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庆经济》2010,(3):53-55
异地办园是指在现行管理体制和区域产业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指导下,在本行政区域外,将本地工业园区在空间上进行跨接、延伸,使自身优势与异地空间规划、优惠政策、管理经验相结合,建立两地利益分享机制,实现资源有效转换和优化配置,促进两地经济社会更快发展。作为重庆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三条主线之一,近年来,重庆在主城都市圈和三峡库区、渝东南地区(以下主城都市圈简称“一圈”,三峡库区、渝东南地区简称“两翼”,总体简称“一圈二翼”)帮扶机制方面作了大量探索,取得了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2.
《重庆经济》2007,(8):13-16
渝东北地区是我市“一圈两翼”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和全市加快、率先发展的助推器,对新阶段实现全市科学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全市发展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要结合渝东北地区的现有发展基础、区位条件和“一圈两翼”总体战略思路,科学谋划,合理定位,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加快推进这一区域的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加快渝东北地区能源发展,是深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和重庆市第三次党代会“一圈两翼”发展战略,打造城乡统筹战略平台,努力实现“两翼”与“一圈”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为此,2007年5月,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渝东北地区能源建设调研。  相似文献   

4.
一、“一圈两翼”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 “一圈两翼”发展战略是指:打造以主城为核心,以大约1小时通行距离为半径范围的城市经济区(一圈),建设以万州为中心的三峡库区城市群和以黔江为核心的渝东南城市群(两翼)。其目的是在重庆形成以主城特大城市为核心,5个大城市、9个中等城市、众多卫星镇相互依存的城市群,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成为统筹城乡发展,培育核心经济板块和区域增长极的战略平台。  相似文献   

5.
杨晓云 《今日重庆》2010,(12):124-125
2010年,重庆旅游是可喜可贺的一年,1-9月首次实现旅游人数破亿大关,创旅游收入676亿元,重庆旅游呈现蒸蒸日上的良好态势。市旅游局围绕一圈两翼战略部署提出“一心两带”发展目标,打造以“一小时经济圈”为西部旅游集散中心,把渝东北、渝东南“两翼”,分别打造成“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和“民俗生态旅游带”。  相似文献   

6.
《重庆与世界》2016,(5):84-85
<正>咽喉要塞垫江,是重庆市"一圈两翼"战略发展规划中"一小时经济圈"辐射带动"渝东北翼"的重要节点。渝宜、沪蓉两条高速交汇于此,距重庆江北国际机场100公里,距长寿深水港码头60公里,距渝新欧货运铁路团  相似文献   

7.
《重庆经济》2007,(11):18-23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时期,“一圈两翼”是重庆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平台,加快建立“一圈两翼”互动发展新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支撑。[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重庆经济》2007,(8):17-21
重庆市第三次党代会立足新的发展起点,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推动重庆在新阶段实现科学发展,作出了构建“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新格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垫江地处渝东北“一翼”,如何抓住机遇,“跳出垫江、跳出两翼,与发展速度快的区县比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好的区县比发展效果,与发展实力强的区县比发展实力”,发挥比较优势,主动承接一小时经济圈辐射带动,实现提速提档发展,是当前必须认真思考和加紧谋划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节能减排是“十一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之一,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重庆市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314”总体部署,紧紧抓住设立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契机,全面实施“一圈两翼”(即一小时经济圈和渝东北、渝东南两翼)发展战略。如何在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努力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是我们面临的一项崭新和现实课题,更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考验。节能减排不仅是目标和任务,更应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追求和行动,我们必须在新形势下有所作为,为全市经济社会“加快、率先”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0.
秦琴 《特区经济》2009,242(3):208-210
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是实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充分就业的根本途径。渝东北地区是重庆市"一圈两翼"新的发展战略中重要的一个区域,具有三峡库区的特殊性,是重庆市产业发展最为薄弱、就业矛盾最为突出的区域之一,以该区域展开研究,在对其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协调性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渝东北地区产业、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从而培育促进重庆市产业整体协调发展的东北翼增长极。  相似文献   

11.
《重庆经济》2007,(6):65-68
重庆直辖以来,先后提出和实施了“三大经济区”、“三大经济区、四大板块”区域发展战略,近期又提出了“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的新构想。在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如何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分析重庆直辖以来区域发展战略的演变,对于理解和实施“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传统的增长极理论和交通经济带理论为视角,对重庆市渝东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进行了重新审视,提出了发展渝东南县域经济的一种新的思路和模式。  相似文献   

13.
正7月9日至12日,应"当代世界研究中心"邀请,由来自欧美国家11名知名智库中青年学者组成的"认知中国共产党"欧美中青年学者考察团来渝进行了为期4天的考察访问。在渝期间,考察团先后前往武隆县仙女山镇、武隆县双河乡木根村、武隆世界自然遗产项目及重庆果园港、重庆保税商品展  相似文献   

14.
左永祥 《重庆经济》2007,(12):22-25
解决农民工问题,促进农民变市民是重庆市推进城乡统筹建设的重要任务。而目前民营企业已经成为解决农民转移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重庆实施“一圈”带“两翼”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5.
《重庆经济》2010,(2):40-44
重庆主城区是全市经济社会政治中心,是直辖市实力和形象的集中体现,是引领“一圈两翼”发展的“火车头”。在全市深入贯彻落实“314”总体部署和国发[2009]3号文件的重要历史战略阶段,进一步强化主城区的引领和率先作用,加快主城区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重庆旅游业呈现“一圈、一带、两翼”的空间发展格局。一圈指主城都市圈;一带指三峡黄金旅游带;两翼是指西北翼的大足石刻和合川钓鱼城,西南翼指武隆万盛秀山。搞好上述地区的开发,可促进重庆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时事     
《今日重庆》2011,(9):4-5
户改一年223万人转户进城 截至8月15日,户籍制度改革已在重庆市推行一年,全市累计“农转城“223万余人,整户转移57.4万余户。其中,1小时经济圈转户132.2万人,占转户总数的59.2%,渝东北地区转户51.9万人,占23.2%,渝东南地区转户39.4万人,占17.5%。  相似文献   

18.
彭劲松 《重庆经济》2005,(6):12-16,20
重庆东南部地区(以下简称渝东南地区)地处武陵山区腹地,背倚长江,东部和南部分别与鄂、湘、黔三省接壤,是重庆市产业发展中较为独立和特殊的一个板块。长期以来,渝东南由于远离重庆市主城区,交通不畅,导致生产力发展严重滞后。随着重庆市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渝东南的区位劣势逐步化解,其丰富的水能资源、锰镁等矿产资源、人文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农副资源等则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9.
张蕾 《浙江经济》2014,(24):43-43
发展海洋经济是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的重要领域和战略重点。杭州在区位、交通、产业、科技、人才、服务、体制、机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和条件,是全省“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海洋经济总体布局中“两翼”之一的环杭州湾产业带的核心区域和杭州都市经济圈的中心城市,拥有重点建设的九个沿海产业集聚区中的两个,在发展海洋经济和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0.
一小时经济圈是我市实施“一圈两翼”战略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核心区域,在国际及沿海新一轮产业结构加快调整之时,如何谋划好该区域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布局,对全市按照“314”战略部署,实现城乡统筹发展至为关键。[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