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农地城市流转PSR机理与政府决策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目的明确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农地流转的机理过程与流转参与者的角色,探讨进一步深入农地城市流转决策的研究区域.研究方法PSR机理分析.研究结果(1)农地城市流转的机理过程主要包括驱动力、流转过程、状态和影响等内容.(2)探讨性地提出交错区农地城市流转决策研究应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农地城市流转机制与制度创新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农地城市流转是当今世界乡村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透过这一现象,深入探讨农地城市流转的动因、内在机制,以及农地城市流转市场的构建和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对于缓解城乡土地供需矛盾,实现城乡资源互补、经济融合,推动我国乡村城市化,具有重要的现实...  相似文献   

3.
农地城市流转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全面地分析农地城市流转的特征,将有助于农地城市流转决策的制定,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和可持续利用。研究得出:农地城市流转的特征包括时间、地点、过程、流转主体和流转的行为本身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可转移发展权与农地城市流转控制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的农地城市流转是乡村城市化和农业工业化进程中一种普遍的社会经济现象。农地城市流转,一方面,使土地价值增值,土地收益大大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大量优质农地减少而危及到粮食安全、公众健康、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引起不可逆转的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本文提出在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设置土地的可转移发展权,并通过市场交易,使之既能控制农地城市流转,又能兼顾农地保护的公平与效率。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社会因素、经济因素以及政策制度因素对农地城市流转的影响,辨识主导因素,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利用岭回归法,应用SAS软件分析。研究结果:(1)居民收入水平与耕地消耗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地城市流转有加剧趋势;(2)耕地消耗率并没有随着产业结构调整而降低,这与中国各地区耕地资源禀赋有关,但同时表明现阶段中国土地利用集约化程度并没有随着产业结构升级而提高;(3)随着地均GDP的增加、征收耕地市价水平的升高以及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耕地消耗率有上升趋势;(4)随着耕地利用效益的增加、土地市场化配置程度的提高以及总人口的增加,耕地消耗率呈下降态势,但回归不显著。研究结论:居民收入水平、土地市场化程度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等是农地城市流转的主要影响因素,在现阶段应合理引导居民的消费需求,提高土地配置的市场化程度,并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积极引导土地利用结构优化,降低耕地消耗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武汉市城乡交错区被征地农户的样本调查数据为主要依据,反映了大城市边缘区农户对农地城市流转的认识和态度,运用期望净现值和临界值的计算方法,在分析农户决策变量的基础上,从农户角度进行决策计算。结果发现:城乡交错区的大多数农户在面临土地流转时都会表示出保有农地的意愿;有流转意愿的农户和实际发生流转的农户在区域上不一致;当未来农地收益和农地流转收益不能确定,可能出现较大波动时,农户会更趋向于保守的选择而保有农地,对流转持观望态度。  相似文献   

7.
在阐述生态经济交错区的概念,分析生态经济交错区生态经济特征、土地持续利用的意义的基础上生态经济交错区土地持利用的原则和宏观战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现有关于农地流转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分为农地产权稳定性与完整性、农地流转交易费用、农地流转机会成本以及农户家庭特征四个方面来阐述。并对租入与租出农户差异以及农地流转合约安排的文献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为把握国内外农地城市流转研究动态,为该领域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通过文献归纳,较全面总结了近年来农地城市流转研究成果,并得到以下研究结论:①农地城市流转的宏观驱动机制研究,人口增长、经济增长和家庭偏好是主要驱动因子;②农地城市流转的微观影响因素研究,地块的初始状态、增值或贬值、地块用途、分布、服务设施的状态等微观因素对其流转可能性有明显影响;③农地城市流转的决策模型相关研究,通过比较目标地块的保护价值和开发价值的大小或福利变化来分析流转决策;④农地城市流转过程模拟模型研究,主要有空间非经济模型和空间经济模型;⑤农地城市流转的补偿机制研究,通过国内外对比,我国征地补偿属不完全补偿,且补偿范围和标准偏小、偏低。研究启示:①使用GIS技术和空间经济计量技术,深入研究农地城市流转;②根据地块权利状况,将地块特征和地块使用者结合研究,研究尺度可为宏观、中观和微观尺度;③流转土地的价值变化不仅包含其经济价值,也包含非经济价值;④研究我国农地流转问题应充分考虑我国土地使用者权利配置状况。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农地价值测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目的:在区域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测算湖北省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主要类型农地资源的价值。研究方法:收益还原法和条件价值评估法。研究结果:湖北省城乡生态经济交错区各类型农地资源单位面积总价值为:水田25.04万元/hm2,旱地29.48万元/hm2,菜地83.99万元/hm2,水域养殖地79.23万元/hm2;其中非市场价值为:水田10.90万元/hm2,旱地14.38万元/hm2,菜地24.93万元/hm2,水域养殖地37.19万元/hm2。研究结论:农地非市场价值是农地总价值测算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农地价值的测算对制定农地保护、征地补偿政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农地征收价格构成与土地增值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研究目的:确定适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地征收价格构成及土地增值空间。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方法。研究结果:(1)以被征地方为研究对象,从产权和消费者行为理论角度,确定农地征收价格构成。(2)以政府为对象,进行农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成本收益分析,确定土地增值空间。研究结论:(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农地为对象,不考虑“经济人”特点确定的农地征收价格是不完整的;(2)农地社会保障价格是农地征收价格的组成部分,其实质不是土地增值;(3)根据产权理论,政府正在逐渐还原农地征收价格。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构建城市地价均衡模型,从理论和实证层面研究金融发展对城市商业地价和住宅地价的影响作用,为国家地价调控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岭回归分析。研究结果:人均贷款规模对城市商业和住宅地价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强度基本相同,而人均存款规模只对住宅地价产生影响,但对地价变动的贡献小于贷款规模;金融相关比率对城市地价的影响效应尚不显著;工资水平对地价的影响强度要明显大于贷款规模。研究结论:当前阶段,居民收入水平的增加是地价上涨的主要因素,但金融发展规模特别是贷款规模对城市地价具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在金融结构尚未对地价产生明显影响之时,控制货币供应对稳定地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定量评价征收和出让土地中的政府干预对土地资源从农业用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的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方法:建立包含征收、一级出让和二级转让的多市场均衡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1999—2005年征收和出让土地中的政府干预造成江西省鹰潭市农地资源被城市建设用地过度占用达183.48 hm2,占总非农化面积的33.73%。研究结论:征收和出让土地中的政府干预造成农地过度非农化,致使农村和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降低。  相似文献   

14.
在国内外农地发展权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从机会成本及资源环境经济学角度对农地发展权价格进行阐述,指出农地发展权价格是农用地变更为建设用地后价值增值的货币表现,是一种增值收益的价格,其源于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地产出率的差别。采用相应的评估方法,对农地发展权价格进行了量化,并以长沙大河西先导区为例,测算出研究区农地发展权价格为187.61元/m~2。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揭示中国当前县域耕地价格格局及影响因素,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顺利推进。研究方法:收益还原法与经济计量模型。研究结果:(1)中国县域耕地价格整体上呈现出东高西低的阶梯型分布态势,且价格空间关联性与集聚特征显著;(2)县域层面,耕地质量条件是决定中国耕地价格的主导因素,经济环境对中国耕地价格的影响程度次之,外部投入与增值预期对耕地价格影响较小;(3)耕地质量等别间,耕地质量对价格影响强度随耕地等别优化而逐级减弱,经济环境对价格作用强度则随质量等别优化为逐级增强。研究结论:耕地质量条件主导耕地价格水平,但经济环境对耕地价格具有溢价效应。未来,需要完善政策工具以保障耕地生产要素属性,防范农地过度资本化。  相似文献   

16.
崔凯  冯献 《中国土地科学》2016,30(10):55-63
研究目的:揭示土地市场化对于农地非农化的影响并对其作用区间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采用综合指标评价和门槛效应模型,在确定土地市场化水平基础上,分不同区域和出让区间考察土地市场化对于农地非农化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1)土地市场化水平对于农地非农化的影响是分区间性的,到达一定门槛值后,会产生较为显著的负向影响;(2)不同城镇化水平地区在出让价格提高过程中,都经历土地市场化对于农地非农化的正向作用区间;(3)"高价位陷阱"反映了较高出让价格区间下,土地市场化对于农地非农化产生促进,而导致过度非农化的情况。研究结论:通过市场化的作用减少农地过度非农化,需把握土地出让价格的上涨和作用区间,合理有效利用市场调节机制。  相似文献   

17.
武汉市洪山区城乡结合部农地城市流转决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研究目的:研究地块空间特征和土地流转收益的不确定性对城乡结合部农地城市流转决策的影响。研究方法:经济计量分析方法。研究结果:房地产市场的不确定性、样点周围建设用地比例、样点是否在建设用途分区内对流转决策有显著影响,坡度、地价等级、固定资产投资等变量对流转决策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论:政府制定农地城市流转决策时,应谨慎选择时机,充分考虑土地利用决策的空间相关性,并做好农地城市流转决策收益与风险承担机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针对现行征地补偿标准确定方法的弊端,探索符合各地实际的征地补偿标准确定方法。研究方法:社会调查法,逻辑推理法,实证研究法。研究结果:按照征地后用途不同采用不同的确定方法能够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保障农民权益,充分体现土地价值,具有可操作性。研究结论:公益性用地采用地价构成法,非公益性用地采用基准地价反算法,从不同角度测算征地补偿标准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9.
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探索一种基于GIS空间情景分析技术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方法:在GIS空间情景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并通过上海市实践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该方法可以在现有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方案的基础上,充分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设定不同的环境影响评价情景,并通过对各情景下环境影响的定量比较分析,快速有效地评价基本农旧保护区规划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研究结论:该方法评价结果定量直观,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确定方法实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研究目的:为完善征地补偿制度,针对征地补偿价测算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区片综合地价确定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案例法.研究结果:分析了区片综合地价确定的技术路线和影响因素,提出地价折中法、社会保障价格法、地价构成法、预期收益还原法等区片综合地价测算方法,并在广西邕宁县、北京市采集相关数据对部分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确定征地区片价时要考虑预期收益,并应选用多种方法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