结构向投资者传递最有利于公司的信号为标准:控制权理论以掌握企业的控制权为标准等等。然而从企业融资的根本目的来看,企业是为了让自有资本在企业的生产运作活动中达到资本的增值,投资人也是为了获取投入资本的价值增值,其本质是为了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此外,信用风险构成各类经济活动风险的一大部分,企业如何在股东财富最大化的标准下考虑信用风险的影响正是本文主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乔增光 《经济师》2007,(10):59-61
企业资本结构问题是财务经济学和微观金融领域最基本的研究课题之一,自MM定理产生以后,更多的西方学者致力于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传统资本结构理论、现代资本结构理论和新资本结构理论,在各个发展阶段,根据研究重点和方法的不同,又有许多小的分支。文章旨在通过对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历程做一个梳理,使读者对资本结构理论的脉络有一个明晰的认识,为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做一些铺垫。  相似文献   

14.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理查德·罗尔是一位世界著名的金融经济学家,其研究领域广泛,成就卓越,为推动金融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有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理论、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企业并购理论、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等方面。本文梳理和总结了罗尔对金融经济学的主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资本结构理论演进、评述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要追溯了企业资本结构理论的演进历程,分三个阶段介绍了资本结构理论主要流派、支脉的经典文献和观点,从演进脉络、发展轨迹、研究模式和经验性支持等方面对资本结构理论进行了评述,并在此基础上,就资本结构内涵界定、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组织形式、资本结构度量、税制结构等影响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随着金融市场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的不断发展,资本市场的许多基础理论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与现有理论相悖的异象不断涌现。新近兴起的实验经济学为人们研究资本市场提供了一条更为有效的途径。本文分析了实验方法在资本市场研究中的利与弊,介绍了部分资本市场实验的设计过程,并应用该方法分析了风险与收益、资本市场的效率、市场泡沫的产生和破灭、CAPM理论,以及交易制度等。文章指出,在资本市场中运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具有可控性、可比性以及可重复性等优点,为我们对于资本市场诸多理论进行检验提供了可能。在资本市场实验的设计中,我们不但需要考虑实验的各种交易制度,还需要考虑到被试人员的选择、交易资产的确定以及市场信息的设计等很多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全面地考虑,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可信度,进而为我们对于各种金融理论的检验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17.
王阳 《时代经贸》2010,(22):142-143
利益相关者理论,早已被当今理论界及社会各界普遍接受。我国面临的当务之急是如何建立起公司相关者的利益实现机制。本文阐述了利益相关者的理论内涵,分析了传统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不足,借鉴了国外体现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结构,提出了通过变革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以促使公司有效地承担其社会责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公司治理理论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诚 《经济论坛》2004,(17):40-41
对公司治理问题的研究可溯源至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有关论述,然而,对公司治理问题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才兴起的。综观国内外有关文献,可发现对公司治理的研究已非常广泛,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①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研究线索:股东控制模式与市场控制模式;②公司治理目标:股东至上与利益相关者至上;③公司治理模式研究。一、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研究线索1.股东控制模式。股东控制模式强调公司内部产权安排的重要,突出控制权的决定性意义,但往往忽视控制权市场、经理市场对公司经营者的约束作用。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  相似文献   

19.
在代理成本理论基础之上,詹森于1986年提出了"自由现金流"理论(Free Cash Flow Theory,FCF Theory)。①该理论认为:在拥有大量自由现金流的企业中,由管理层与股东的冲突而带来巨大的代理成本,可以通过资本结构的调整或者公司控制权市场力量的运用而达到有效的克服,从而最终增进股东的利益,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张喆夫 《时代经贸》2009,(12):101-102,100
会计信息能够影响公司价值创造和分配的进程,完善公司治理体系能降低资本提供者(股东与债权人)与管理层之间的代理成本,创造公司价值。公司治理应从维护股东利益向维护公司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转变,实证会计理论受到实证代理理论的很大影响:在会计实务的研究中也反映了公司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