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在我国实行土地集体所有制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村土地制度总体框架下,土地流转作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补充,也是市场经济下资源配置的有效形式.但土地流转毕竟是农村土地变革的新生事物,对经济金融既有积极因素,也有负面影响.为此,人民银行衡阳市中心支行近期对衡阳市辖内2个行政村进行了典型调查,初步掌握第一手资料,并试图探索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有效途径,推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通辽市在坚持国家基本农村土地制度的前提下,对农村土地使用制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框架内,实行了灵活多样的土地经营权制度。促进了土地的合理利用,适应了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已经在部分农村、部分产业、部分农民中尝试推行,取得了初步成效,并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越来越多农民的生产生活。通辽市农地流转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分析农村既定土地制度存在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依法保障农民拥有长期充分的承包经营权,建立顺畅的农地流转机制,来完善双层经营体制。  相似文献   

4.
集体所有制对农村土地产权的归属,界定模糊,不利流转,急需改革法律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的刘承韪著《产权与政治——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研究》,独树一帜,从法律与政治结合的视角,深入研究中国农村土地的财产权问题。作者认为:"集体所有权是一个产权怪胎。在现代民法体  相似文献   

5.
封面文章     
《甘肃金融》2011,(5):2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劳动力流动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最普遍、最具影响力的现象之一,因此本文从劳动力流动的视角,就土地及土地制度安排在劳动力流动不同阶段所发挥的不同功能,以及劳动力流动引发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对土地功能与土地制度安排的影响,来透视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土地制度的效率,探讨推动农村社会经济结构变革的动力。  相似文献   

6.
通辽市在坚持国家基本农村土地制度的前提下,对农村土地使用制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框架内,实行了灵活多样的土地经营权制度。促进了土地的合理利用,适应了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已经在部分农村、部分产业、部分农民中尝试推行,取得了初步成效,并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越来越多农民的生产生活。通辽市农地流转工作虽然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在我国已经出现了一段时间,对发展的时代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土地股份合作制不仅有利于弥补现在家庭承包责任制中的不足,而且在现在土地流转中遇到的矛盾和难题也能得到一定的缓解。然而,在运行过程中,该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必要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8.
从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来看,中国农村土地流转有其必然性。金融发展是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推动力,农村土地的有序流转能进一步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研究表明,土地流转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有效、规范的土地制度变迁能推动经济发展。在土地流转中,政府基本职能的界定、政府监管效率的高低、农村金融制度的变革直接影响农村土地流转的成败。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构建始终是建立在土地资源各项权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基础上。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研究,一直是紧跟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实践过程展开的。本文通过对土地产权制度的归属问题的研究,来梳理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的变迁。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们面临两个困惑:一是与城市人口相比,9亿多农民有土地和山林等资产为什么收入还比较低?二是与全部发达国家只有9亿多的总人口相比,我国有13亿多人口为什么内需还不足?问题的关键是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主要原因是城乡二元体制和农村集体所有制改革滞后。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消除城乡二元体制,深化农村集体所有制改革,进一步探索农村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增强农村  相似文献   

11.
从60年历史看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一是土地产权要努力并尽可能清晰到农民个人,二是农民以土地产权收益换取农业现代化及农业产业升级要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需要回顾并反思中国现有农村土地制度的形成历史,否则就无法确定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目标,更无法公正地设计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方案。中国当今的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房地产制度的历史变迁 1.土地制度变迁 第一阶段:新中国建立后至改革开放前.这一时期主要特点是土地公有化和无偿使用,土地具有非商品性质.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土改,土地为小农分散所有,然后经过三大改造建立了土地公有制的地位,继而建立了土地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其间曾通过人民公社将土地的集体所有拔高为全民所有.从1962年开始,经过调整实现了土地全民所有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集体所有的形式.由于高度集中垄断的体制,土地的使用完全靠无偿划拨,土地不具有商品性质,更谈不上形成土地市场.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产权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土地制度的深刻变革,变革的核心是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这种制度变迁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帕累托改进的性质,但在某些方面还有待于发展和完善。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建设的思路:以现行产权制度为基础,通过修订和完善,不断发挥现行产权制度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土地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而土地问题的中心所在又是人地矛盾。新中国的农地产权制度几经变迁,仍然未能真正解决人地矛盾。坚持现有的土地集体所有制,明晰产权制度,通过土地入股进行规模化经营,是解决人地矛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从协议出让到“招拍挂”制度的实施,从土地出让金的体外循环到全额纳入地方预算管理,我国土地出让金制度经历了一种强制性的制度变迁。随着国有土地政策的改革完善和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土地出让金收入快速增长,已经成为地方政府进行土地开发和城市建设的主要财力来源和地方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内容。土地出让金管理的渐进式改革路径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论文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的视角,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土地红利"产生的制度背景、分配格局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一方面揭示出在城镇化过程中依靠土地、劳动力和环境等要素驱动的发展模式在经济发展初期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分析了公权力对于"土地红利"攫取导致的城乡二元社会重新分化所引发的经济结构、分配格局以及社会关系的失衡问题。笔者认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的重点是提高农民对"土地红利"的分配份额,这也是推进我国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国家和集体两分的土地所有制结构在中国,土地所有制形式有且只有两种:即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这是在中国的宪法中明文规定的。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也就是说.中国的土地所有制,不是单一的土地国有制,但也不存在土地私有制。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农业经济在经历较大的发展后出现徘徊,其原因之一就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尚不完善以及改革步伐的滞后,我们知道,农业土地制度是指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农业土地关系的总和,包括土地所有制度和土地使用制度两个方面。本文拟从分析我国当前土地产权制度的问题入手,探讨农村土地制度进一步改革的思路。 一、关于农村土地所有制度 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从我国现行的相关土地法律来看,集体所有权主体并不明确,《民法通则》和《土地管理法》都将农村集体规定为农业生产合作社等农业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及乡镇农民集体,就是说,土地所有权主  相似文献   

19.
郭晓丽 《时代金融》2012,(33):291-292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农村土地利用矛盾日益突出,农村土地利用率不高、农业用地非农化以及耕地补偿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长期存在,严重影响了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的稳定。本文在对农村土地分配的历史变迁和农村土地利用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农地非农化的危害进行了阐述,最后针对我国土地利用现状和问题提出了若干改善农村土地使用状况和失地农民现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马克思的土地产权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变迁及现状,总结出马克思的土地产权理论对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重大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