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完善保险营销管理制度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宇 《上海保险》2006,(2):60-60,56
从1992年友邦入驻上海建立营销员制度起,至今已有十余年历史。个人寿险营销员已有一百多余万人,部分产险公司也建立了个人代理的营销模式,产险营销员的队伍也在逐年扩大。保险营销员制度为做大、做强我国保险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保险监管体系不断完善以及民众对保险认识不断提高,保险营销员制度仍然存在着整个行业都不容忽视的问题,笔者将就存在的问题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谈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日本财产保险业发展现状与特点一、日本财产保险业发展现状2009年,日本产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为7.78万亿日元,赔款支出4.37万亿日元,产险业总资产为31.5万亿日元,净资产为5.54万亿元;产险业保险承保收益为543亿日元;赔付率和费用率分别为68.1%和35%。截至2009年7月,日本国内财产保险公司共计30家,在日外国产险公司21家。产险公司代理店为21.8万家,产险从业人员近220万人。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加入WTO及新的<保险法>的颁布实施,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保险市场将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其中对产险公司长期形成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经营管理机制的挑战尤为严峻.它逼迫国内的产险公司必须改变目前直销与营销"拐脚走路"的窘境,坚持市场化与国际化的发展方向,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观念,实施直销与营销一体化的市场销售战略,积极稳妥地构建产险个人代理营销机制.  相似文献   

4.
2008年,国内与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回眸2008,中国保险市场呈现如下特征:寿险快速增长,产险增长自然回落;天灾彰显了保险的保障功能,巨灾风险应对机制有待建立;国内资本市场的波动给保险资金运用带来严峻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对保险业产生深刻的影响;农村保险发展喜人,但深层次矛盾仍有待解决;保险监管进一步强化,但监管理念、体制与方法仍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5.
产险公司的产品创新 急需调整保险投资政策 自1999年以来,我国保险业总体上保持了29%以上的增长速度,在世界保险市场独树一帜,但这种高速增长主要是由寿险拉动的,产险业即使在高速发展的近几年,增长率也一直在12%左右徘徊,而且这种速度还是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非寿险密度和深度都比较低的状况下取得的.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自治区保险业的现状是:保险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经济补偿作用,保险经营机构逐步增加,保险市场初具规模,保险业务结构日趋合理,居民保险意识逐步增强,保险市场蕴藏着巨大潜力。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发展规模较小,市场还未充分开拓,垄断的局面还未完全打破,保险中介人制度的发展还不够完善,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经营管理方式较落后,监管机构监管不严,保险业发展不平衡。为此,发展内蒙古自治区保险业应在组织机构、险种、市场、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蓬勃发展,保费收入平均每年增长34%,是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目前,保险公司总资产已经突破1万亿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目标对保险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完善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保险企业,对于进一步促进保险业改革发  相似文献   

8.
杨永宁  钟毅恒 《金融教学与研究》2003,(2):64-64,F003,F004
产险费率市场化是世界保险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已经处于产险费率市场化的实践和探讨阶段。在市场化下的保险监管亟需借鉴欧美日等保险业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设置和完善适合我国保险业发展的保险监管制度。  相似文献   

9.
加入WTO,开放保险市场对我国保险业是机遇,也是挑战。首先,加入WTO,允许外国保险公司进入,国内保险市场将受到一定的冲击。外资公司会利用其先进的经营技术、管理手段和资金运用的优势向民族保险业争夺市场。民族保险业如何应付挑战,保持和拓展市场份额,是一个严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国内与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回眸2008,中国保险市场呈现如下特征:寿险快速增长,产险增长自然回落;天灾彰显了保险的保障功能,巨灾风险应对机制有待建立;国内资本市场的波动给保险资金运用带来严峻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对保险业产生深刻的影响;农村保险发展喜人,但深层次矛盾仍有待解决;保险监管进一步强化,但监管理念、体制与方法仍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1.
周苒  罗樾 《甘肃金融》2005,(1):56-58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国营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保险业快速发展,保持了30%以上的高速增长,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产险业即使在保险业高速发展的2001年和2002年,增长率也分别只达到11.4%和14%,与寿险业的高速发展形成了较大的反差.导致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产险公司的产品创新能力和营销创新能力严重落后于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2.
保险业道德风险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保险业存在保险公司、客户、中介机构等方面的道德风险。主要原因是体制不健全、内控不规范、法律不完善以及管理不到位等。治理保险业的道德风险要深化保险业体制;完善法制,堵塞漏洞;建设保险诚信体系。  相似文献   

13.
<正>2021年,为了更有效地应对外部不利环境的冲击,要加强保险科技运用,推动保险业数字化转型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保险业的运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短期内保费收入增速明显下滑。随着疫情被有效控制以及市场主体加大线上化经营的力度,保费收入增速逐步恢复,但行业仍然面临较大的成长压力。长期利率下行给保险资金投资带来挑战。产险业部分险种风险显现,承保利润大幅下降。同时,市场化改革继续推进,保险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14.
张涵 《西南金融》2002,(3):60-61
在中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经济大环境下,国内的保险业,特别是保险业中的再保险业市场该以怎样的姿态面对入世后的机遇和挑战?在本中,建立起国内再保险业的大体框架,从多渠道提升国内再保险企业的综合实力是作的中心意图。  相似文献   

15.
孙芙蓉 《中国金融》2006,(13):50-52
2006年5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在这个旨在促进中国保险业规范持续发展的“国十条”中,“统筹发展城乡商业养老保险和健康保险”放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保险业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的最前面。随即,中国保监会作出积极响应,于近期即将发布Ⅸ健康保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对我国健康保险的经营管理、产品管理、再保险管理等方面作出规范。  相似文献   

16.
据Sigma杂志的统计,中国保险费收入由1980年的4.6亿元剧增到1999年的1393.22亿元,保险费收入在1998年排在全球第17位,从业务构成上看,寿险超过产险而成为保险市场的主要业务。1999年寿险保费收入占整个保费收入的62.6%。保险产品的各类有数百种,保险公司数量也由1980年的1家发展到1999年底的26家,在中国加入WTO后,保险市场的开放势在秘行,按中美WTO协议的有关约定,中国只有5年的缓冲时间,此后全国所有经济区域都将对外资开放,包括商业再保险、团险、养老估内的各项保险业将以合资的方式进入中国;在产险方面,允许外商设立独资企业或在合资企业中占51%的股权;在再保险方面,对外资进入的方式完全开放。由于中国保险业与西方保险业在资金等许多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尚开国门之后中国保险业若不改变自己的经营方式,肯定会一败涂地。那应该怎么办?仔细分析当今保险发展潮流并迎头赶上,将是中国保险业唯一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陈敏  官兵 《保险研究》2012,(1):116-120
探索建立保险业的反垄断法豁免制度,对完善我国竞争法律体系、促进行业稳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回顾保险业适用反垄断豁免的经济和法学依据出发,讨论了欧美等立法区保险业豁免制度的特征和发展趋势,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建立保险业反垄断豁免制度的模式选择和政策建议。主要结论是:我国保险业应实施分类豁免制度,对保险公司在保费计算、共...  相似文献   

18.
《中国保险》2009,(5):7-7
我国保险业开放力度大,市场化程度高,金融危机的蔓延不可避免地给保险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本文首先对总准备金的来源、性质进行理论综述,然后对自我国保险业分业经营以来各产险公司的总准备金提取状况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分析总准备金规模过小的理论和制度原因。为加速积累总准备金,各产险公司必须严格执行现行财务制度的相关规定,同时国家应给予总准备金税前提取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20.
最近几年.国际保险业兼并浪潮对我国保险业产生重要影响,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完善,以及国内保险公司上市步伐的加快,这种表现形式为兼并收购的产权交易方式成为未来国内保险业资本竞争的主要形式。本文试从产权交易对保险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角度分析这种兼并收购对我国保险业的影响.也指出了产权交易对保险公司、监管者、政府的具体要求。[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