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华反补贴的发展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辉  李大武 《国际贸易问题》2007,(12):73-78,111
本文以2006年年底所发生的美国针对中国铜版纸反补贴案为基础,通过对比反倾销和反补贴这两种贸易救济方式的不同,认为反补贴很难成为贸易救济的主要方式。之后,在考虑反补贴调查相关程序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基于两国策略的博弈模型,得出结论如下:反补贴难以成为贸易摩擦的主要方式;一旦启动调查程序,补贴行为被否定的概率极小;关于出口国的策略选择,出口国对进口国的调查采取不回应的态度,并不必然导致结果的恶化。鉴于面临反补贴调查的国家、行业和企业所可能遭受的影响,给出了应对反补贴的指导原则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贸易方式、所有权结构与中国企业出口扩展边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构建出口的多重边际分析框架识别中国出口增长的源泉。然后借助基于交易信息的出口商-产品-目标国-贸易方式的微观数据,研究中国企业出口的市场扩展边际和产品扩展边际,同时从所有权结构、贸易方式以及企业特征等维度解读企业出口扩展边际的差异。研究发现:(1)贸易方式和所有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中国企业出口扩展边际的特征;(2)在加工出口和一般出口两种出口贸易方式下,各种纳入模型的因素对企业的出口边际所产生的影响基本一致,但生产率和杠杆率对于一般出口和加工出口的作用方向相反;(3)国有控股的所有制性质抑制企业出口市场和产品线的拓展;(4)企业规模、年龄、融资能力等因素在不同贸易方式下对出口扩展边际的作用方向不同。基于以上发现,本文认为针对贸易方式和所有制特征的结构性改革是实现中国出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人民币升值的趋势下,出口企业的贸易方式选择不同对企业的税负及利润具有明显的差异。本文通过比较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的给企业带来的不同影响,认为人民币升值背景下企业会选择以加工贸易出口代替一般贸易出口。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中国企业层面的微观数据,通过构建一个同时包含企业异质性、进口中间投入和出口国内附加值率(DVAR)的理论模型,分析中间投入品贸易自由化影响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作用机理,通过测度企业层面的中间品投入关税和DVAR考察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中国企业DVAR的影响。在考虑了相关的内生性问题后,实证结果表明中间投入品的贸易自由化有利于中国企业DVAR的提高,中间品贸易自由化对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DVAR的影响并不一样。本文结论为从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角度重新认识中间品贸易自由化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5.
浅谈进出口企业支付方式的合理选择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贸易中,有许多种不同的结算方式。对于进出口企业而言,即要考虑资金的流动性又要考虑风险控制,因此,企业采用何种方式结算要依双方交易时的具体情况而定,比如买卖合同所采用的价格术语、双方相互信任的程度、业务量的大小、资金流动速度对交易者的重要程度等,而且,结合不同的支付方式合理选择融资方式也可减少融资成本,这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经营效益与流动性状况。  相似文献   

6.
加工贸易税收制度主要包括保税制度、出口退(免)税制度和征税制度。加工贸易保税制度有全额保税、定额保税和不予保税之分。加工贸易出口退税方法虽然因具体贸易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与一般贸易相比更有利于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加工贸易征税制度则对不同贸易方式、不同来源料件、区内区外企业实行了区别的征税待遇。  相似文献   

7.
加工贸易税收制度主要包括保税制度、出口退(免)税制度和征税制度。加工贸易保税制度有全额保税、定额保税和不予保税之分。加工贸易出口退税方法虽然因具体贸易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与一般贸易相比更有利于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加工贸易征税制度则对不同贸易方式、不同来源料件、区内区外企业实行了区别的征税待遇。  相似文献   

8.
国际贸易方式的多样化必然导致国际结算方式的多样化,出口商选择不同的结算方式会对交易的进行和收汇造成不同的影响。通常在进口商资信不佳或出口商对进口商的资信不了解、进口国存在严格的外汇管制的情况下采用信用证结算,而采用国际保理业务必须具备以O/A、D/A结算为基础、债权性质是消费品出口收款权、出口商经营的是正当贸易且具有一定规模等条件。信用证结算的风险包括国际市场风险、开证行的风险和来自进口商的风险,国际保理业务的风险主要包括贸易纠纷风险、保理商的资信风险、信用额度被取消或被缩减的风险。出口商应根据不同的贸易背景,所需要的服务内容,不同的风险控制及融资方式等综合考虑选择适合自己的结算方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微观产品的视角研究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出口企业的产品创新的影响,进一步从不同所有制、贸易方式和进入退出等异质性企业的角度进行了考察,并且检验了不同时间和不同出口目的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影响的差异。结果表明:入世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降低显著提高了中国出口企业的产品创新,在贸易自由化的基础上,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促进创新的影响效果将更加明显,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外资企业、加工贸易和进入企业的影响较大,同时,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具有时滞性,中国出口企业的创新能力在入世后不断增强,最后,中国需要重视与发达国家之间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0.
交易费用理论认为企业选择组织间协调方式应从交易过程的成本来考虑,先对交易费用理论进行了梳理。基于交易费用理论,以及传统外包、战略联盟和纵向一体化三种方式的优缺点,企业在选择合作方式之前,应将其交易方式所发生的上述成本和面临风险相加,不同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企业的特性以及本行业其他企业的一些经验值给于不同成本不同的权数,最后选择合理的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11.
进出口贸易是各国经济往来的主要活动,而贸易经济受控于不同国家的税收政策。从本国企业角度考虑,企业需注意进出口关税政策的变动,以及时调整税务方案,降低商品进出口的成本费用。本次分析了企业关税的会计处理方法,提出了进出口交易阶段的税务筹划方案。  相似文献   

12.
文章探讨新新贸易理论所独有的选择效应,这是新新贸易理论对传统贸易理论最根本的拓展。在贸易自由化过程中,这一效应实现了对产业与企业层面的资源再配置。文章将贸易自由化条件下,异质性企业模型中的选择原理加以归类,概括为:贸易使资源向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倾斜。这种微观层面的资源配置,产生了传统贸易理论未能阐述的生产率额外提升。贸易使资源在不同企业、不同产品间进行不同程度的再配置,但仍有一些企业层面的调整(如贸易对象、投入品、产品质量)是现有异质企业模型未能解释的。对这些维度的拓展与解释,是新新贸易理论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货币政策调整会通过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来影响进出口贸易,但对不同的贸易方式、不同的企业的影响程度不同,可以从加强对宏观环境的预测、争取政府支持以及充分利用现代金融衍生工具来推动进出口贸易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外贸企业支付方式的理性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这瞬息万变的世界里,国际贸易支付方式已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非信用证方式正大行其道。若我国贸易企业不了解和把握各种变化,是无法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国际贸易环境中获得成功的。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对国际支付方式作出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5.
基于企业就业的二元边际视角,利用高度细化的关税数据和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中国制造业最终品和投入品贸易自由化水平,并在考虑企业异质性的基础上,实证分析1998—2007年中国制造业最终品和投入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就业变动的影响。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对不同生产率企业的就业变动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会引起低生产率企业的就业损失和高生产率企业的就业创造,同时导致低生产率企业死亡率上升以及高生产率企业死亡率下降;相较于投入品贸易自由化,最终品贸易自由化对企业就业变动的影响效应更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2000年~2006年中国海关企业交易数据,分析了不同所有制企业通过不同出口方式的出口情况,证明了贸易中介在对外出口中的存在,然后分析了贸易中介在促进对外贸易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给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贸易保护主义为金融危机所促使,蔓延于全球。2010年5月以来,我国产品的贸易保护措施被美国不断地实施着,对铜币版纸补贴税、镁碳砖和磷酸盐反倾销税进行征收等等。本文从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化解对外贸易摩擦,鼓励企业走出去进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对外直接投资,针对不同类型国家贸易保护措施特点进行区别应对以及政府应在健全技术法规、标准以及认证认可体系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企业的发展过程离不开融资,融资方式的选择直接决定资金的成本与使用期限,影响企业的财务费用。融资的方式有很多种,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选择,但同时,融资方式选择有一些共同的因素需要考虑;随着时代的发展,节降企业财息费用也逐渐成为企业融资方式选择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重点以不同类型企业和不同贸易方式(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为基础,研究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增长特征。使用Kaplinsky升级指数和中间品进口相对价来分析不同类型的企业和贸易方式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特征和升级表现。本文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中国主要采取了进口替代和战略性贸易相结合的政策推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第二,虽然国有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在中国装备制造业生产和贸易快速增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外商独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是最重要的驱动力。第三,中国装备制造业正在经历三个主要的结构性变化,一是各类企业的发展正在变得日益内向,其次是从2005年起装备制造业贸易开始从逆差转向顺差,三是装备制造业的生产和出口更加依赖从国内采购中间品。第四,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均是中国装备制造业近年来升级的来源,而升级的主要动力是外商独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不能忽视的是,国有企业在升级上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中外合资企业的升级现状令人担忧。最后,国内企业和一般贸易是造成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地位偏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本文使用中国海关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测度中国出口国内增加值(DVAR),从贸易模式和企业动态等方面拓展DVAR的分解方法,揭示中国DVAR提升的来源。结果表明:不同贸易方式企业的DVAR存在明显差异;退出企业DVAR均值高于进入和持续企业,不同代际进入企业在持续期间DVAR不断提升;从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的贸易模式转型是中国DVAR提升的来源之一;持续存在企业的集约边际变动是中国DVAR提升的主要来源,企业进入退出的扩展边际对中国DVAR提升的贡献很小;产业内DVAR提升是不同技术含量产业DVAR变动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