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盈余管理程度高和低的上市公司会对审计费用有不同的支付行为,即盈余管理程度高的上市公司会支付较高的审计费用收买注册会计师,而注册会计师也会被收买;盈余管理程度低的上市公司认为没有必要支付高的费用收买注册会计师。注册会计师为了降低盈余管理所带来的风险,增加了审计成本,进而提高了审计收费;同时,注册会计师对盈余管理程度高的上市公司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透视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审计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国强 《新智慧》2004,(8A):37-38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以及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是近几年来我国证券市场上备受关注的问题。鉴于盈余管理行为对资本市场的危害,社会寄希望于有“经济警察”之称的注册会计师在对盈余管理的审计中发挥重要作用。那么,注册会计师到底有没有揭示出上市公司在盈余管理方面的问题呢?注册会计师的整体审计质量又如何呢?笔将就此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以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为研究对象,选取2005~2009年沪深股市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会计师事务所变更与审计意见、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上年度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与处于财务困境的公司更倾向于变更会计师事务所,但没有发现变更前后的盈余管理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也没有发现盈余管理高低与会计事务所变更存在显著性关系,注册会计师审计并未因高盈余管理而退出高风险审计项目,审计时也未充分考虑盈余管理风险。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前后盈余管理与审计质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否揭示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是判断审计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针对金融危机爆发前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及其与审计意见的相关性问题,通过选取2006年~2007年和2008年~2009年金融危机前后的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相比金融危机前,危机期间有更多的上市公司参与了盈余管理而且盈余管理的整体幅度更大,但注册会计师并未像金融危机前那样报告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针对盈余管理的审计质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04年至2010年分析师跟进并出具盈余预测研究报告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作为外部公司治理机制的分析师跟进和法律环境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研究发现,分析师跟进与法律环境对于上市公司的正向盈余管理行为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对上市公司的负向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并不显著。在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投资者保护法律环境较弱的情况下,分析师跟进发挥了更强的外部监督作用,表现为分析师跟进与上市公司正向盈余管理程度的负相关性更强。在控制了分析师跟进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内生性问题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本文的研究,为从分析师跟进和法律环境两个维度理解上市公司外部治理机制对盈余管理的制约作用提供了实证证据。  相似文献   

6.
从外部公司治理的角度,研究了媒体关注、机构投资者、分析师等外部治理因素对公司盈余操控行为的监督作用。研究发现:控制其他因素之后,越多的新闻报道伴随着越严重的盈余管理行为,新闻媒体能够发现、揭露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但是没有纠正功能;机构投资者交易越活跃,持股比例越高,公司盈余的操控程度越小,说明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的盈余...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注册会计师有能力识别上市公司的重大问题,但审计质量有待提高。上市公司普遍存在盈余管理行为,不同类型审计报告质量存在显著差异,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越高,CPA出具的审计意见类型越严重。上市公司审计报告具有明显的市场信息含量,审计报告披露前后的超额收益均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经营状况恶劣、现金流出现困境、偿债能力不足等,是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普遍特征。上市公司资产规模或收入规模越大,CPA审计质量越低。偿债能力越高的公司,CPA审计质量越高。  相似文献   

8.
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企业盈余管理的手段发生了变化,注册会计师能否对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企业财务报表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是检验新会计准则实施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运用上市公司2004年至2009年数据,实证分析新会计准则实施后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盈余管理的鉴证力,结果显示:注册会计师对盈余管理的鉴证能力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有所增强,但审计意见更不严厉;从行业来看,作为盈余管理高风险行业的金融保险业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前获得的非标准审计意见占比在所有行业中是最高的,然而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所有金融保险业样本公司均获得标准审计意见.  相似文献   

9.
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着不真实、不充分、缺乏时效性等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管理当局的利益驱动、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的缺失和证券监管的效率低下,因此必须完善公司的内部治理结构、加强会计师事务所的把关作用和证监会的监督作用,规范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10.
现阶段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较为普遍,并存在过度盈余管理甚至是盈余操控的问题,严重影响了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是公司管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确保财务报告质量、防范经营风险、实现经营目标的重要保障,所以,内部控制的水平高低必然会对管理当局的盈余管理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此点,文章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相关性进行浅论,对于探寻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维护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资本市场开放和《外商投资法》颁布,境外资本在公司治理方面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本文以2007—2017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境外股东投资入股的公司能否充分发挥外资股东的外部监督作用来控制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结果表明,具有外商投资的公司应计盈余管理水平更低,持股比例与应计盈余水平负相关,与真实盈余水平正相关;QFI...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收集的2010年在创业板首发上市的89家公司在IPO前后连续5年的数据为样本,利用修正的Jones模型分析了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IPO盈余管理的情况,强调上市公司IPO时有风险投资背景对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在IPO时存在盈余管理行为。风险投资背景对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时的盈余管理行为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是,风险投资和行业的交互项对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时的盈余管理行为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通过讨论盈余管理存在的客观条件、动机、方式和手段,并对盈余管理的利弊进行分析,提出应加快完善会计准则,压缩盈余管理空间;改善业绩评价机制和管理人员薪酬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减少盈余管理的动机;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防范企业不当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4.
注册会计师非审计服务是相对于审计服务而言、向客户提供并收取一定费用的除财务报表审计和审阅之外的多种专业服务的统称。非审计服务的提供有可能会损害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独立性,进而影响审计质量。对我国非审计服务与审计客户盈余管理程度进行实证检验发现,非审计服务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提供非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15.
通过2007—2009年沪市A股制造业公司数据,分析公司治理要素对审计任期的影响,进而分析公司治理和审计任期两者对盈余管理的联合影响,研究发现:股权均衡度、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合一、董事会会议次数与审计任期正相关,董事会规模与审计任期负相关;公司治理水平与盈余管理程度存在负相关。上市公司应该分散股权集中度、进一步发挥董事会功能以提高公司治理水平,稳定审计关系;此外,我国可以根据公司治理水平的高低选择性实施注册会计师定期轮换制度。  相似文献   

16.
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对风险投资机构参与及其特征对我国上市公司IPO前的盈余管理影响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风险投资机构参与对上市公司IPO前的盈余管理起到了积极的认证和监督作用。在我国,政府性资本占主要地位的风险投资机构更多地发挥了正面认证和监督作用。风险投资机构的声誉和数量对上市公司IPO前的盈余管理发挥了较大作用,风险投资机构的声誉越高、数量越多,上市公司IPO前一年的盈余管理程度越低。风险投资机构总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7.
虽然已有研究表明控股股东对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但很少深入分析控股股东在获取共享收益时如何影响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也没有考察控股股东实施影响的特定渠道。文章考察控股股东委派董事这一特定渠道在实现控股股东共享收益目标时,对于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监督是否表现出非对称性。文章使用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2014—2011年的数据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公司高管向上操纵盈余时,控股股东委派董事发挥了有效的监督作用,显著降低了高管的盈余管理行为;但当公司高管向下操纵盈余时,控股股东委派董事并没有发挥监督作用。使用工具变量控制内生性问题与分组测试的结果表明结果具有稳健性。进一步测试控股股东委派董事与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公司高管向上操纵盈余时,控股股东委派董事并没有加强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只有当公司高管向下操纵盈余时,控股股东委派董事才会加强高管薪酬业绩敏感性。文章结论对于理解公司董事会构成和治理功能的发挥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有意控制财务报告的行为。由于诸多的原因,盈余管理的存在是必然的,也有其积极意义。但目前我国各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越来越多,已成为管理层粉饰财务报告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盈余管理的审计引起了众多注册会计师的关注,本从盈余管理的特征分析开始,对盈余管理审计策略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上市公司更换注册会计师可能是出于购买审计意见的目的,但是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变更注册会计师后,后任注册会计师对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并没有明显改善,笔者认为,这源于后任注册会计师对前任注册会计师的模仿行为。本文主要从模仿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对后任注册会计师的这一行为进行分析。一、后任注册会计师模仿行为的原因分析1.后任注册会计师能够获得有关前任注册会计师的信息。《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28号——前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规定,后任注册会计师应当征得被审计单位的同意,主动与前任注册会计师进行沟通。在接受委托前,后任注册会计师应当与前任注册会计师进行必要的沟通,并对沟通结果进行评价,以确定是否接受委托。后任注册会计师应当提请被审计单位以书面方式允许前任注册会计师对其询问做出充分答复;接受委托后,如果需要查阅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底稿,后任注册会计师应当征得被审计单位同意,并与前任注册会计师进行沟通。上述规定说明后任注册会计师可以获得有关前任注册会计师工作情况的信息。2.后任注册会计师与前任注册会计师是同质的。在我国审计市场上,能够审计上市公司的会计师事务所在规模、人员素质、业务范围等方面都非常相似。3.如果上市公司被前任...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治理被认为在预防公司内部人为控制经营状况,以及提升公司治理效率方面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验证上述假设,文中选取2007—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年度数据,从独立董事比例和任职地点两个维度,研究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与公司盈余管理的关系,并尝试解读在不同盈余管理动机下,独立董事治理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能够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特别是,提高独立董事比例和增加本地任职,能够明显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但独立董事比例偏低和异地任职的增多则能够增强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通过扩展分析发现,即便在较强盈余动机下,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仍能抑制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