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影响中国股市大涨大跌因素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票市场是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和金融市场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而股票价格或股票价格指数是股票市场的晴雨表,其上涨或下跌反映了股市走势的好与坏,2008年中国A股的下跌速度几乎与2007年的上涨速度一样快的惊人。文章基于上述原因,具体分析了导致股票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并在最后提出了稳定股市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刘红玉 《产权导刊》2015,(10):77-78
中国股票市场下跌很正常,至少一开始,人们可能误认为这种去除泡沫的方式对于全世界泡沫最严重的股市是有益的。然而始于亚洲股票市场的大幅跳水(发生在美国股票市场8月21日下跌之后)持续发展。现在看来确实令人担忧。8月24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关闭时,股市下跌8.5%,创上证综指八年来最大单日跌幅,由于限制个股每日的最大跌幅,这几乎是下降的最大限度。《人民日报》称之为“黑色星期一”。焦虑已经从中国向外蔓延。日本的日经指数下滑4.6%。欧洲股市下跌4%~5%。道琼斯指数下跌超过1000点,尽管后来有所反弹,但主要股指仍下跌了约4%。英国富时300指数经历了自2009年以来最糟的一天。德国DAX指数已经失去2015年的所有收益涨幅。  相似文献   

3.
中国股票市场、基金市场及国债市场间的协整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上证综合指数、上证基金指数和上证国债指数为研究对象,通过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和因果关系检验考察中国股票市场、基金市场和国债市场在股市由下跌向上扬过渡行情中的长期均衡关系及短期波动的影响,研究中国股票市场、基金市场和国债市场的运行相关性特征。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国股票市场被人为分割为流通和非流通两部分,二元股权结构的存在,造成市场的不统一,上市公司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难以确立,股票市场功能难以深化,并从制度根源上产生了中国股市的过度投机,市盈率的畸形.这对证券市场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2001年6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国有股减持方案严重损害了证券市场的公平原则,引发了股市全流通并轨必然会带动流通股股价下跌的股民预期,造成股市长期低迷.  相似文献   

5.
当前股市的下跌,初期相当部分反映了市场对价值的理性回归。但股市的持续下跌,其原因需认真分析。股票市场的制度不完善,完全由市场决定股票价格,并不能保证价格的合理性,甚至可能会产生极其不合理的太起大落,不利于股票市场健康稳定发展,也不利于我国直接融资市场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6.
采用DCC-GARCH模型研究开放背景下中国股市国际联动性变化,应用分位点回归的方法探讨了极端条件下国际股市对中国股市的影响规律。主要结论包括:(1)随着一系列开放政策的实施,在2007年以后中国股市的国际的联动程度大幅提高,主要体现在国际股市对中国股市的影响;(2)2007年以后中国股市对香港股市具有引导作用;(3)国际股票市场上证A股开盘收益率的系数呈现"U"形图像变化,在极端情况(大涨或者大跌)下,国际股票市场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冲击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机构投资者的预测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雷 《南方经济》2007,(5):65-74
从2001年4月20日开始,中央电视台<中国证券>栏目每天早晨报道我国70家大券商关于当天股票市场涨跌情况的预测.通过对这些预测的研究,本文发现中国机构投资者的预测能力不强.他们的预测大都基于市场前一天的盈亏,近乎于正反馈反应.此外,本文还发现股市下跌对机构投资者的预测的影响比股市上涨大.本文认为,中国机构投资者预测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缺乏经验.  相似文献   

8.
21世纪的第一个年头刚刚开始,中国证券界展开了一场较为激烈的辩论。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先生在多次直言须规范中国股市之后,由于股指的连续下跌而引起了许多"庄家"、"股民",甚至一些经济学家的微词。如果说2001年初中国股指的下跌与吴  相似文献   

9.
"投出你手中神圣的一票!"北京时间11月1日凌晨,希腊总理乔治·帕潘德里欧宣布,把欧盟救援希腊的新方案推给全民公投。这个决定引发全球性的股市灾难,欧洲部分股票市场价格指数下跌超过5%,亚洲部分股市2日继续下跌。  相似文献   

10.
《海外经济评论》2006,(10):15-16
【澳门《澳门日报》2月27日】对中国内地股票市场一直有种迷思和疑虑的感觉。近二十多年来,中国经济以每年约9%的高速度增长,但是被视为反映经济寒暑表的股票市场,却一蹶不振,大部分投资者无法分享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繁荣和财富。1994至1996年,中国股市价格下跌一半,然后于1997至1998年,再次下跌了四分之三。简单来说,如果于1994年投资13万元在中国股市指数,至今只剩下3万元,即使经历了近期的升市,仍然要亏蚀10万元左右,损失约75%。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股市的不断发展,市场由无效市场逐步进入有效市场,残酷的市场培育了一批理性的投资人,投资者逐渐看到,跟庄和暗箱操作虽然存在,但牟取暴利变得不那么容易。2001年后,中国股票市场逐渐进入半强有效状态,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中国股市投资者需要怎样的理论指导?本文用实例分析介绍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同时探讨了资产组合理论尚未在我国股票市场充分发挥作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了世代交迭的模型 (OverlappingGenerationModel)的分析框架 ,对资本市场 (股票和信贷市场 )的内在运行机制进行理论探讨。发现 :一个没有套期保值机制 (期权和期货和衍生工具 )的以股票和信贷为资产增值和储蓄手段的资本市场具有内在的“脆弱性”(一旦原有市场均衡被打破 ,市场有持续下跌和持续上涨的倾向 )。而在有套期保值机制的股票市场中 ,这种脆弱性仍然存在。因此政府应该对股票和信贷市场实行“双锁定”的政策。最后本文在模型的基础上对近期国有股减持使股市大跌的事件进行了分析。认为国有股减持只是在刺破了股市的泡沫时稍微矫枉过正 ,它只是下跌的“第一推动力” ,并非股市大跌的根本原因。而股市内在的脆弱性才是此次大跌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基于股票资产功能定位视角的股市均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股票资产本身功能定位的股市均衡研究与目前普遍以基于股市本身功能定位的股市均衡研究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是将股票资产作为整个社会资产池中的一个特定资产类别来研究股市均衡问题,而后者则是将股票市场作为整体市场(尤其是金融市场)中的一个子市场来研究股市均衡问题。本文打破目前主流股市均衡研究方面的思维定势,首先将现代股票资产归结为三大功能:金融稳定功能、资本结构和股本结构优化功能、投机资本波段获利功能,进而分析了三大功能与股市均衡的关联关系以及股市波段运行背后的金融原理和交易原理。  相似文献   

14.
2001年中国股市大病了一场,虽说至今也未能恢复元气,但在康复中. 尽管2001年中国股市被称作"监管年",但2001年中国股市所发生的最大的事件,非"市场价国有股减持"莫属.  相似文献   

15.
狗日的股票     
芨芨草 《东北之窗》2008,(23):34-37
2007年"5·30"之后,中国股市大跌,大盘从6124点高位一路走低,直至跌破2000点,在这场下跌风暴中,中国绝大多数股民被跌得几近倾家荡产,许多股民资产缩水近70%以上。股市下跌飓风刮得股民凄凄惨惨戚戚,有极少数经受不住打击的股民以服毒、跳楼等方式自杀了,更多的股民是陷入哀怨的困境,只有少数股民侥幸幸免,还有一部分股民选择了远离或逃离股市。一时间,中国股市笼罩着凄风苦雨,哀怨气氛萦绕不散。不断下跌的股市严重恶化了股民的情绪,面对股市,套用一句粗话:狗日的股票,也许最能代表当下股民的心态了。  相似文献   

16.
投机气氛浓烈及其所导致的泡沫膨胀是中国股票市场存在的焦点问题之一,也正是由于这一问题的存在,使中国股票市场处于了非均衡状态。本文在推导出股票市场均衡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对股东投票权完备性与投资者行为选择关系的研究,揭示了中国股票投资者投票权的非完备性及其所导致的投资者投机一致性行为选择。本文的研究最终证明,中国股市非均衡状态的根本原因之一即在于投资者投票权的非完备性。这一研究表明,治理并降低我国股票市场的投机气氛浓烈、并最终使股市运行趋于均衡,根本性的措施是完善股东投票权。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推动的股改,核心是市场建设理念的转变。正如他在"2014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所说:监管取向从注重融资,向注重投融资和风险管理功能均衡、更好保护中小投资者转变。肖钢说,这是"监管趋向",但在笔者看来,这属于中国股市市场建设的核心理念,是股票市场改革发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国经济晴雨表的股票市场,不可避免地受到汇率变动的影响。文章以日本为例,分析本币升值对股市的影响。分析表明,本币升值在短期内推动本国股市繁荣,往往伴生股市泡沫,但继续升值预期一旦消失,股市往往出现大幅度下跌。因此,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背景下,必须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慎重考虑其对股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消息之于股市,相当于炸弹之于战场。一颗重磅炸弹足以扭转一场战争的走向,投资者过分看重消息面、"炒概念",而不是基于经济基本面及公司业绩作出判断,也会因为一个"可靠消息"引起股市的暴涨暴跌。5000亿美元美财长"威胁"让美元下跌1987年的华尔街人心不定:里根政府的巨额财政赤字不见明显萎缩;借外国人的钱消费终非长久之计;利率是降,还是不降?降则可能诱发通货膨胀,不降,股票市场的投资就要流到银行里去。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中国股市的热点问题——从2007年10月至今已绵延达1年之久的股灾问题展开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文章生动地、也非常有说服力地证明了:中国面临的这场股灾,是一场中外历史上罕见的,后果极其严重的特大股灾;其主要成因是:股改遗留的"大小非"限售股解禁、新股发行形成新的"大小非"解禁和上市公司过度再融资造成的股市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导致股市一再惨烈下跌,酿成特大股灾。文章最后发出拯救股市的紧急呼吁,并就"紧急动员,全力救市"提出了一系列很有创意的措施,如建议成立中国金融特别基金,专项承接新老"大小非"解禁股,以实现中国股市向全流通的平稳过渡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