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左永祥 《重庆经济》2007,(12):22-25
解决农民工问题,促进农民变市民是重庆市推进城乡统筹建设的重要任务。而目前民营企业已经成为解决农民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重庆实施“一圈”带“两翼”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2.
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是重庆直辖市的特殊市情,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并致力推动的重点工作。从直辖之初普惠性的区县政策到“十五”时期三大经济区体系的构建,再到直辖十年之际“一圈两翼”发展格局的形成,重庆区域政策经历了由单体指导向分类指导的调整转变,构建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体系成为当前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一、“一圈两翼”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 “一圈两翼”发展战略是指:打造以主城为核心,以大约1小时通行距离为半径范围的城市经济区(一圈),建设以万州为中心的三峡库区城市群和以黔江为核心的渝东南城市群(两翼)。其目的是在重庆形成以主城特大城市为核心,5个大城市、9个中等城市、众多卫星镇相互依存的城市群,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培育核心经济板块和区域增长极的战略平台。  相似文献   

4.
加快渝东北地区能源发展,是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和重庆市第三次党代会“一圈两翼”发展战略,打造城乡统筹战略平台,努力实现“两翼”与“一圈”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为此,2007年5月,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渝东北地区能源建设调研。  相似文献   

5.
数据重庆     
《今日重庆》2011,(2):14-17
“十一五”时期,重庆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314”总体部署,围绕民生改善分别从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城乡统筹、党员干部作风转变等领域和环节入手,接连推出了“五个重庆”、“唱读讲传”、打黑除恶、“民生10条”、“三项活动”、城乡统筹、户籍改革、两翼农户万元增收、绿化长江等一系列配套“组合拳”,经济社会发展华丽转身,成为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  相似文献   

6.
《重庆经济》2010,(3):53-55
异地办园是指在现行管理体制和区域产业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指导下,在本行政区域外,将本地工业园区在空间上进行跨接、延伸,使自身优势与异地空间规划、优惠政策、管理经验相结合,建立两地利益分享机制,实现资源有效转换和优化配置,促进两地经济社会更快发展。作为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三条主线之一,近年来,重庆在主城都市圈和三峡库区、渝东南地区(以下主城都市圈简称“一圈”,三峡库区、渝东南地区简称“两翼”,总体简称“一圈二翼”)帮扶机制方面作了大量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7.
一小时经济圈是我市实施“一圈两翼”战略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核心区域,在国际及沿海新一轮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之时,如何谋划好该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布局,对全市按照“314”战略部署,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至为关键。[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重庆经济》2007,(6):65-68
重庆直辖以来,先后提出和实施了“三大经济区”、“三大经济区、四大板块”区域发展战略,近期又提出了“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的新构想。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如何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分析重庆直辖以来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对于理解和实施“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重庆经济》2007,(6):89-91
直辖以来,全市抓住三峡移民迁建、国家扩大内需以及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等重大历史机遇,通过不断深化国企改革,优化工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工业经济取得辉煌成就,在全市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发挥了支撑作用。如今,重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按照“314”总体部署,并作为全国城乡统筹试验区,确立了新的奋斗目标,正在加快实施“一圈两翼”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重庆经济》2007,(12):15-18
2007年,在全国经济保持高位运行加速增长的宏观大格局下,重庆经济在强力推动“一圈两翼”战略格局、谋划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快发展和改革的强大内生动力支撑下,经济增长呈现出明显的提速扩张态势,预计全年GDP增长将达到15%,创直辖十年以来历史新高,经济持续运行于自2000年以来本轮增长周期的扩张期。经济综合景气程度进一步提升,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区域战略是一个国家和地区“五位‘体”发展的重要战略,年仪16岁的直辖市重庆,因其特殊的市情,先后经历了“三人经济区块”、“四人工作板块”、“一圈两翼”等区域发展战略的演进。时至今日,重庆经济已经跃上新台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4万元,城乡居民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从总体上判断,全市仍处于欠发达地区和欠发展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正处在“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形成内生增长机制”的“四大关键节点”: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面对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新形势,面对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新要求,面对2017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新任务,与时俱进地继承和发展区域发展战略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2.
刘强  张维 《重庆经济》2007,(8):28-29
2007年是我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314”总体部署,围绕“一圈两翼”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关键之年,我市经济实现良好开局,上半年食品和居住价格的强势走高,拉动我市市场物价总水平小幅上涨,但价格涨幅尚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3.
2007年,按照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和重庆市委、市政府“一圈两翼”发展战略,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充分利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全区开放型经济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相似文献   

14.
重庆旅游业呈现“一圈、一带、两翼”的空间发展格局。一圈指主城都市圈;一带指三峡黄金旅游带;两翼是指西北翼的大足石刻和合川钓鱼城,西南翼指武隆万盛秀山。搞好上述地区的开发,可促进重庆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重庆经济》2010,(2):40-44
重庆主城区是全市经济社会政治中心,是直辖市实力和形象的集中体现,是引领“一圈两翼”发展的“火车头”。在全市深入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和国发[2009]3号文件的重要历史战略阶段,进一步强化主城区的引领和率先作用,加快主城区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杨晓云 《今日重庆》2010,(12):124-125
2010年,重庆旅游是可喜可贺的一年,1-9月首次实现旅游人数破亿大关,创旅游收入676亿元,重庆旅游呈现蒸蒸日上的良好态势。市旅游局围绕一圈两翼战略部署提出“一心两带”发展目标,打造以“一小时经济圈”为西部旅游集散中心,把渝东北、渝东南“两翼”,分别打造成“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和“民俗生态旅游带”。  相似文献   

17.
建设城乡统筹的直辖市,是胡锦涛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国务院[2009]3号文件就重庆城乡统筹发展做出了专门部署,并出台了一批优惠政策措施,大力鼓励、支持重庆探索试验城乡统筹发展新路。城乡统筹发展的难点在农村,希望也在农村。  相似文献   

18.
资讯·媒体     
《中国经济信息》2011,(5):14-14
重庆试验场 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重庆试验”已满三载,其以城乡统筹为目标的房改、户改、土改等一系列“新经济政策”,渐成中国关注的热点。有海外机构甚至把重庆做法总结为“重庆模式”,认为它超越了普遍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有可能为中国未来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相似文献   

19.
重庆进行曲     
刘汪洋 《今日重庆》2011,(Z1):14-15
"十一五"时期,重庆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314"总体部署,围绕民生改善分别从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城乡统筹、党员干部作风转变等领域和环节入手,接连推出了"五个重庆"、"唱读讲传"、打黑除恶、"民生10条"、"三项活动"、城乡统筹、户籍改革、两翼农户万元增收、绿化长江等一系列配套"组合拳",经济社会发展华丽转身,成为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  相似文献   

20.
节能减排是“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之一,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重庆市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紧紧抓住设立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契机,全面实施“一圈两翼”(即一小时经济圈和渝东北、渝东南两翼)发展战略。如何在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努力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是我们面临的一项崭新和现实课题,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考验。节能减排不仅是目标和任务,更应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和行动,我们必须在新形势下有所作为,为全市经济社会“加快、率先”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